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翻译英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5:51
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这就是说,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它的周长的极限是圆周长,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
In a circle,when an isogon unlimited number of margin increase, the limits of its perimeter is circumference, and its size limited is the area of the circle.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5:51
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这就是说,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它的周长的极限是圆周长,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
In a circle,when an isogon unlimited number of margin increase, the limits of its perimeter is circumference, and its size limited is the area of the circle.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5:51
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这就是说,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它的周长的极限是圆周长,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
In a circle,when an isogon unlimited number of margin increase, the limits of its perimeter is circumference, and its size limited is the area of the circle.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5:51
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这就是说,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它的周长的极限是圆周长,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
In a circle,when an isogon unlimited number of margin increase, the limits of its perimeter is circumference, and its size limited is the area of the circle.
谁能帮忙解释切圆术?
刘徽断言“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其思想与古希腊穷竭法不谋而合。割圆术在圆周率计算史上曾长期使用。1610年德国数学家柯伦用2^62边形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1630年格林贝尔格利用改进的方法计算到小数点后39位,成为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最好...
割之弥细,所失...!这句话的完整翻译
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这就是说,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它的周长的极限是圆周长,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
...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翻译英文
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这就是说,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它的周长的极限是圆周长,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In a circle,when an isogon unlimited number of margin increase, the...
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周合体,而无所失。
这是刘徽对求圆周率的方法的解释。这种方法叫“割圆术”,就是把圆分割成正多边形来求圆面积,边数越多,与圆越近似。这里“割”就是分割的意思;“失”指误差。“以至于不可割”,就是直到不能再分割;“周”是圆周;“无所失”就是没有误差。
刘徽割圆术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刘徽割圆术的基本思想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就是说分割越细,误差就越小,无限细分就能逐步接近圆周率的实际值。他很清楚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圆周率值就越精确这一点。刘徽用割圆的方法,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算起,将边数一倍...
刘徽的割圆术具体内容是什么?
,并依次计算出它们的面积,这些结果将逐渐逼近圆面积,这样就可以求出圆周率的值,这种方法被称为刘徽割圆术。用刘徽的话来说,“割之弥细,失之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意思就是说把圆周分得越细,即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用它的面积去代替圆面积,就丢失的...
割之弥细,所失...!这句话的完整翻译
这句话的出处是《九章算术》,这句话说明的是极限的数学思想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
刘徽的“割圆术”是什么?
割圆术(cyclotomic method)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圜,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只有一个中心,圆周上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墨经》上就已经给出了圆的这个定义,而公元前11世纪,我国西周时期数学家商高也曾与...
祖冲之是怎样研究圆周率的?
刘徽早在魏晋时就提出了“割园术”(内接正多边形)测量园周长的技术,他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可惜他缺乏矛盾对立面的思想,不能再提出“切园术”(圆外切正多边形)的思想解决圆周长的测量。祖冲之沿用了刘辉的方法。不懂得大量“割”趋于...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