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3 19: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9:53
股票市场每天都在演绎,危险和机遇共存。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规避风险,把握机会。下面给大家说说,巴菲特和索罗斯面对股灾会怎么做?
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单日狂泻22%,史称黑色星期一。
这个暴跌来的也不是毫无征兆。到1987年8月时,道琼斯指数年内涨幅最高达到44%。不安的情绪开始在市场滋长。财富杂志在9月份的封面标题就是:股价是否太高?10月开始,市场开始转势向下,这种局势当然引起了对冲新星索罗斯的关注。50多岁的索罗斯,成功创立了量子基金,又刚刚出版了《金融炼金术》,可谓顺风顺水,气数正旺。老索同志也认为当时的市场高估,但他自信地认为日本更高估,崩溃一定会袭击东京。本着这样的信念,他算盘打得很精,一边做空了日本市场,一边做多美国市场,事实上他由于买了很多热门收购概念股而业绩喜人。
10月初的一天,老索邀请了他的小粉丝德鲁肯米勒来办公室畅聊。小德同学敏锐而冷静地认为市场即将奔溃,因此他要做空。而老索还是多美空日。这么YY了几天后,华尔街市场终于开始风云突变,10月14、15、16三天分别持续下跌3.8%、2.4%、4.6%,抄底吧,A股的韭菜们估计会这么想,小德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在10月16日下午,他迅速空翻多。但老索拿出一张由投机巨头保罗琼斯制作的一堆图表,特别是对照了1929年,他看到的是市场股价突破原先的价格趋势后会加速下滑。第二天他又到公司里去看了一堆个股的走势,一只只个股都似乎突破临界点即将加速下跌,看完他内心奔溃,整个周末他把自己吓了个半死。到了周一,10月19日上午,他迅速调转*头,多翻空。就这样,小德同学神一般的躲过了这次史上最大崩盘。
老索就没那么幸运了,尽管他快速由做多变为做空,但由于头寸太大,只好压低价格疯狂抛出。好在日本的空单对冲了他一些损失。周一晚上,索罗斯了解到当时市场出现的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投资组合保险(专业点说叫做CPPI),引起了股市的暴跌。这其实就是股价下跌到一定幅度后自动止损,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老索认为这种程序化交易引起的市场崩溃很快就会被纠正。
到底市场如何呢?果然星期二市场开始强劲反弹,美国的多单正中下怀。可是日本市场反弹得更猛,索罗斯的日本空单损失严重。这时,神勇的小德同学又说,根据他的崩盘期市场研究,市场暴跌后往往会有不少人抄底从而快速反弹,但接下来市场将再次疲软,于是他决定星期三重新做空。索罗斯不以为然。星期四市场经历了短暂的平静,但到了周五,伦敦股市暴跌再次引起纽约市场的混乱,股市又是一*跌,小德同学净赚20%以上,他认为市场抛压已经大大减轻,准备再次做多。他打电话给老索,说是他也觉得奇怪,怎么有些人弱爆了,完全是疯狂出货啊!后来才知道,这些狂抛的人中就有索罗斯。
到底咋回事呢?前面说到老索的日本空单由于交易所原因没有及时平掉,为了不使基金进一步承担损失,他只好拼命地抛掉美股。这一系列动作,让量子基金一周内从年内盈利60%转成亏损10%,基金净值蒸发了8亿多美元。当然,姜还是老的辣,索罗斯同志不愧是钢铁战士,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股灾后不久,他就抓住了一次做空美元的机会,最终1987年一年下来,还是盈利了13%。
这场股灾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截止当年10月底,恒生指数下跌45%,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下跌26%,澳大利亚下跌41%。
我们再来看看待在安静的中部城市奥马哈的股神巴菲特,1987年时的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从这里,我们似乎看不到一丝丝风云变幻。事实上,精明的老巴就像鳄鱼一样一直在静静地等待猎物的到来,他早就意识到股市已经估值很高,86年的致股东信中说道:
Asthisiswritten,littlefearisvisibleinWallStreet.Instead,euphoriaprevails-andwhynot?Whatcouldbemoreexhilaratingthantoparticipateinabullmarketinwhichtherewardstoonwersofbusinessbecomegloriouslyuncoupledfromtheploddingperformanceofthebusinessthemselves.Unfortunately,however,stockscan'toutperformbusinessesindefinitely.(这个跟今年以来的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气氛是不是非常相似呢?)
老巴在87年的致股东信中说,在以往几年,我们发现股市几乎无事可做。在10月的break中,个别股价让他心动,但由于反弹太快,没来得及下手。结果1987年,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5千万美元以上的投资。考虑到股灾对普通投资者的心理冲击,老巴再次引用了导师格雷厄姆的著名的市场先生的比喻,市场先生时而躁狂,时而忧郁,分分钟都在报价,而且有一个很可爱的习性,他不在乎你同不同意,接不接受,每天都要来。你可以忽略它或利用他,但如果受他的影响而行动将是十分危险的。市场先生是用来服务你的,而不是来引导你的。
灌完心理鸡汤后,老巴笔锋一转,不点名地抨击了类似索罗斯同学这样的投机分子,就是这场混乱的制造者,把股票当成筹码,不务正业,天天想着如何割其他机构和投资者的韭菜(美国的韭菜都是人多势众)。他还批驳了当时开始流行的“投资组合保险”这种金融工具,这一点跟索罗斯看法一样,这种工具的普遍使用加速了股市暴涨暴跌。
股神87年的盈利是19.5%,前23年的年化回报是23.1%。次年,股神投下他人生的杰作-可口可乐,10年后净赚100亿美元。
对于87年10月股市崩盘,后来有很多分析文章。总结而言,有一下几条:
一是经过4、5年的低通胀高增长后,通胀预期升温,利率攀升。
二是贸易赤字,当时很多美国人也认为美国将败于日本。
三是程序化交易,这一点是共识了。似乎都有道理啊。
问题是,这些原因不足以促发单日暴跌22%以上的崩盘极端事件。这两天看到一份所罗门兄弟前高管的文章,我认为很有道理。简单类比的话,就是类似2015年股灾时的一刀切去杠杆的这样的催化剂。1987年10月13日,美国*通过了一份关于企业收购税法处理的一份利空法案,直接打击了当时热火朝天的企业并购。由于很多套利机构就是通过并购套利来投资的,这一法案的出台直接导致很多并购案流产,于是这些高杠杆的机构率先抛售人气最旺的并购股票,引发市场下跌,这种下跌引发基金净值的下跌,基民赎回,基金*继续抛售股票,股票的持续下跌最后导致那些采用投资组合保险工具的机构做空期指对冲风险,引发现货市场进一步下跌,于是整个恶性循环开始了。关键就是这种“强制卖出”,跟如今A股市场资管产品去杠杆是不是很像啊?单纯的经济基本面不足以触发崩盘事件。
就在10月份的股灾后,据说当年12月,30多个来自各国的著名经济学家齐聚华盛顿,共同探讨未来,声称未来的几年将是大萧条以来最麻烦的几年。结果呢?美国股市后来迎来了一波大牛市。打脸啊!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1987年时的APPLE市值仅仅是当红花旦IBM的6%左右,30年后的今天,APPLE市值是IBM的6倍,如果当年你买了著名蓝筹IBM的股票,到现在总回报是13倍,而差点倒闭的APPLE则是300多倍。但没有如果,只有残酷的企业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