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48
张秀梅(朝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朝阳 122000)【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结果 通过强化质量意识,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责任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和完善管理,做好预见性防范,才能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 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 护理管理 缺陷 对策护理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等法律、法规和护理操作规程,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导致患者伤残等不良后果和纠纷。护理缺陷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因此,重视风险管理, 杜绝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则能更好地规避护理不良隐患,把护理缺陷降到最低限度,保证护理安全。本文将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总结如下。1 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1.1 重诊疗,轻护理 护理管理工作日渐弱化,*成了减员增效的对象,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不少*面临下岗的威胁,这不得不引起一些同行的关注与忧虑。医院的工作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诊疗固然重要,护理工作更是举足轻重,护理的繁重性、长远性、科挑战,更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耐心、细心、专心、恒心。1.2 重工作,轻素质 绝大多数医院*整天忙于繁重的工作,个人学习进修的时间被剥夺,造成了一部分*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工作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1.3 护理管理人员欠缺管理素质 *长大部分是从临床的优秀*中选拔出来的,而她们的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均欠缺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因而造成管理者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有不同程度地以经验管理为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使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缺陷。1.4 护理质量检查过于形式 大多数医院评审考核时多采用对照质量标准或根据省、市指定的检查内容进行评定,护理病历质量即根据*的记录评定护理效果和病历质量。*考核时搞突击,补写记录、编写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小结、健康教育等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别。考评结果不能反映护理质量实际的效果。1.5 重结果,轻细节 各级医院在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制定上下了功夫。1.6 重规定,轻人文关怀[1]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护患间存在不少“供需”分歧。部分护理管理者片面追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忽视被管理者的接受程度有关,造成管理行为与患者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而*实施管理措施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按制度的标准实施,否则将被批评扣分,致使护理人员为执行制度而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影响了为患者服务的实效。患者只会感觉到硬性制约有余,人文关怀不足。1.7 重形式、轻实效[2] 一些单位在借鉴其他单位管理模式的同时,没有理解模式的实质就盲目套用,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工作实效性也大打折扣。这种只在形式上改革,而忽视护理内涵意义的做法,容易把护理管理引向死胡同。2 对策2.1 强化护理的重要性 护理制定的职能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患者尽快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帮助执行医疗方案,与医疗组成员合作,共同设计和执行全部医疗安排,使健康的人保持健康,使患者恢复健康,给临终者减轻痛苦与不幸。护理工作的职能决定了护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2.2 规范管理秩序 制定并落实了以下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关键性护理工作流程;突发意外事件护理预案;学历继续教育及学分继续教育;护理培训;护理临床教学等。2.3 对*长管理素质的培训 在岗*长长期从事繁忙临床工作,要对*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并进行*长考核上岗,考试合格者方可在管理岗位,以此规范*长的管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2.4 修正质量评价标准 管理指标的制定决定了护理行为的调整方向,影响着护理效果,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方式应真正做到护理全过程都为患者着想的宗旨,把护理目标的重点内容放在患者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在患者需求与管理制度冲突时,从患者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2.5 以人为本[3] 作为领导者,沟通要互动、平等,切忌说教式谈话,既要依法管理,又要科学管理;既要以制度管人,又要以理服人;既要讲原则,不失感情,又要讲感情,不失原则,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爱的动作,一句贴心的话语都会使患者得到安慰,减少患者各种负面情绪,拉近护患距离,消除对医院的生疏感、隔阂感,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管理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护理质量保证与效果的评价标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7 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提供一些经费,帮助申报课题研究,积极创造适于个人成长的空间。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对取得成果、获得高层次学历的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经常邀请专家学者作现场报告、现场指导、现场说法或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开会、交流,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3 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2]施雁.护理质量实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 443.[3]来鸣.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2):923.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48
张秀梅(朝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朝阳 122000)【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结果 通过强化质量意识,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责任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和完善管理,做好预见性防范,才能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 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 护理管理 缺陷 对策护理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等法律、法规和护理操作规程,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导致患者伤残等不良后果和纠纷。护理缺陷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因此,重视风险管理, 杜绝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则能更好地规避护理不良隐患,把护理缺陷降到最低限度,保证护理安全。本文将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总结如下。1 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1.1 重诊疗,轻护理 护理管理工作日渐弱化,*成了减员增效的对象,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不少*面临下岗的威胁,这不得不引起一些同行的关注与忧虑。医院的工作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诊疗固然重要,护理工作更是举足轻重,护理的繁重性、长远性、科挑战,更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耐心、细心、专心、恒心。1.2 重工作,轻素质 绝大多数医院*整天忙于繁重的工作,个人学习进修的时间被剥夺,造成了一部分*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工作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1.3 护理管理人员欠缺管理素质 *长大部分是从临床的优秀*中选拔出来的,而她们的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均欠缺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因而造成管理者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有不同程度地以经验管理为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使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缺陷。1.4 护理质量检查过于形式 大多数医院评审考核时多采用对照质量标准或根据省、市指定的检查内容进行评定,护理病历质量即根据*的记录评定护理效果和病历质量。*考核时搞突击,补写记录、编写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小结、健康教育等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别。考评结果不能反映护理质量实际的效果。1.5 重结果,轻细节 各级医院在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制定上下了功夫。1.6 重规定,轻人文关怀[1]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护患间存在不少“供需”分歧。部分护理管理者片面追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忽视被管理者的接受程度有关,造成管理行为与患者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而*实施管理措施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按制度的标准实施,否则将被批评扣分,致使护理人员为执行制度而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影响了为患者服务的实效。患者只会感觉到硬性制约有余,人文关怀不足。1.7 重形式、轻实效[2] 一些单位在借鉴其他单位管理模式的同时,没有理解模式的实质就盲目套用,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工作实效性也大打折扣。这种只在形式上改革,而忽视护理内涵意义的做法,容易把护理管理引向死胡同。2 对策2.1 强化护理的重要性 护理制定的职能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患者尽快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帮助执行医疗方案,与医疗组成员合作,共同设计和执行全部医疗安排,使健康的人保持健康,使患者恢复健康,给临终者减轻痛苦与不幸。护理工作的职能决定了护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2.2 规范管理秩序 制定并落实了以下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关键性护理工作流程;突发意外事件护理预案;学历继续教育及学分继续教育;护理培训;护理临床教学等。2.3 对*长管理素质的培训 在岗*长长期从事繁忙临床工作,要对*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并进行*长考核上岗,考试合格者方可在管理岗位,以此规范*长的管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2.4 修正质量评价标准 管理指标的制定决定了护理行为的调整方向,影响着护理效果,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方式应真正做到护理全过程都为患者着想的宗旨,把护理目标的重点内容放在患者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在患者需求与管理制度冲突时,从患者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2.5 以人为本[3] 作为领导者,沟通要互动、平等,切忌说教式谈话,既要依法管理,又要科学管理;既要以制度管人,又要以理服人;既要讲原则,不失感情,又要讲感情,不失原则,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爱的动作,一句贴心的话语都会使患者得到安慰,减少患者各种负面情绪,拉近护患距离,消除对医院的生疏感、隔阂感,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管理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护理质量保证与效果的评价标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7 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提供一些经费,帮助申报课题研究,积极创造适于个人成长的空间。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对取得成果、获得高层次学历的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经常邀请专家学者作现场报告、现场指导、现场说法或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开会、交流,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3 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2]施雁.护理质量实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 443.[3]来鸣.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2):923.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48
张秀梅(朝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朝阳 122000)【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结果 通过强化质量意识,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责任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和完善管理,做好预见性防范,才能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 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 护理管理 缺陷 对策护理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等法律、法规和护理操作规程,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导致患者伤残等不良后果和纠纷。护理缺陷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因此,重视风险管理, 杜绝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则能更好地规避护理不良隐患,把护理缺陷降到最低限度,保证护理安全。本文将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总结如下。1 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1.1 重诊疗,轻护理 护理管理工作日渐弱化,*成了减员增效的对象,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不少*面临下岗的威胁,这不得不引起一些同行的关注与忧虑。医院的工作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诊疗固然重要,护理工作更是举足轻重,护理的繁重性、长远性、科挑战,更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耐心、细心、专心、恒心。1.2 重工作,轻素质 绝大多数医院*整天忙于繁重的工作,个人学习进修的时间被剥夺,造成了一部分*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工作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1.3 护理管理人员欠缺管理素质 *长大部分是从临床的优秀*中选拔出来的,而她们的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均欠缺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因而造成管理者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有不同程度地以经验管理为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使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缺陷。1.4 护理质量检查过于形式 大多数医院评审考核时多采用对照质量标准或根据省、市指定的检查内容进行评定,护理病历质量即根据*的记录评定护理效果和病历质量。*考核时搞突击,补写记录、编写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小结、健康教育等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别。考评结果不能反映护理质量实际的效果。1.5 重结果,轻细节 各级医院在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制定上下了功夫。1.6 重规定,轻人文关怀[1]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护患间存在不少“供需”分歧。部分护理管理者片面追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忽视被管理者的接受程度有关,造成管理行为与患者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而*实施管理措施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按制度的标准实施,否则将被批评扣分,致使护理人员为执行制度而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影响了为患者服务的实效。患者只会感觉到硬性制约有余,人文关怀不足。1.7 重形式、轻实效[2] 一些单位在借鉴其他单位管理模式的同时,没有理解模式的实质就盲目套用,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工作实效性也大打折扣。这种只在形式上改革,而忽视护理内涵意义的做法,容易把护理管理引向死胡同。2 对策2.1 强化护理的重要性 护理制定的职能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患者尽快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帮助执行医疗方案,与医疗组成员合作,共同设计和执行全部医疗安排,使健康的人保持健康,使患者恢复健康,给临终者减轻痛苦与不幸。护理工作的职能决定了护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2.2 规范管理秩序 制定并落实了以下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关键性护理工作流程;突发意外事件护理预案;学历继续教育及学分继续教育;护理培训;护理临床教学等。2.3 对*长管理素质的培训 在岗*长长期从事繁忙临床工作,要对*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并进行*长考核上岗,考试合格者方可在管理岗位,以此规范*长的管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2.4 修正质量评价标准 管理指标的制定决定了护理行为的调整方向,影响着护理效果,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方式应真正做到护理全过程都为患者着想的宗旨,把护理目标的重点内容放在患者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在患者需求与管理制度冲突时,从患者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2.5 以人为本[3] 作为领导者,沟通要互动、平等,切忌说教式谈话,既要依法管理,又要科学管理;既要以制度管人,又要以理服人;既要讲原则,不失感情,又要讲感情,不失原则,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爱的动作,一句贴心的话语都会使患者得到安慰,减少患者各种负面情绪,拉近护患距离,消除对医院的生疏感、隔阂感,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管理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护理质量保证与效果的评价标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7 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提供一些经费,帮助申报课题研究,积极创造适于个人成长的空间。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对取得成果、获得高层次学历的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经常邀请专家学者作现场报告、现场指导、现场说法或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开会、交流,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3 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2]施雁.护理质量实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 443.[3]来鸣.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2):923.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48
张秀梅(朝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朝阳 122000)【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结果 通过强化质量意识,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责任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和完善管理,做好预见性防范,才能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 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 护理管理 缺陷 对策护理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等法律、法规和护理操作规程,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导致患者伤残等不良后果和纠纷。护理缺陷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因此,重视风险管理, 杜绝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则能更好地规避护理不良隐患,把护理缺陷降到最低限度,保证护理安全。本文将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总结如下。1 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1.1 重诊疗,轻护理 护理管理工作日渐弱化,*成了减员增效的对象,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不少*面临下岗的威胁,这不得不引起一些同行的关注与忧虑。医院的工作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诊疗固然重要,护理工作更是举足轻重,护理的繁重性、长远性、科挑战,更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耐心、细心、专心、恒心。1.2 重工作,轻素质 绝大多数医院*整天忙于繁重的工作,个人学习进修的时间被剥夺,造成了一部分*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工作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1.3 护理管理人员欠缺管理素质 *长大部分是从临床的优秀*中选拔出来的,而她们的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均欠缺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因而造成管理者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有不同程度地以经验管理为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使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缺陷。1.4 护理质量检查过于形式 大多数医院评审考核时多采用对照质量标准或根据省、市指定的检查内容进行评定,护理病历质量即根据*的记录评定护理效果和病历质量。*考核时搞突击,补写记录、编写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小结、健康教育等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别。考评结果不能反映护理质量实际的效果。1.5 重结果,轻细节 各级医院在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制定上下了功夫。1.6 重规定,轻人文关怀[1]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护患间存在不少“供需”分歧。部分护理管理者片面追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忽视被管理者的接受程度有关,造成管理行为与患者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而*实施管理措施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按制度的标准实施,否则将被批评扣分,致使护理人员为执行制度而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影响了为患者服务的实效。患者只会感觉到硬性制约有余,人文关怀不足。1.7 重形式、轻实效[2] 一些单位在借鉴其他单位管理模式的同时,没有理解模式的实质就盲目套用,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工作实效性也大打折扣。这种只在形式上改革,而忽视护理内涵意义的做法,容易把护理管理引向死胡同。2 对策2.1 强化护理的重要性 护理制定的职能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患者尽快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帮助执行医疗方案,与医疗组成员合作,共同设计和执行全部医疗安排,使健康的人保持健康,使患者恢复健康,给临终者减轻痛苦与不幸。护理工作的职能决定了护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2.2 规范管理秩序 制定并落实了以下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关键性护理工作流程;突发意外事件护理预案;学历继续教育及学分继续教育;护理培训;护理临床教学等。2.3 对*长管理素质的培训 在岗*长长期从事繁忙临床工作,要对*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并进行*长考核上岗,考试合格者方可在管理岗位,以此规范*长的管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2.4 修正质量评价标准 管理指标的制定决定了护理行为的调整方向,影响着护理效果,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方式应真正做到护理全过程都为患者着想的宗旨,把护理目标的重点内容放在患者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在患者需求与管理制度冲突时,从患者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2.5 以人为本[3] 作为领导者,沟通要互动、平等,切忌说教式谈话,既要依法管理,又要科学管理;既要以制度管人,又要以理服人;既要讲原则,不失感情,又要讲感情,不失原则,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爱的动作,一句贴心的话语都会使患者得到安慰,减少患者各种负面情绪,拉近护患距离,消除对医院的生疏感、隔阂感,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管理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护理质量保证与效果的评价标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7 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提供一些经费,帮助申报课题研究,积极创造适于个人成长的空间。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对取得成果、获得高层次学历的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经常邀请专家学者作现场报告、现场指导、现场说法或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开会、交流,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3 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2]施雁.护理质量实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 443.[3]来鸣.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2):923.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48
张秀梅(朝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朝阳 122000)【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结果 通过强化质量意识,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责任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和完善管理,做好预见性防范,才能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 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 护理管理 缺陷 对策护理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等法律、法规和护理操作规程,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导致患者伤残等不良后果和纠纷。护理缺陷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因此,重视风险管理, 杜绝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则能更好地规避护理不良隐患,把护理缺陷降到最低限度,保证护理安全。本文将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对策总结如下。1 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1.1 重诊疗,轻护理 护理管理工作日渐弱化,*成了减员增效的对象,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不少*面临下岗的威胁,这不得不引起一些同行的关注与忧虑。医院的工作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诊疗固然重要,护理工作更是举足轻重,护理的繁重性、长远性、科挑战,更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耐心、细心、专心、恒心。1.2 重工作,轻素质 绝大多数医院*整天忙于繁重的工作,个人学习进修的时间被剥夺,造成了一部分*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工作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1.3 护理管理人员欠缺管理素质 *长大部分是从临床的优秀*中选拔出来的,而她们的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均欠缺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因而造成管理者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有不同程度地以经验管理为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使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缺陷。1.4 护理质量检查过于形式 大多数医院评审考核时多采用对照质量标准或根据省、市指定的检查内容进行评定,护理病历质量即根据*的记录评定护理效果和病历质量。*考核时搞突击,补写记录、编写护理计划,使护理计划、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小结、健康教育等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别。考评结果不能反映护理质量实际的效果。1.5 重结果,轻细节 各级医院在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制定上下了功夫。1.6 重规定,轻人文关怀[1]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护患间存在不少“供需”分歧。部分护理管理者片面追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忽视被管理者的接受程度有关,造成管理行为与患者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而*实施管理措施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按制度的标准实施,否则将被批评扣分,致使护理人员为执行制度而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影响了为患者服务的实效。患者只会感觉到硬性制约有余,人文关怀不足。1.7 重形式、轻实效[2] 一些单位在借鉴其他单位管理模式的同时,没有理解模式的实质就盲目套用,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工作实效性也大打折扣。这种只在形式上改革,而忽视护理内涵意义的做法,容易把护理管理引向死胡同。2 对策2.1 强化护理的重要性 护理制定的职能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患者尽快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帮助执行医疗方案,与医疗组成员合作,共同设计和执行全部医疗安排,使健康的人保持健康,使患者恢复健康,给临终者减轻痛苦与不幸。护理工作的职能决定了护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2.2 规范管理秩序 制定并落实了以下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关键性护理工作流程;突发意外事件护理预案;学历继续教育及学分继续教育;护理培训;护理临床教学等。2.3 对*长管理素质的培训 在岗*长长期从事繁忙临床工作,要对*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并进行*长考核上岗,考试合格者方可在管理岗位,以此规范*长的管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2.4 修正质量评价标准 管理指标的制定决定了护理行为的调整方向,影响着护理效果,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方式应真正做到护理全过程都为患者着想的宗旨,把护理目标的重点内容放在患者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在患者需求与管理制度冲突时,从患者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2.5 以人为本[3] 作为领导者,沟通要互动、平等,切忌说教式谈话,既要依法管理,又要科学管理;既要以制度管人,又要以理服人;既要讲原则,不失感情,又要讲感情,不失原则,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爱的动作,一句贴心的话语都会使患者得到安慰,减少患者各种负面情绪,拉近护患距离,消除对医院的生疏感、隔阂感,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管理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护理质量保证与效果的评价标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7 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提供一些经费,帮助申报课题研究,积极创造适于个人成长的空间。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对取得成果、获得高层次学历的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经常邀请专家学者作现场报告、现场指导、现场说法或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开会、交流,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3 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不断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朝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2]施雁.护理质量实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 443.[3]来鸣.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