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2 21:5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11
前几天,果之乡刘三出于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乡这一初衷,再加上本人也却是爱酒之人,所以就随心下了一篇小作《酒俗文化—皖北砀山篇》和各位分享,却意外引发了一场热议。热议的焦点就是,有些读者认为酒桌上的一些习俗是陋习,是糟粕!为此,小刘继续发扬“好奇宝宝”的特点,针对这一争论再次进行研究,再次和大家分享如下。
自古以来,我国的酿酒业十分发达,经久不衰。各地民间佳酿数不胜数,不胜枚举。流传至今的中国酒种类繁多,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药酒等等应有尽有。贵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粮液、剑南春;山西的汾酒;安徽的古井贡;安徽的口子窖;安徽的高炉家;安徽的迎驾贡酒;安徽的宣酒;砀山的宴喜台酒;江苏的洋河大曲……久负盛名的琼浆佳酿分布于祖国的黄河内外、长江南北。而中国素来都是“礼仪之邦”,于是许多礼节、礼教和酒沾上了边,形成了“无酒不礼”的局面。而 酒礼和酒俗也就成了中国文化遗产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形成了我国独特的酒文化。在我国56个民族中,除个别民族因宗教信仰禁酒外,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酒俗。
古人饮酒,长幼有序。习惯以一饮、一干、一尽为序。如果长者还未喝完,年少者先喝掉,则视为不敬,与现代宴席中,大家一起举杯共同喝完的礼俗有所不同。由此可见,自古至今酒俗都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绍兴的婚嫁酒、生(剃头酒、得周酒、寿酒)丧酒(白事酒)、分岁酒(新岁酒,一般在除夕之夜进行)等都是酒俗文化的一种体现。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酒俗文化渐渐被扭曲,形成了酒桌陋习,导致很多人对我国传统的酒文化产生了误解,其中劝酒这一行为被现代很多人深恶痛绝。其实“劝酒”这种做法起源很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诗经·小雅·楚茨》中就有:"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的诗句。其中“侑”(yòu)就是“劝”的意思,这句话的本意是唯恐受享者没有吃饱,故而劝饮劝食。这种“劝酒”行为一方面表达了敬酒人的真诚,希望对方喝好喝够,同时也可以活跃酒宴的气氛,为饮酒者助兴。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劝酒"劝"过了头,竟然带有相当的"强迫"之意,甚至以灌醉对方为乐。在现代社会,甚至还有人变出了这样一句顺口溜:"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一*","饮酒不用让,感情就是量",硬是把"多喝"与"感情深"*在一起,却根本不顾及被劝者的酒量大小、健康状况和感受,更有甚者还“硬劝”女性喝酒,这的确是一种必须戒绝的陋习。由此可见,“酒俗”本身是一种文化,然而却不能把被曲解和扭曲后形成的的酒桌陋习与之相提并论,从而玷污了中国几千年的酒文化。
果之乡刘三是个爱酒之人,热衷于与老友“把酒言欢”,与新人“以酒会友”,但是刘三也郑重承诺,一定坚决抵制酒桌陋习,做一个文明的“爱酒之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12
是。我认为应该舍弃酒桌文化,因为酒桌文化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影响社会的治安,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12
个人认为酒桌文化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虽然不属于正统文化,但也是不可舍弃的一种,毕竟我们都是在酒桌上去沟通感情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13
酒桌文化并不是传统文化,古人酒桌上并没有劝酒的传统,能够喝多少就喝多少,自己随意,并没有劝对方喝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