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练得丹田一口气,万两黄金不与人”---怎样才能练得呢,听听武术朋友见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6:5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7

练法姿势是站、坐或卧均可,一般以坐式为佳,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正中与会阴在一条直线上,全身肌肉放松,思想安静,意念轻轻地集中在百会穴与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意守丹田3~5分钟后,作缓慢、柔和、自然的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凹陷,均鼻吸鼻呼,先呼后吸。吸气时意想天上日、月、星辰从头顶正中处垂直下行,经过膻中、鸠尾至丹田,并慢慢地充满于整个腹部;同时轻缓地提起*,并收缩*。呼气时松肛、松*,并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上升再从鼻呼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左手劳宫穴按压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18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从外向内绕18圈,再以双手搓热后擦脸数下,最后缓行数步,放松全身肌肉,练功完毕。

练功时间最好选在子时(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和寅时(凌晨3至5时);练功地点最好选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练功时不可过饥过饱,要放松腰带,不要为追求气感而加深呼吸;必须每日坚持练功,切忌一曝十寒;练功百日内,禁忌性生活。

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10天左右,吸气时腹部会有轻微发热感,同时出现咕噜咕噜肠鸣音,矢气增多;1个月后腹部发热面积加大;2个月后小腹内发热有似温水流动,全身温暖舒适,口中唾液增多;3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燥热不同),有时还会出现腹部轻微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会出现气团感,这是练丹田内功初步有成的重要标志,有的已可以引气团沿任督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要点:"勿忘勿助"。

对于已婚的练功者,由于元阳已经破泄走漏,故需服用药物辅助练功,以补伤耗之元气。未婚者服之,效果更佳,药方开列于下:
熟地、当归、黄芪、黑豆、木瓜、杞子、五加皮、巴戟、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牛膝、玉竹各30克,车前子、杜仲、黄柏、肉苁蓉、白茯苓、骨碎补各24克,鹿茸20 克(无则用红参代替),甘草、韭子、锁阳子、小茴香各15克。
上药一剂,共研为末装入瓶内;用米酒浸泡淹没药面约一横指许,密封保存一月后可用,每次服药酒10毫升,每日早晚服之。

练功要领:全身舒松,形静如眠,调息柔和自然,意守丹田宜清淡,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若,断灭一切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清彻洞明,恬淡虚无的境界。

正常效应: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第十天左右,自觉在吸气的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咕咕”的肠鸣音,矢气增多;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口中唾液增多;三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的燥热不同),有时还可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可出现气团感。
出现上述感觉之后,则称之为:“火烧丹田”,这是初具丹田内功的重要标志。练功三个月后,极少数练者腹内的“气团”可以沿任督二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2)五心纳气法
采用熊桩姿势练功。练功前,先意守丹田3~5分钟后,即采用顺呼吸法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先呼后吸,吸长呼短。呼气时想象天地精华之气随着吸气动作从顶心、手心(双侧)和足心(双侧)源源不断地收聚入丹田,同时,放松*和*:吸气时,柔和地收提*和收缩*,并意想体内浊气向头顶百会穴、双手劳官穴及双足涌泉穴排泄出来。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30——60分钟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方法与"蓄精培元"的收功方法相同。
练功要领:意守“五心”,吸精聚气,吸气时放松*和*,呼气时收提*和收缩*。吸天上日月星之精华和大地山水树之灵气;呼体内污浊之病气。
正常效应:头顶心百会穴、双手心劳宫穴、双足心涌泉穴出现热、麻、跳动感,矢气增多,皮肤有蚁爬感,全身轻安自在,酥绵快乐,如沐温泉之浴,有时出现全身如一片白支冉冉向上升飘。同时,外肾亦因精气充沛而产生勃举现象。

参考资料:作者:广西莫文丹--培元功 怎样尽快练出丹田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8

这应该是少林太祖门的口诀吧。我得到的口诀是“养就丹田长生宝,万两黄金不与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练成丹田混元气。

混元气上中下三乘,下乘直接练呼吸,配合简单的行气。

中乘打通奇经八脉,行气练功辅以静养。

上乘集义生气,养气藏神。

中下乘比较简单,去买本书就解决了。无非是呼吸和运使,各派功夫,大同小异。这些方法随便百度一下都可以找到一大堆,一分钱不要花就可以看到,我就不讲了。我就讲点一般看不到,花钱也买不到的上乘部分。

上乘难以领悟,需要悟性。人的气息本来应该都藏在丹田的,但因为人们被*牵引,心浮气躁,气息就从丹田散去,从而身体得不到滋养。就要放下欲念,心就自然静了,心静了气就自然回到丹田,这就是日久生情,静久生气的道理。

上乘功夫需要调理身、气、心。这三者相辅相成。

首先放松身体,这是很难的,你感觉你放松了,其实没松下来,很多人这一关就要过几年的。身松了,气息才能运行,感觉才能灵敏,反应才能迅捷。身体的姿势要顺,顺了才能松,松了才能静,大松大软才能练成上乘功夫。

然后是调息,感觉一下你的呼吸是不是有声音,如果有,那就注意调整一下,让呼吸变得没有声音,渐渐养成无声呼吸的习惯,这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让自己的呼吸没有结滞,一息即到丹田,没有任何中断和阻滞,如果呼吸断续,那就要改成呼吸绵绵不绝的习惯。最后看看自己呼吸是不是有粗气,必须去尽粗气,留下细微的若有若无的呼吸,这个时候身体就松了,心就静了,呼吸的养身效果就好了,甚至可以掌握体呼吸了。

最后是调心,这是最难的,让自己的心不浮躁也不沉闷,行善积德,让自己心平气和。能到这一境界,不仅功夫成就了,整个人的素质也都全方位质变了,神闲气静,智勇深沉,是干大事的本领。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此时不仅奇经八脉通了,大脑也化了,整个人的身心气质都不一样了,这才是万金不换的宝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7

练法姿势是站、坐或卧均可,一般以坐式为佳,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正中与会阴在一条直线上,全身肌肉放松,思想安静,意念轻轻地集中在百会穴与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意守丹田3~5分钟后,作缓慢、柔和、自然的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凹陷,均鼻吸鼻呼,先呼后吸。吸气时意想天上日、月、星辰从头顶正中处垂直下行,经过膻中、鸠尾至丹田,并慢慢地充满于整个腹部;同时轻缓地提起*,并收缩*。呼气时松肛、松*,并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上升再从鼻呼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左手劳宫穴按压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18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从外向内绕18圈,再以双手搓热后擦脸数下,最后缓行数步,放松全身肌肉,练功完毕。

练功时间最好选在子时(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和寅时(凌晨3至5时);练功地点最好选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练功时不可过饥过饱,要放松腰带,不要为追求气感而加深呼吸;必须每日坚持练功,切忌一曝十寒;练功百日内,禁忌性生活。

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10天左右,吸气时腹部会有轻微发热感,同时出现咕噜咕噜肠鸣音,矢气增多;1个月后腹部发热面积加大;2个月后小腹内发热有似温水流动,全身温暖舒适,口中唾液增多;3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燥热不同),有时还会出现腹部轻微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会出现气团感,这是练丹田内功初步有成的重要标志,有的已可以引气团沿任督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要点:"勿忘勿助"。

对于已婚的练功者,由于元阳已经破泄走漏,故需服用药物辅助练功,以补伤耗之元气。未婚者服之,效果更佳,药方开列于下:
熟地、当归、黄芪、黑豆、木瓜、杞子、五加皮、巴戟、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牛膝、玉竹各30克,车前子、杜仲、黄柏、肉苁蓉、白茯苓、骨碎补各24克,鹿茸20 克(无则用红参代替),甘草、韭子、锁阳子、小茴香各15克。
上药一剂,共研为末装入瓶内;用米酒浸泡淹没药面约一横指许,密封保存一月后可用,每次服药酒10毫升,每日早晚服之。

练功要领:全身舒松,形静如眠,调息柔和自然,意守丹田宜清淡,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若,断灭一切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清彻洞明,恬淡虚无的境界。

正常效应: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第十天左右,自觉在吸气的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咕咕”的肠鸣音,矢气增多;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口中唾液增多;三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的燥热不同),有时还可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可出现气团感。
出现上述感觉之后,则称之为:“火烧丹田”,这是初具丹田内功的重要标志。练功三个月后,极少数练者腹内的“气团”可以沿任督二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2)五心纳气法
采用熊桩姿势练功。练功前,先意守丹田3~5分钟后,即采用顺呼吸法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先呼后吸,吸长呼短。呼气时想象天地精华之气随着吸气动作从顶心、手心(双侧)和足心(双侧)源源不断地收聚入丹田,同时,放松*和*:吸气时,柔和地收提*和收缩*,并意想体内浊气向头顶百会穴、双手劳官穴及双足涌泉穴排泄出来。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30——60分钟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方法与"蓄精培元"的收功方法相同。
练功要领:意守“五心”,吸精聚气,吸气时放松*和*,呼气时收提*和收缩*。吸天上日月星之精华和大地山水树之灵气;呼体内污浊之病气。
正常效应:头顶心百会穴、双手心劳宫穴、双足心涌泉穴出现热、麻、跳动感,矢气增多,皮肤有蚁爬感,全身轻安自在,酥绵快乐,如沐温泉之浴,有时出现全身如一片白支冉冉向上升飘。同时,外肾亦因精气充沛而产生勃举现象。

参考资料:作者:广西莫文丹--培元功 怎样尽快练出丹田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7

练法姿势是站、坐或卧均可,一般以坐式为佳,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正中与会阴在一条直线上,全身肌肉放松,思想安静,意念轻轻地集中在百会穴与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意守丹田3~5分钟后,作缓慢、柔和、自然的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凹陷,均鼻吸鼻呼,先呼后吸。吸气时意想天上日、月、星辰从头顶正中处垂直下行,经过膻中、鸠尾至丹田,并慢慢地充满于整个腹部;同时轻缓地提起*,并收缩*。呼气时松肛、松*,并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上升再从鼻呼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左手劳宫穴按压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18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从外向内绕18圈,再以双手搓热后擦脸数下,最后缓行数步,放松全身肌肉,练功完毕。

练功时间最好选在子时(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和寅时(凌晨3至5时);练功地点最好选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练功时不可过饥过饱,要放松腰带,不要为追求气感而加深呼吸;必须每日坚持练功,切忌一曝十寒;练功百日内,禁忌性生活。

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10天左右,吸气时腹部会有轻微发热感,同时出现咕噜咕噜肠鸣音,矢气增多;1个月后腹部发热面积加大;2个月后小腹内发热有似温水流动,全身温暖舒适,口中唾液增多;3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燥热不同),有时还会出现腹部轻微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会出现气团感,这是练丹田内功初步有成的重要标志,有的已可以引气团沿任督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要点:"勿忘勿助"。

对于已婚的练功者,由于元阳已经破泄走漏,故需服用药物辅助练功,以补伤耗之元气。未婚者服之,效果更佳,药方开列于下:
熟地、当归、黄芪、黑豆、木瓜、杞子、五加皮、巴戟、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牛膝、玉竹各30克,车前子、杜仲、黄柏、肉苁蓉、白茯苓、骨碎补各24克,鹿茸20 克(无则用红参代替),甘草、韭子、锁阳子、小茴香各15克。
上药一剂,共研为末装入瓶内;用米酒浸泡淹没药面约一横指许,密封保存一月后可用,每次服药酒10毫升,每日早晚服之。

练功要领:全身舒松,形静如眠,调息柔和自然,意守丹田宜清淡,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若,断灭一切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清彻洞明,恬淡虚无的境界。

正常效应: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第十天左右,自觉在吸气的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咕咕”的肠鸣音,矢气增多;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口中唾液增多;三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的燥热不同),有时还可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可出现气团感。
出现上述感觉之后,则称之为:“火烧丹田”,这是初具丹田内功的重要标志。练功三个月后,极少数练者腹内的“气团”可以沿任督二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2)五心纳气法
采用熊桩姿势练功。练功前,先意守丹田3~5分钟后,即采用顺呼吸法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先呼后吸,吸长呼短。呼气时想象天地精华之气随着吸气动作从顶心、手心(双侧)和足心(双侧)源源不断地收聚入丹田,同时,放松*和*:吸气时,柔和地收提*和收缩*,并意想体内浊气向头顶百会穴、双手劳官穴及双足涌泉穴排泄出来。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30——60分钟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方法与"蓄精培元"的收功方法相同。
练功要领:意守“五心”,吸精聚气,吸气时放松*和*,呼气时收提*和收缩*。吸天上日月星之精华和大地山水树之灵气;呼体内污浊之病气。
正常效应:头顶心百会穴、双手心劳宫穴、双足心涌泉穴出现热、麻、跳动感,矢气增多,皮肤有蚁爬感,全身轻安自在,酥绵快乐,如沐温泉之浴,有时出现全身如一片白支冉冉向上升飘。同时,外肾亦因精气充沛而产生勃举现象。

参考资料:作者:广西莫文丹--培元功 怎样尽快练出丹田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8

这应该是少林太祖门的口诀吧。我得到的口诀是“养就丹田长生宝,万两黄金不与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练成丹田混元气。

混元气上中下三乘,下乘直接练呼吸,配合简单的行气。

中乘打通奇经八脉,行气练功辅以静养。

上乘集义生气,养气藏神。

中下乘比较简单,去买本书就解决了。无非是呼吸和运使,各派功夫,大同小异。这些方法随便百度一下都可以找到一大堆,一分钱不要花就可以看到,我就不讲了。我就讲点一般看不到,花钱也买不到的上乘部分。

上乘难以领悟,需要悟性。人的气息本来应该都藏在丹田的,但因为人们被*牵引,心浮气躁,气息就从丹田散去,从而身体得不到滋养。就要放下欲念,心就自然静了,心静了气就自然回到丹田,这就是日久生情,静久生气的道理。

上乘功夫需要调理身、气、心。这三者相辅相成。

首先放松身体,这是很难的,你感觉你放松了,其实没松下来,很多人这一关就要过几年的。身松了,气息才能运行,感觉才能灵敏,反应才能迅捷。身体的姿势要顺,顺了才能松,松了才能静,大松大软才能练成上乘功夫。

然后是调息,感觉一下你的呼吸是不是有声音,如果有,那就注意调整一下,让呼吸变得没有声音,渐渐养成无声呼吸的习惯,这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让自己的呼吸没有结滞,一息即到丹田,没有任何中断和阻滞,如果呼吸断续,那就要改成呼吸绵绵不绝的习惯。最后看看自己呼吸是不是有粗气,必须去尽粗气,留下细微的若有若无的呼吸,这个时候身体就松了,心就静了,呼吸的养身效果就好了,甚至可以掌握体呼吸了。

最后是调心,这是最难的,让自己的心不浮躁也不沉闷,行善积德,让自己心平气和。能到这一境界,不仅功夫成就了,整个人的素质也都全方位质变了,神闲气静,智勇深沉,是干大事的本领。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此时不仅奇经八脉通了,大脑也化了,整个人的身心气质都不一样了,这才是万金不换的宝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8

说起来其实是很简单的,只是做起来有点复杂,做得好就相当难了:
气沉丹田指的是腹部鼓荡,使身体上部的气劲下沉而集中于丹田,并用提肛塌腰圆裆开胯使身体下部的气劲也归于丹田,从而身体上下俱轻灵,而重心部位独实重,意念完全集中于此,故称为意守丹田。任何动作都必须与呼吸相结合进行,气宜鼓荡就是用腹部的鼓荡变化来进行气的运转,吸气时腹部收缩,为合、蓄、虚,呼气时腹部鼓起,为开、发、实,古称此法为吐纳。
————上述内容就是丹田一口气的意思
万两黄金不与人,一个是说过去的人都拿这个吃饭和保命,惜技不愿意轻传。(真给他一万两黄金,神仙也不可能不传,夸张罢了);另一个是说这东西是身上练出来的,你拿多少钱也不能换到自己身上。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9

丹田
解释:①穴位,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个穴位位于腹部脐下,都叫做丹田。②人体的部位,两眉间叫上丹田,心窝处叫中丹田,脐下叫下丹田。③道家指人体脐下三寸的地方。
综上所述,丹田多指人体脐下三寸处之关元穴。

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内丹派*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们知道,意守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良好效果的练功方法与过程。意守丹田,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练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将丹田理解为这样一个范围更合适些。
人身虽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当然,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并未发现有特殊的形态和功能。但是,通过意守丹田来促进练功人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取得疗效,则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其中的机理,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揭示。
丹田在何处,说法不一。多数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有的说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还有人认为丹田在脐上,又称祖窍。也有人说巨阙穴为中丹田,又名灵台。下丹田为足掌心之涌泉。其说不一。
古人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上,属于阳性,是阳气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所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活动,调节、增强神经中枢,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贮能性效应。这有助于休养生息,积聚精力与疾病作斗争,获得健康。所以,练功后感到体力增强,精力充沛,是有道理的。
上丹田在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凡气虚下陷,头部怕风寒,以及脑贫血、低血压病人,可意守上丹田,但初学气功者,不要马上意守上丹田,以免气机上窜引起头晕;阳盛的病人(如心火上炎、肝阳上亢、高血压)也不要意守上丹田。
中丹田在*,如病人是中气下陷,妇女月经过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闷,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是练功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以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人体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
历代气功家多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丹田气练功方法

当练习拳术已能气沉丹田了。就要配合攻防招式练习“放劲发人固气之法”了,又名“练力法”,又名“吐气开声贯气法”。不管名称如何不同,练功方法是一致的,步骤是相同的。
骑马开弓式练法
骑马步,就是疾步站式,如同形意拳门的三体式站架。开弓式,就是直拳,或用掌。两手要一收一发。意似开弓。这样形成了直步冲拳的打法,顺步法,拗步法都可以。练时有进步法,退步法;进中退,退中进;或半步打法,都是良好的手足配合的打法。由于是以“贯气固气为主”。故练习时外形轻静自然,只求姿势动作准确,内气适时到位的感觉,不求击打放人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贯气固气”的效果。才属于正确的练法。
练功要点
即直步冲拳式练习,进步和冲拳到位之瞬间,吐气开声,胃上脘内有内气直下沉入丹田中,此为“气贯丹田法”。此法练习20多天,自觉气贯丹田充足,内气下贯丹田自然而然。就要在此基础上继续练习上贯和下贯的*,以求周身贯气*,而又“丹田固气”和“贯气通筋骨壮形骸”同时存在,同时运作,达到“杀手休将丹田之气放入怀”的“固气功夫”,至此,也就在较技中不会产生气喘之症状了。
上贯法
当打直步冲拳的吐气开声,胃脘内的内气下贯丹田中的同时,丹田中之内气由腰中命门而出上贯百会,乃从腰脊、胸脊、脊椎整面而上,只有脊椎一线之内气经颈脊达百会贯顶。其它则在夹脊部位分成两股,入于肩,流于肘,抵于腕,至十指尖,此气之上贯也。
下贯法
与上贯同时,丹田中之内气由会阴返环跳,沿腿之阳面,降于涌泉,此气之下贯也。 这样,在直步冲拳的贯气法中,内气的运行分为三种线路。一是内气贯丹田,二是上贯,三是下贯。而此三种线路是同时存在的。既达到了“存气常充腹,贯通筋骨壮形骸”的内气之双重效果,又保证了“杀手休将气放怀”的不生喘满之效果,但要知道,练习时只体认贯气的感觉,包括贯气的线路之体认情况。只体认做好吐气开声的贯气法。至于其它,就是全身的松静自然了。即只管吐气之呼,不管吸气,乃是秘诀。 以此吐气开声贯气法,修练百日,固气功夫定矣。再以本门宗技的各种攻防招法依此法而练习,达到每式攻防招法的气道畅通,贯气充足,则丹田气海的内气根固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9

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入门*——站桩 每天像个石狮子一样 站无极桩 2-4个小时 练功期间 不许有性生活 不许有杂念 站满三年就能有一口真气 保证百病不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8

说起来其实是很简单的,只是做起来有点复杂,做得好就相当难了:
气沉丹田指的是腹部鼓荡,使身体上部的气劲下沉而集中于丹田,并用提肛塌腰圆裆开胯使身体下部的气劲也归于丹田,从而身体上下俱轻灵,而重心部位独实重,意念完全集中于此,故称为意守丹田。任何动作都必须与呼吸相结合进行,气宜鼓荡就是用腹部的鼓荡变化来进行气的运转,吸气时腹部收缩,为合、蓄、虚,呼气时腹部鼓起,为开、发、实,古称此法为吐纳。
————上述内容就是丹田一口气的意思
万两黄金不与人,一个是说过去的人都拿这个吃饭和保命,惜技不愿意轻传。(真给他一万两黄金,神仙也不可能不传,夸张罢了);另一个是说这东西是身上练出来的,你拿多少钱也不能换到自己身上。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8

这应该是少林太祖门的口诀吧。我得到的口诀是“养就丹田长生宝,万两黄金不与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练成丹田混元气。

混元气上中下三乘,下乘直接练呼吸,配合简单的行气。

中乘打通奇经八脉,行气练功辅以静养。

上乘集义生气,养气藏神。

中下乘比较简单,去买本书就解决了。无非是呼吸和运使,各派功夫,大同小异。这些方法随便百度一下都可以找到一大堆,一分钱不要花就可以看到,我就不讲了。我就讲点一般看不到,花钱也买不到的上乘部分。

上乘难以领悟,需要悟性。人的气息本来应该都藏在丹田的,但因为人们被*牵引,心浮气躁,气息就从丹田散去,从而身体得不到滋养。就要放下欲念,心就自然静了,心静了气就自然回到丹田,这就是日久生情,静久生气的道理。

上乘功夫需要调理身、气、心。这三者相辅相成。

首先放松身体,这是很难的,你感觉你放松了,其实没松下来,很多人这一关就要过几年的。身松了,气息才能运行,感觉才能灵敏,反应才能迅捷。身体的姿势要顺,顺了才能松,松了才能静,大松大软才能练成上乘功夫。

然后是调息,感觉一下你的呼吸是不是有声音,如果有,那就注意调整一下,让呼吸变得没有声音,渐渐养成无声呼吸的习惯,这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让自己的呼吸没有结滞,一息即到丹田,没有任何中断和阻滞,如果呼吸断续,那就要改成呼吸绵绵不绝的习惯。最后看看自己呼吸是不是有粗气,必须去尽粗气,留下细微的若有若无的呼吸,这个时候身体就松了,心就静了,呼吸的养身效果就好了,甚至可以掌握体呼吸了。

最后是调心,这是最难的,让自己的心不浮躁也不沉闷,行善积德,让自己心平气和。能到这一境界,不仅功夫成就了,整个人的素质也都全方位质变了,神闲气静,智勇深沉,是干大事的本领。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此时不仅奇经八脉通了,大脑也化了,整个人的身心气质都不一样了,这才是万金不换的宝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9

丹田
解释:①穴位,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个穴位位于腹部脐下,都叫做丹田。②人体的部位,两眉间叫上丹田,心窝处叫中丹田,脐下叫下丹田。③道家指人体脐下三寸的地方。
综上所述,丹田多指人体脐下三寸处之关元穴。

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内丹派*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们知道,意守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良好效果的练功方法与过程。意守丹田,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练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将丹田理解为这样一个范围更合适些。
人身虽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当然,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并未发现有特殊的形态和功能。但是,通过意守丹田来促进练功人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取得疗效,则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其中的机理,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揭示。
丹田在何处,说法不一。多数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有的说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还有人认为丹田在脐上,又称祖窍。也有人说巨阙穴为中丹田,又名灵台。下丹田为足掌心之涌泉。其说不一。
古人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上,属于阳性,是阳气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所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活动,调节、增强神经中枢,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贮能性效应。这有助于休养生息,积聚精力与疾病作斗争,获得健康。所以,练功后感到体力增强,精力充沛,是有道理的。
上丹田在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凡气虚下陷,头部怕风寒,以及脑贫血、低血压病人,可意守上丹田,但初学气功者,不要马上意守上丹田,以免气机上窜引起头晕;阳盛的病人(如心火上炎、肝阳上亢、高血压)也不要意守上丹田。
中丹田在*,如病人是中气下陷,妇女月经过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闷,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是练功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以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人体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
历代气功家多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丹田气练功方法

当练习拳术已能气沉丹田了。就要配合攻防招式练习“放劲发人固气之法”了,又名“练力法”,又名“吐气开声贯气法”。不管名称如何不同,练功方法是一致的,步骤是相同的。
骑马开弓式练法
骑马步,就是疾步站式,如同形意拳门的三体式站架。开弓式,就是直拳,或用掌。两手要一收一发。意似开弓。这样形成了直步冲拳的打法,顺步法,拗步法都可以。练时有进步法,退步法;进中退,退中进;或半步打法,都是良好的手足配合的打法。由于是以“贯气固气为主”。故练习时外形轻静自然,只求姿势动作准确,内气适时到位的感觉,不求击打放人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贯气固气”的效果。才属于正确的练法。
练功要点
即直步冲拳式练习,进步和冲拳到位之瞬间,吐气开声,胃上脘内有内气直下沉入丹田中,此为“气贯丹田法”。此法练习20多天,自觉气贯丹田充足,内气下贯丹田自然而然。就要在此基础上继续练习上贯和下贯的*,以求周身贯气*,而又“丹田固气”和“贯气通筋骨壮形骸”同时存在,同时运作,达到“杀手休将丹田之气放入怀”的“固气功夫”,至此,也就在较技中不会产生气喘之症状了。
上贯法
当打直步冲拳的吐气开声,胃脘内的内气下贯丹田中的同时,丹田中之内气由腰中命门而出上贯百会,乃从腰脊、胸脊、脊椎整面而上,只有脊椎一线之内气经颈脊达百会贯顶。其它则在夹脊部位分成两股,入于肩,流于肘,抵于腕,至十指尖,此气之上贯也。
下贯法
与上贯同时,丹田中之内气由会阴返环跳,沿腿之阳面,降于涌泉,此气之下贯也。 这样,在直步冲拳的贯气法中,内气的运行分为三种线路。一是内气贯丹田,二是上贯,三是下贯。而此三种线路是同时存在的。既达到了“存气常充腹,贯通筋骨壮形骸”的内气之双重效果,又保证了“杀手休将气放怀”的不生喘满之效果,但要知道,练习时只体认贯气的感觉,包括贯气的线路之体认情况。只体认做好吐气开声的贯气法。至于其它,就是全身的松静自然了。即只管吐气之呼,不管吸气,乃是秘诀。 以此吐气开声贯气法,修练百日,固气功夫定矣。再以本门宗技的各种攻防招法依此法而练习,达到每式攻防招法的气道畅通,贯气充足,则丹田气海的内气根固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7

练法姿势是站、坐或卧均可,一般以坐式为佳,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正中与会阴在一条直线上,全身肌肉放松,思想安静,意念轻轻地集中在百会穴与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意守丹田3~5分钟后,作缓慢、柔和、自然的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凹陷,均鼻吸鼻呼,先呼后吸。吸气时意想天上日、月、星辰从头顶正中处垂直下行,经过膻中、鸠尾至丹田,并慢慢地充满于整个腹部;同时轻缓地提起*,并收缩*。呼气时松肛、松*,并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上升再从鼻呼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左手劳宫穴按压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18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从外向内绕18圈,再以双手搓热后擦脸数下,最后缓行数步,放松全身肌肉,练功完毕。

练功时间最好选在子时(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和寅时(凌晨3至5时);练功地点最好选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练功时不可过饥过饱,要放松腰带,不要为追求气感而加深呼吸;必须每日坚持练功,切忌一曝十寒;练功百日内,禁忌性生活。

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10天左右,吸气时腹部会有轻微发热感,同时出现咕噜咕噜肠鸣音,矢气增多;1个月后腹部发热面积加大;2个月后小腹内发热有似温水流动,全身温暖舒适,口中唾液增多;3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燥热不同),有时还会出现腹部轻微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会出现气团感,这是练丹田内功初步有成的重要标志,有的已可以引气团沿任督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要点:"勿忘勿助"。

对于已婚的练功者,由于元阳已经破泄走漏,故需服用药物辅助练功,以补伤耗之元气。未婚者服之,效果更佳,药方开列于下:
熟地、当归、黄芪、黑豆、木瓜、杞子、五加皮、巴戟、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牛膝、玉竹各30克,车前子、杜仲、黄柏、肉苁蓉、白茯苓、骨碎补各24克,鹿茸20 克(无则用红参代替),甘草、韭子、锁阳子、小茴香各15克。
上药一剂,共研为末装入瓶内;用米酒浸泡淹没药面约一横指许,密封保存一月后可用,每次服药酒10毫升,每日早晚服之。

练功要领:全身舒松,形静如眠,调息柔和自然,意守丹田宜清淡,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若,断灭一切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清彻洞明,恬淡虚无的境界。

正常效应: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第十天左右,自觉在吸气的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咕咕”的肠鸣音,矢气增多;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口中唾液增多;三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的燥热不同),有时还可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可出现气团感。
出现上述感觉之后,则称之为:“火烧丹田”,这是初具丹田内功的重要标志。练功三个月后,极少数练者腹内的“气团”可以沿任督二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2)五心纳气法
采用熊桩姿势练功。练功前,先意守丹田3~5分钟后,即采用顺呼吸法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先呼后吸,吸长呼短。呼气时想象天地精华之气随着吸气动作从顶心、手心(双侧)和足心(双侧)源源不断地收聚入丹田,同时,放松*和*:吸气时,柔和地收提*和收缩*,并意想体内浊气向头顶百会穴、双手劳官穴及双足涌泉穴排泄出来。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30——60分钟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方法与"蓄精培元"的收功方法相同。
练功要领:意守“五心”,吸精聚气,吸气时放松*和*,呼气时收提*和收缩*。吸天上日月星之精华和大地山水树之灵气;呼体内污浊之病气。
正常效应:头顶心百会穴、双手心劳宫穴、双足心涌泉穴出现热、麻、跳动感,矢气增多,皮肤有蚁爬感,全身轻安自在,酥绵快乐,如沐温泉之浴,有时出现全身如一片白支冉冉向上升飘。同时,外肾亦因精气充沛而产生勃举现象。

参考资料:作者:广西莫文丹--培元功 怎样尽快练出丹田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8

这应该是少林太祖门的口诀吧。我得到的口诀是“养就丹田长生宝,万两黄金不与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练成丹田混元气。

混元气上中下三乘,下乘直接练呼吸,配合简单的行气。

中乘打通奇经八脉,行气练功辅以静养。

上乘集义生气,养气藏神。

中下乘比较简单,去买本书就解决了。无非是呼吸和运使,各派功夫,大同小异。这些方法随便百度一下都可以找到一大堆,一分钱不要花就可以看到,我就不讲了。我就讲点一般看不到,花钱也买不到的上乘部分。

上乘难以领悟,需要悟性。人的气息本来应该都藏在丹田的,但因为人们被*牵引,心浮气躁,气息就从丹田散去,从而身体得不到滋养。就要放下欲念,心就自然静了,心静了气就自然回到丹田,这就是日久生情,静久生气的道理。

上乘功夫需要调理身、气、心。这三者相辅相成。

首先放松身体,这是很难的,你感觉你放松了,其实没松下来,很多人这一关就要过几年的。身松了,气息才能运行,感觉才能灵敏,反应才能迅捷。身体的姿势要顺,顺了才能松,松了才能静,大松大软才能练成上乘功夫。

然后是调息,感觉一下你的呼吸是不是有声音,如果有,那就注意调整一下,让呼吸变得没有声音,渐渐养成无声呼吸的习惯,这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让自己的呼吸没有结滞,一息即到丹田,没有任何中断和阻滞,如果呼吸断续,那就要改成呼吸绵绵不绝的习惯。最后看看自己呼吸是不是有粗气,必须去尽粗气,留下细微的若有若无的呼吸,这个时候身体就松了,心就静了,呼吸的养身效果就好了,甚至可以掌握体呼吸了。

最后是调心,这是最难的,让自己的心不浮躁也不沉闷,行善积德,让自己心平气和。能到这一境界,不仅功夫成就了,整个人的素质也都全方位质变了,神闲气静,智勇深沉,是干大事的本领。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此时不仅奇经八脉通了,大脑也化了,整个人的身心气质都不一样了,这才是万金不换的宝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8

说起来其实是很简单的,只是做起来有点复杂,做得好就相当难了:
气沉丹田指的是腹部鼓荡,使身体上部的气劲下沉而集中于丹田,并用提肛塌腰圆裆开胯使身体下部的气劲也归于丹田,从而身体上下俱轻灵,而重心部位独实重,意念完全集中于此,故称为意守丹田。任何动作都必须与呼吸相结合进行,气宜鼓荡就是用腹部的鼓荡变化来进行气的运转,吸气时腹部收缩,为合、蓄、虚,呼气时腹部鼓起,为开、发、实,古称此法为吐纳。
————上述内容就是丹田一口气的意思
万两黄金不与人,一个是说过去的人都拿这个吃饭和保命,惜技不愿意轻传。(真给他一万两黄金,神仙也不可能不传,夸张罢了);另一个是说这东西是身上练出来的,你拿多少钱也不能换到自己身上。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9

丹田
解释:①穴位,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个穴位位于腹部脐下,都叫做丹田。②人体的部位,两眉间叫上丹田,心窝处叫中丹田,脐下叫下丹田。③道家指人体脐下三寸的地方。
综上所述,丹田多指人体脐下三寸处之关元穴。

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内丹派*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们知道,意守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良好效果的练功方法与过程。意守丹田,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练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将丹田理解为这样一个范围更合适些。
人身虽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当然,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并未发现有特殊的形态和功能。但是,通过意守丹田来促进练功人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取得疗效,则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其中的机理,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揭示。
丹田在何处,说法不一。多数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有的说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还有人认为丹田在脐上,又称祖窍。也有人说巨阙穴为中丹田,又名灵台。下丹田为足掌心之涌泉。其说不一。
古人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上,属于阳性,是阳气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所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活动,调节、增强神经中枢,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贮能性效应。这有助于休养生息,积聚精力与疾病作斗争,获得健康。所以,练功后感到体力增强,精力充沛,是有道理的。
上丹田在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凡气虚下陷,头部怕风寒,以及脑贫血、低血压病人,可意守上丹田,但初学气功者,不要马上意守上丹田,以免气机上窜引起头晕;阳盛的病人(如心火上炎、肝阳上亢、高血压)也不要意守上丹田。
中丹田在*,如病人是中气下陷,妇女月经过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闷,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是练功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以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人体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
历代气功家多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丹田气练功方法

当练习拳术已能气沉丹田了。就要配合攻防招式练习“放劲发人固气之法”了,又名“练力法”,又名“吐气开声贯气法”。不管名称如何不同,练功方法是一致的,步骤是相同的。
骑马开弓式练法
骑马步,就是疾步站式,如同形意拳门的三体式站架。开弓式,就是直拳,或用掌。两手要一收一发。意似开弓。这样形成了直步冲拳的打法,顺步法,拗步法都可以。练时有进步法,退步法;进中退,退中进;或半步打法,都是良好的手足配合的打法。由于是以“贯气固气为主”。故练习时外形轻静自然,只求姿势动作准确,内气适时到位的感觉,不求击打放人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贯气固气”的效果。才属于正确的练法。
练功要点
即直步冲拳式练习,进步和冲拳到位之瞬间,吐气开声,胃上脘内有内气直下沉入丹田中,此为“气贯丹田法”。此法练习20多天,自觉气贯丹田充足,内气下贯丹田自然而然。就要在此基础上继续练习上贯和下贯的*,以求周身贯气*,而又“丹田固气”和“贯气通筋骨壮形骸”同时存在,同时运作,达到“杀手休将丹田之气放入怀”的“固气功夫”,至此,也就在较技中不会产生气喘之症状了。
上贯法
当打直步冲拳的吐气开声,胃脘内的内气下贯丹田中的同时,丹田中之内气由腰中命门而出上贯百会,乃从腰脊、胸脊、脊椎整面而上,只有脊椎一线之内气经颈脊达百会贯顶。其它则在夹脊部位分成两股,入于肩,流于肘,抵于腕,至十指尖,此气之上贯也。
下贯法
与上贯同时,丹田中之内气由会阴返环跳,沿腿之阳面,降于涌泉,此气之下贯也。 这样,在直步冲拳的贯气法中,内气的运行分为三种线路。一是内气贯丹田,二是上贯,三是下贯。而此三种线路是同时存在的。既达到了“存气常充腹,贯通筋骨壮形骸”的内气之双重效果,又保证了“杀手休将气放怀”的不生喘满之效果,但要知道,练习时只体认贯气的感觉,包括贯气的线路之体认情况。只体认做好吐气开声的贯气法。至于其它,就是全身的松静自然了。即只管吐气之呼,不管吸气,乃是秘诀。 以此吐气开声贯气法,修练百日,固气功夫定矣。再以本门宗技的各种攻防招法依此法而练习,达到每式攻防招法的气道畅通,贯气充足,则丹田气海的内气根固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9

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入门*——站桩 每天像个石狮子一样 站无极桩 2-4个小时 练功期间 不许有性生活 不许有杂念 站满三年就能有一口真气 保证百病不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8

说起来其实是很简单的,只是做起来有点复杂,做得好就相当难了:
气沉丹田指的是腹部鼓荡,使身体上部的气劲下沉而集中于丹田,并用提肛塌腰圆裆开胯使身体下部的气劲也归于丹田,从而身体上下俱轻灵,而重心部位独实重,意念完全集中于此,故称为意守丹田。任何动作都必须与呼吸相结合进行,气宜鼓荡就是用腹部的鼓荡变化来进行气的运转,吸气时腹部收缩,为合、蓄、虚,呼气时腹部鼓起,为开、发、实,古称此法为吐纳。
————上述内容就是丹田一口气的意思
万两黄金不与人,一个是说过去的人都拿这个吃饭和保命,惜技不愿意轻传。(真给他一万两黄金,神仙也不可能不传,夸张罢了);另一个是说这东西是身上练出来的,你拿多少钱也不能换到自己身上。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9

丹田
解释:①穴位,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个穴位位于腹部脐下,都叫做丹田。②人体的部位,两眉间叫上丹田,心窝处叫中丹田,脐下叫下丹田。③道家指人体脐下三寸的地方。
综上所述,丹田多指人体脐下三寸处之关元穴。

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内丹派*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们知道,意守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良好效果的练功方法与过程。意守丹田,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练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将丹田理解为这样一个范围更合适些。
人身虽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当然,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并未发现有特殊的形态和功能。但是,通过意守丹田来促进练功人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取得疗效,则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其中的机理,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揭示。
丹田在何处,说法不一。多数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有的说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还有人认为丹田在脐上,又称祖窍。也有人说巨阙穴为中丹田,又名灵台。下丹田为足掌心之涌泉。其说不一。
古人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上,属于阳性,是阳气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所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活动,调节、增强神经中枢,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贮能性效应。这有助于休养生息,积聚精力与疾病作斗争,获得健康。所以,练功后感到体力增强,精力充沛,是有道理的。
上丹田在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凡气虚下陷,头部怕风寒,以及脑贫血、低血压病人,可意守上丹田,但初学气功者,不要马上意守上丹田,以免气机上窜引起头晕;阳盛的病人(如心火上炎、肝阳上亢、高血压)也不要意守上丹田。
中丹田在*,如病人是中气下陷,妇女月经过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闷,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是练功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以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人体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
历代气功家多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丹田气练功方法

当练习拳术已能气沉丹田了。就要配合攻防招式练习“放劲发人固气之法”了,又名“练力法”,又名“吐气开声贯气法”。不管名称如何不同,练功方法是一致的,步骤是相同的。
骑马开弓式练法
骑马步,就是疾步站式,如同形意拳门的三体式站架。开弓式,就是直拳,或用掌。两手要一收一发。意似开弓。这样形成了直步冲拳的打法,顺步法,拗步法都可以。练时有进步法,退步法;进中退,退中进;或半步打法,都是良好的手足配合的打法。由于是以“贯气固气为主”。故练习时外形轻静自然,只求姿势动作准确,内气适时到位的感觉,不求击打放人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贯气固气”的效果。才属于正确的练法。
练功要点
即直步冲拳式练习,进步和冲拳到位之瞬间,吐气开声,胃上脘内有内气直下沉入丹田中,此为“气贯丹田法”。此法练习20多天,自觉气贯丹田充足,内气下贯丹田自然而然。就要在此基础上继续练习上贯和下贯的*,以求周身贯气*,而又“丹田固气”和“贯气通筋骨壮形骸”同时存在,同时运作,达到“杀手休将丹田之气放入怀”的“固气功夫”,至此,也就在较技中不会产生气喘之症状了。
上贯法
当打直步冲拳的吐气开声,胃脘内的内气下贯丹田中的同时,丹田中之内气由腰中命门而出上贯百会,乃从腰脊、胸脊、脊椎整面而上,只有脊椎一线之内气经颈脊达百会贯顶。其它则在夹脊部位分成两股,入于肩,流于肘,抵于腕,至十指尖,此气之上贯也。
下贯法
与上贯同时,丹田中之内气由会阴返环跳,沿腿之阳面,降于涌泉,此气之下贯也。 这样,在直步冲拳的贯气法中,内气的运行分为三种线路。一是内气贯丹田,二是上贯,三是下贯。而此三种线路是同时存在的。既达到了“存气常充腹,贯通筋骨壮形骸”的内气之双重效果,又保证了“杀手休将气放怀”的不生喘满之效果,但要知道,练习时只体认贯气的感觉,包括贯气的线路之体认情况。只体认做好吐气开声的贯气法。至于其它,就是全身的松静自然了。即只管吐气之呼,不管吸气,乃是秘诀。 以此吐气开声贯气法,修练百日,固气功夫定矣。再以本门宗技的各种攻防招法依此法而练习,达到每式攻防招法的气道畅通,贯气充足,则丹田气海的内气根固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9

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入门*——站桩 每天像个石狮子一样 站无极桩 2-4个小时 练功期间 不许有性生活 不许有杂念 站满三年就能有一口真气 保证百病不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0:19

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入门*——站桩 每天像个石狮子一样 站无极桩 2-4个小时 练功期间 不许有性生活 不许有杂念 站满三年就能有一口真气 保证百病不生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有要业余时间弹古筝的酒店么 古筝演奏师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茶馆里主要放的音乐类型是 日语一级的话什么水平啊 一级到底要求多少词汇啊? WPS右键菜单(win11) 再生缘 我的温柔暴君结局是什么啊?女主最后傻了? 为什么做爱多了没感情了 情侣之间在一起时间长了是不是做爱的时候也懒得接吻了直接进入主题吗... 夫妻性爱后为何丧失了热情 关于武术问题的300个提问? 2009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武术中的彩带排名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武术服装红腰带的系法 你知道武术表演服和腰带应该怎样穿吗? 有没有GOOD PHP(网吧电影系统?介绍几款,谢谢)能否提供他们的优缺点 谁有看电影的Good软件介绍的。 3陪good电影 能不能在ppt中所有页中粘贴同一文本框 怎么看good电影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 作文400 过年了,听亲友讲过去的故事,求作文 资中以前的历史小故事 初一以前身边发生的故事300字 如果要写一个纪念以前的故事开头应该怎么写? 以前的故事很长、很复杂 希望以后的故事很短也很简单 在一个人的日子里 何时都不要忘记 做好自己? 你听老人讲过很久很久以前的,很玄幻的故事吗? 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爸爸以前的故事(370字) 脑梗会有后遗症吗? 河南安阳蓝盾特警武术学院 中国武术第一人谁啊 和气道与合气道是不是同一种武术? 为什么现在中国学武术的人那么少,还不如跆拳道? 一个人吃饭,如何做的简单又营养呢? qq怎么弄访客装扮 QQ空间里怎么样设置才可以让访客看见预览过的访客? 有哪些适合一个人的快速煮饭炒菜方法 一个人在家可以做哪些简单的美食 自己一个人做饭,如何做得又快又营养呢? 电脑新版QQ在Q群中怎样弄这个, 怎样允许游客在资料卡查看摘要。 日式香煎蛋鱼饼怎么做 一个人带娃怎么做饭 怎么在QQ空间设置游客访问量? 我想要一份 一周的家常菜表 无早餐 不重复 符合大众 QQ空间点它人说说预览,最近查看的访客看不了。 我一个人做饭太麻烦了 不做菜又浪费了,怎么回复? 你知道如何一个人热闹生活? qq空间访客装扮怎么弄 手机可以游客身份访问QQ空间,电脑为什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