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静坐格竹子是怎么回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2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9:56
王阳明静坐格竹子,即王阳明格竹子,是关于王阳明的一个故事:
王阳明所在的那个时代,朱熹的学说是官方学说,具有压倒一切的影响力。王阳明和父亲在京城同住期间,曾遍寻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地阅读。如何才能成为圣贤?王阳明和好友讨论后认为:要想成为圣贤,必须掌握朱熹所说的"格物穷理"。
王阳明父亲就职的官署中有许多竹子,他就和他的朋友商定去“格”。他的朋友用了三天时间,孜孜不倦地“格”了三天竹子后,“劳神成疾”,不得不放弃。王阳明觉得,这是他精力太弱的缘故,于是,他亲自去做,不分昼夜地全力"格竹子",连续做了七天,等待他的依然是失败,病倒了。因此,二人叹息说 : "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扩展资料:
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原因:
清初的朱子学者陆桴亭认为,王阳明没有理解朱子格物穷理的主旨,王阳明的“格竹”之法,不是依照朱熹“格物穷理”的理论,而是更接近于禅宗参禅悟道的一种形式。
朱熹的“格物穷理”并不仅仅局限于道德和人伦,而是将其扩展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虽然范围扩大了,但其大纲还是人伦道德。如果舍弃大纲,仅就具体的一草一木去探求其理,那就丧失了朱熹思想的精髓。
王阳明的格竹之法,其实更接近于禅学。其"格竹"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按照朱熹的教诲去 "格物穷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9:57
从中国科学的发展史来讲,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响好像是负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识、认识。“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荀子说“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体上还不错。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简化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实验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穷理”,就是要通过认识大量现象来总结一种普适的规律。朱子的理学,别的不论,但格物穷理是对格物致知正确的具体化。
但到了王阳明,他要实践一下怎么格物穷理。于是一连七天静坐在他办的书院里观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这个故事的由来。应该说,王阳明能这么做实验算相当不错的。后世的梁启超,孙中山,陶行知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建议楼主友看看他的评传吧。守仁公可是一个“完人”啊。 有明三百余年江山,以文臣治军者,无出守仁之右。
上马为将,下马为师。
文能安邦定纬,武能保家卫国。
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了。
他的诗文也是一流的。
只不过因为他在哲学上的成就。所以,掩盖了他的才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9:57
王阳明个竹子什么结果都没有。但他却真的去尝试了,这就是阳明先生最重视的“知行合一”。
如果每个人读了论语之后都像阳明先生一样去尝试一下如何“格物”,而不是像阳明先生一样,从此就放弃了格竹子之类,那么就总有人会格出名堂来,这个名堂,我们现在称为科学。(王阳明最后提出了“心无外理”的概念,彻底放弃了格物,这一定是与其格竹子没有格出“知”有关。方法不对,没有格出门道,就认为道理全来自于心。王阳明的错误犯大了)。
这不是说孔子知道什么叫做“科学”。
自然往复循环,古人在直觉上就可以推理说背后一定有“天道”主宰,并维系着自然循环的“秩序”。与此对应,人类社会之有序,也是因为有一种与之对应的“道”。所谓天人合一,或“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是这种道。翻译成现代语言,背后一定是由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在某个层面是一致的。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格物穷理”,掌握了规律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我们看这个问题,有几个超过了朱熹?
王阳明说,有知必有行,未践行只能说明你还未知,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这是一种哲学了。
孔子的说法按朱熹的解释是,你先要知,然后才有行。二者的差别不在于教导你如何做,而在于判断何以为“知”。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知道了就要去做”!这是孔子的教诲。但王阳明说的是,你不做就等于不知道。如果王阳明说的真是对的,我做了坏事就等于我“不知”,那么老师就不好意思指责我了,因为这全是老师的错。
知道了道理,然后去实践之,这是什么?这是康德所说的理性。一个理性的人是做正确的事情,至今我们说一个人犯了错误,都会说这个人不理性。而康德和黑格尔都认为掌握了客观规律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方为“理性”。
除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之外,中国儒学的基本思路和康德的理性主义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如何行为这个方面。
差别康德要论证理性行为与客观规律的一致性。这是非常难论证的。康德正是因为被认为完成了这种伟大的工作而成为世界上最牛的哲学家。王阳明没有做这个工作。
不仅是王阳明,中国历史上的哲人都没有做这种工作
无论是朱熹的理学还是王阳明的心学,虽然涉及到的都是理和行的关系,但在世界哲学史上地位都不高,原因就在于中国哲人不认为“证明”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王阳明格竹子,格不出来就是算了,他虽然提出一个“心无外理”的主张,但他也并不打算在理论上质疑“格物方可致知”的孔子主张。他更没有去探究为什么格不出来。他宁可去“行”,也不再继续讨论这种“没用”的问题。
如果有兴趣,可以格一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与行是合一的吗?
如果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过是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或者是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好人。那不过是在无数条道德教化中多一条而已,和哲学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人怀疑“知行合一”,就被认为此人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坏人。那就太糟糕了。
知就是知,行就是行,我格来格去,都发现,知识和行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至于格竹子如果格出名堂,王阳明就会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王阳明格竹子是试图格出做人或者平天下的道理,这怎么可能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9:58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竹子。待看到竹子不是竹子,也就是后天人们加在竹子之上的概念、知识全部退隐去了,只有那个被命名为“竹子”的“东西”存在。此时所透露出来的,就是万物的本源、本质。你自己也可随便找个东西格格看,比如一个字,一件东西,甚至人体的一部分,如眉毛、眼睛、嘴巴等,认认真真地格,也就是看,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想法和念头,只是格,只是看。注意时间要够长。有什么发现,你自己会知,如果你有慧根的话。o(∩_∩)o...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9:58
就是格物致知,想着竹子有什么道理,想着想着病倒了,这是朱熹的学说,王阳明在经历了许多时候,终于发现,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和人心的的,开创了心学,某些自以为是的科学家断章取义,说王阳明的坏话,嗨,“就像王阳明所说的其实”天人合一“什么事都是个理”,只有把知识和实际运用起来……
最后说一句,曹雪芹,陶行知是他的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