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中“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7:3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字”,也称 ”表字“,是中国的“特产”,外国人没有。
字,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字,必须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比如:
1,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与“操行”一词相呼应;
2,赵云,字子龙。常言道:龙从云、虎从风;
3,孙权,字仲谋。“仲”是“老二的意思,”权谋“一词,谁都知道;
4,马超,字孟起。表示他是马腾的”侧室“生的,老大;
5,马谡,字幼常。表示他是老马家的 ”小五哥“;
......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 “字”。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有 “字”。
贫苦的老百姓不可能有字,没听说武大郎的字叫什么。
蒙古鞑子灭亡中国后,南方的汉族人连名都不许有,更别说字了。
土财主、奸商,斗大的字不识半升,也弄个字,人模狗样的。
古人称呼他人,一般称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礼貌,人家会恨死你。
一个人的字,是在成年后才有的。年轻人为了表示谦逊,都说:”年幼,无表“。
古代的中国是 ”礼仪之邦“,封建道德讲的是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现在的中国,讲什么?讲的是拜金、作假、欺诈,还要字干什么?
时过境迁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周礼·檀弓》说,古人是“幼名,冠字”。“幼”指的是小孩子三个月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日”,也就是说,古人在“百日”时由父亲取名。“冠”是指年轻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举行*仪式,取字是这个仪式的一个重大议程,由大宾负责取字。
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了解了古人名和字的关系,也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北宋词人“秦观”中“观”的读音是读guān,还是guàn时,我们不妨通过他的字去推断。秦观,字少游,从他的字我们可以断定是读guān。
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据《论语》记载,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一般地说,自称名的场合,常是下级面对上级,臣子面对君王,晚辈面对长辈。同样地,称谓对方时,便以称字而为礼貌。尤其是下级谈及上级、臣子谈及君王、晚辈谈及长辈,绝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至于平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以称字的多。如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子卿自是苏武的字。我们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可见当时称谓要求之严格!
古人名与字连带关系.考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连带关系构成有以下11种:
同义互训.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注释.
反义相对.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愈与退,损与益,都是反义词.
联义推想.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推想到云的.赵家驹字千里,由驹而及千里.
联义指实.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联想而指出实物龙.
辨物统类.如范泰横字宗山,周鼎字伯器,泰衡为山类,鼎为器类.
原名加辞.如杜牧字攸之.
干支五行.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配.楚公子午字子庚,天干地支相配.
形体离合.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
形体增省.如秦桧字会之,顾媚字媚生.
成语贯穿.如魏哲字知人,出自"知人之哲",钱谦益字受之,取自"谦受益".
表白思慕.顾祖禹字景龙,雷渊字希颜,名直取仰慕者之名,字作注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字”,也称 ”表字“,是中国的“特产”,外国人没有。
字,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字,必须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比如:
1,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与“操行”一词相呼应;
2,赵云,字子龙。常言道:龙从云、虎从风;
3,孙权,字仲谋。“仲”是“老二的意思,”权谋“一词,谁都知道;
4,马超,字孟起。表示他是马腾的”侧室“生的,老大;
5,马谡,字幼常。表示他是老马家的 ”小五哥“;
......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 “字”。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有 “字”。
贫苦的老百姓不可能有字,没听说武大郎的字叫什么。
蒙古鞑子灭亡中国后,南方的汉族人连名都不许有,更别说字了。
土财主、奸商,斗大的字不识半升,也弄个字,人模狗样的。
古人称呼他人,一般称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礼貌,人家会恨死你。
一个人的字,是在成年后才有的。年轻人为了表示谦逊,都说:”年幼,无表“。
古代的中国是 ”礼仪之邦“,封建道德讲的是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现在的中国,讲什么?讲的是拜金、作假、欺诈,还要字干什么?
时过境迁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9
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周礼·檀弓》说,古人是“幼名,冠字”。“幼”指的是小孩子三个月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日”,也就是说,古人在“百日”时由父亲取名。“冠”是指年轻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举行*仪式,取字是这个仪式的一个重大议程,由大宾负责取字。
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了解了古人名和字的关系,也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北宋词人“秦观”中“观”的读音是读guān,还是guàn时,我们不妨通过他的字去推断。秦观,字少游,从他的字我们可以断定是读guān。
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据《论语》记载,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一般地说,自称名的场合,常是下级面对上级,臣子面对君王,晚辈面对长辈。同样地,称谓对方时,便以称字而为礼貌。尤其是下级谈及上级、臣子谈及君王、晚辈谈及长辈,绝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至于平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以称字的多。如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子卿自是苏武的字。我们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可见当时称谓要求之严格!
古人名与字连带关系.考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连带关系构成有以下11种:
同义互训.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注释.
反义相对.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愈与退,损与益,都是反义词.
联义推想.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推想到云的.赵家驹字千里,由驹而及千里.
联义指实.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联想而指出实物龙.
辨物统类.如范泰横字宗山,周鼎字伯器,泰衡为山类,鼎为器类.
原名加辞.如杜牧字攸之.
干支五行.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配.楚公子午字子庚,天干地支相配.
形体离合.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
形体增省.如秦桧字会之,顾媚字媚生.
成语贯穿.如魏哲字知人,出自"知人之哲",钱谦益字受之,取自"谦受益".
表白思慕.顾祖禹字景龙,雷渊字希颜,名直取仰慕者之名,字作注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9
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字”,也称 ”表字“,是中国的“特产”,外国人没有。
字,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字,必须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比如:
1,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与“操行”一词相呼应;
2,赵云,字子龙。常言道:龙从云、虎从风;
3,孙权,字仲谋。“仲”是“老二的意思,”权谋“一词,谁都知道;
4,马超,字孟起。表示他是马腾的”侧室“生的,老大;
5,马谡,字幼常。表示他是老马家的 ”小五哥“;
......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 “字”。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有 “字”。
贫苦的老百姓不可能有字,没听说武大郎的字叫什么。
蒙古鞑子灭亡中国后,南方的汉族人连名都不许有,更别说字了。
土财主、奸商,斗大的字不识半升,也弄个字,人模狗样的。
古人称呼他人,一般称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礼貌,人家会恨死你。
一个人的字,是在成年后才有的。年轻人为了表示谦逊,都说:”年幼,无表“。
古代的中国是 ”礼仪之邦“,封建道德讲的是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现在的中国,讲什么?讲的是拜金、作假、欺诈,还要字干什么?
时过境迁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周礼·檀弓》说,古人是“幼名,冠字”。“幼”指的是小孩子三个月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日”,也就是说,古人在“百日”时由父亲取名。“冠”是指年轻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举行*仪式,取字是这个仪式的一个重大议程,由大宾负责取字。
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了解了古人名和字的关系,也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北宋词人“秦观”中“观”的读音是读guān,还是guàn时,我们不妨通过他的字去推断。秦观,字少游,从他的字我们可以断定是读guān。
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据《论语》记载,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一般地说,自称名的场合,常是下级面对上级,臣子面对君王,晚辈面对长辈。同样地,称谓对方时,便以称字而为礼貌。尤其是下级谈及上级、臣子谈及君王、晚辈谈及长辈,绝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至于平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以称字的多。如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子卿自是苏武的字。我们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可见当时称谓要求之严格!
古人名与字连带关系.考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连带关系构成有以下11种:
同义互训.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注释.
反义相对.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愈与退,损与益,都是反义词.
联义推想.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推想到云的.赵家驹字千里,由驹而及千里.
联义指实.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联想而指出实物龙.
辨物统类.如范泰横字宗山,周鼎字伯器,泰衡为山类,鼎为器类.
原名加辞.如杜牧字攸之.
干支五行.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配.楚公子午字子庚,天干地支相配.
形体离合.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
形体增省.如秦桧字会之,顾媚字媚生.
成语贯穿.如魏哲字知人,出自"知人之哲",钱谦益字受之,取自"谦受益".
表白思慕.顾祖禹字景龙,雷渊字希颜,名直取仰慕者之名,字作注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9
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字”,也称 ”表字“,是中国的“特产”,外国人没有。
字,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字,必须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比如:
1,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与“操行”一词相呼应;
2,赵云,字子龙。常言道:龙从云、虎从风;
3,孙权,字仲谋。“仲”是“老二的意思,”权谋“一词,谁都知道;
4,马超,字孟起。表示他是马腾的”侧室“生的,老大;
5,马谡,字幼常。表示他是老马家的 ”小五哥“;
......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 “字”。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有 “字”。
贫苦的老百姓不可能有字,没听说武大郎的字叫什么。
蒙古鞑子灭亡中国后,南方的汉族人连名都不许有,更别说字了。
土财主、奸商,斗大的字不识半升,也弄个字,人模狗样的。
古人称呼他人,一般称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礼貌,人家会恨死你。
一个人的字,是在成年后才有的。年轻人为了表示谦逊,都说:”年幼,无表“。
古代的中国是 ”礼仪之邦“,封建道德讲的是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现在的中国,讲什么?讲的是拜金、作假、欺诈,还要字干什么?
时过境迁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周礼·檀弓》说,古人是“幼名,冠字”。“幼”指的是小孩子三个月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日”,也就是说,古人在“百日”时由父亲取名。“冠”是指年轻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举行*仪式,取字是这个仪式的一个重大议程,由大宾负责取字。
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了解了古人名和字的关系,也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北宋词人“秦观”中“观”的读音是读guān,还是guàn时,我们不妨通过他的字去推断。秦观,字少游,从他的字我们可以断定是读guān。
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据《论语》记载,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一般地说,自称名的场合,常是下级面对上级,臣子面对君王,晚辈面对长辈。同样地,称谓对方时,便以称字而为礼貌。尤其是下级谈及上级、臣子谈及君王、晚辈谈及长辈,绝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至于平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以称字的多。如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子卿自是苏武的字。我们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可见当时称谓要求之严格!
古人名与字连带关系.考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连带关系构成有以下11种:
同义互训.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注释.
反义相对.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愈与退,损与益,都是反义词.
联义推想.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推想到云的.赵家驹字千里,由驹而及千里.
联义指实.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联想而指出实物龙.
辨物统类.如范泰横字宗山,周鼎字伯器,泰衡为山类,鼎为器类.
原名加辞.如杜牧字攸之.
干支五行.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配.楚公子午字子庚,天干地支相配.
形体离合.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
形体增省.如秦桧字会之,顾媚字媚生.
成语贯穿.如魏哲字知人,出自"知人之哲",钱谦益字受之,取自"谦受益".
表白思慕.顾祖禹字景龙,雷渊字希颜,名直取仰慕者之名,字作注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9
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字”,也称 ”表字“,是中国的“特产”,外国人没有。
字,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字,必须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比如:
1,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与“操行”一词相呼应;
2,赵云,字子龙。常言道:龙从云、虎从风;
3,孙权,字仲谋。“仲”是“老二的意思,”权谋“一词,谁都知道;
4,马超,字孟起。表示他是马腾的”侧室“生的,老大;
5,马谡,字幼常。表示他是老马家的 ”小五哥“;
......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 “字”。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有 “字”。
贫苦的老百姓不可能有字,没听说武大郎的字叫什么。
蒙古鞑子灭亡中国后,南方的汉族人连名都不许有,更别说字了。
土财主、奸商,斗大的字不识半升,也弄个字,人模狗样的。
古人称呼他人,一般称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礼貌,人家会恨死你。
一个人的字,是在成年后才有的。年轻人为了表示谦逊,都说:”年幼,无表“。
古代的中国是 ”礼仪之邦“,封建道德讲的是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现在的中国,讲什么?讲的是拜金、作假、欺诈,还要字干什么?
时过境迁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8
《周礼·檀弓》说,古人是“幼名,冠字”。“幼”指的是小孩子三个月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日”,也就是说,古人在“百日”时由父亲取名。“冠”是指年轻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举行*仪式,取字是这个仪式的一个重大议程,由大宾负责取字。
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了解了古人名和字的关系,也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北宋词人“秦观”中“观”的读音是读guān,还是guàn时,我们不妨通过他的字去推断。秦观,字少游,从他的字我们可以断定是读guān。
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据《论语》记载,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一般地说,自称名的场合,常是下级面对上级,臣子面对君王,晚辈面对长辈。同样地,称谓对方时,便以称字而为礼貌。尤其是下级谈及上级、臣子谈及君王、晚辈谈及长辈,绝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至于平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以称字的多。如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子卿自是苏武的字。我们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可见当时称谓要求之严格!
古人名与字连带关系.考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姓名的结构体系.<<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连带关系构成有以下11种:
同义互训.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注释.
反义相对.韩愈字退之,黄损字益之,愈与退,损与益,都是反义词.
联义推想.关羽字云长,是由羽毛推想到云的.赵家驹字千里,由驹而及千里.
联义指实.赵云字子龙,陆云字士龙,由云联想而指出实物龙.
辨物统类.如范泰横字宗山,周鼎字伯器,泰衡为山类,鼎为器类.
原名加辞.如杜牧字攸之.
干支五行.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配.楚公子午字子庚,天干地支相配.
形体离合.如宋玫字文玉,尤侗字同人.
形体增省.如秦桧字会之,顾媚字媚生.
成语贯穿.如魏哲字知人,出自"知人之哲",钱谦益字受之,取自"谦受益".
表白思慕.顾祖禹字景龙,雷渊字希颜,名直取仰慕者之名,字作注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6:49
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