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臣照片解读。里面的人物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2:24
唐廷枢
目录·简介
·出生
·少年
·经商
·唐廷枢和轮船招商局
·洋务派官僚支持
简介
唐廷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洋行买办,又是清末洋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一生,对创办近代民族实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
出生
唐廷枢,号景星,亦作镜心,出生于1832年5月19日,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唐家村人。珠海邻近澳门、香港,中国近代早期的买办很多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唐廷枢和他的胞兄唐廷植(茂枝),族兄弟唐瑞芝、唐国泰(翘卿),都是当时闻名的买办人物。而他的侄儿唐杰臣和侄孙唐纪常,也继承了他们的职业。单是怡和洋行一家,从唐廷枢经唐廷植、唐杰臣到唐纪常四任买办,为时达半个世纪以上。
少年
唐廷枢少年时期,曾在香港的马礼逊教会学堂接受过6年(1842~1848年)的殖民地教育。他学得一口好英语。他在1862年写过一本题名为《英语集全》的书,书中第6卷,标题就叫“买办问答”。
离开学校之后,唐廷枢在香港一家拍卖行里当过职位很低的助手,1851年起,他在香港英国殖民*当了7年翻译,后又在上海海关担任了3年高级翻译。1861年他离开海关,在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and Co.)代理生意,两年后,接任买办。
经商
唐廷枢开始自己的商业活动和资本积累,是在担任香港殖民*翻译时期,1858年以前他就在香港投资了两家当铺。其后在上海度出现的棉花出口贸易的*中,又从事棉花投机生意。他独自经营的修华号棉花行,成为外国洋行收买中国棉花的一个代理机构,并与怡和洋行发生业务关系。自担任怡和洋行买办后,唐廷枢的经济活动,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担任怡和买办的10年中(1863~1872年),他除了为怡和经理库款、收购丝茶、开展航运以及在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扩大洋行业务之外,还为他的老板投资当铺,经营地产,运销大米、食盐,甚至涉足内地的矿产开采。
他和怡和前任买办林钦合伙开设茶栈。为适应洋行收购茶叶的需要,他先后投资上海3家钱庄,以周转他的商业资金。为了买办业务和自营商业的两种需要,他又在洋行之中,设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为与整个对外贸易发生联系,他又建立起一套类似事务所的同业公所。上海丝业、茶业等3个与对外贸易关系密切的同业公所,在1868年以前相继建立。唐廷枢和徐润等人则是这3个机构的董事,是主持这些行业机构的核心力量。
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唐廷枢开始参加外国在华企业的附股活动。他在进入怡和以后的第五年,就附股于洋行经营的谏当保险行(Canton I nsurance Offi ce)。在华海轮船公司中,他是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个公司的第期股本1650股中,他一人购买400股,占公司股本的近1/4。他不但进入了该公司的董事部,而且担任了公司的襄理。他的附股活动,并不限于怡和洋行的企业,也附股于1867年成立的公正轮船公司(Union Steam Navigation Co.)和1868年成立的北清轮船公司(North China SteamerCo.)、美国琼记洋行(Augusti ne Heard andCo.)的苏晏拿打号(Suwonada)轮船和两家小洋行——马立司洋行(Morris Lewi sand Co.)和美记洋行(Muller H.and Co)的船队。
唐廷枢不但自己附股於外国企业,而且还为外国洋行吸收了许多买办和商人的资本,尽他最大的努力拉拢外国洋行在中国的生意。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他的额外收入,而且使他能对其所代表的中国股东,施加他的老板所希望发生的影响。对英商怡和洋行来说,“唐景星简直成了它能获得华商支持的保证”。美国旗昌洋行的老板说,唐廷枢“在取得情报和兜揽中国人的生意方面……都能把我们打得一败涂地”。
唐廷枢和轮船招商局
1873年,唐廷枢离开了怡和洋行,参加当时以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后台的轮船招商局的改组工作,对洋务派的官僚企业实施官督商办。这在唐廷枢一生的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标志着:唐廷枢原来作为外国洋行得力的买办,这时又成为洋务派官僚的有力助手。他活动的圈子和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从1873年起到1876年止,唐廷枢的活动主要在轮船招商局。1876年他受李鸿章的委派,开始筹办开平煤矿,1885年以后,则完全脱离招商局,专管开平煤矿。
唐廷枢是和他的亲密伙伴、宝顺洋行的买办徐润同时进入招商局的。在他们入局以前,招商局在经办漕运的朱其昂的主持下,资本招徕进展甚微,筹办经年,其资本(包括官款在内)不足20万两。而唐廷枢和徐润一经接手,就立刻将资本扩大为100万两。唐廷枢不但有自己的投资,而且把原来委托洋行经营的轮船,也搭附局中营运。他们和商业界有着广泛联系,所以,招商局的投资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的反响。著名的上海实业界人士经元善曾说:“唐、徐声望素著,非因北洋增重。唐之坚忍卓绝,尤非后来貌为办洋务者可比。”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洋务派官僚企业活动的扩大,唐廷枢在洋务派官僚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1876年间,唐廷枢为洋务派官僚进行了频繁的活动。他一方面接受福建巡抚丁日昌的委托,筹办福建、台湾两地的洋务;另一方面,又受李鸿章的委派,积极筹办开平煤矿。与此同时,他在招商局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等等。
1872年唐廷枢担任轮船招商局总办,拓展中国近代的航运业。
洋务派官僚支持
开平煤矿是唐廷枢一生所经营的企业中历时最久的一个。这个煤矿从勘察矿址、拟定计划、招集资本到正式开采,都是在他亲自主持之下进行的。这个矿在19世纪末期的年产量,曾经达到78万吨,为当时其他的官商煤矿所不及。还有,作为开平煤矿的附属部分,中国自营的第一条铁路——开平铁路、中国自营的第一家水泥厂——唐山细棉上厂,也是在唐廷枢倡议和主持之下兴办的。这所煤矿为洋务派官僚提供了他们所汲汲以求的“海防用项”,也为它的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收入。
洋务派官僚企业为唐廷枢不但提供了经济上的利益,而且准备了*上的进身台阶。在唐廷枢进入招商局之前,他就已经取得了一个同知的头衔,之后,他的官衔随着他在洋务派官僚企业中的地位而上升,由同知升为道台,甚至得到“堪备各国使臣”的保举。他的名声在洋务派官僚中得到交口称誉。李鸿章委他主持招商局,称他‘精习船务牛意”,随后委他主持开平煤矿,又道他“十开采机宜”,“胸有成竹”。而丁日昌在调他办理福建洋务时,除了夸他“于各国情形以及洋文洋语罔不周知”之外,还称颂他“才识练达,器宇宏深”。在他60生辰之日,唐山矿区四十八乡绅父老子弟“同送万民牌伞”。
19世纪70年代以后,唐廷枢在洋行企业和洋务派官僚企业之外,又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企业活动。在进入招商局的前夕,他就曾在香港集资10万元,“先租两船,往来港沪”。进入招商局以后,为了开展码头堆栈和轮船保险业务,他又和徐润等人先后创办长源泰、长发两堆栈及仁和、济和两保险公司,开中国人自办保险公司的先导。进入开平矿务局后,他仍然不忘堆栈码头业务,于1890年和郑观应等集资在广州修建轮船码头,运销开平的煤炭。在开平矿务局期间,他在矿业和工业的投资方面进行了许多试探,其中有1883年与买办李文耀试办之热河承平银矿,1887年和1888年与徐润先后勘察的平泉铜矿和迁安铁厂,以及1889年从香港华侨商人何献墀(昆山)手中接办的广东天华银矿。就在他逝世的前一年,还邀约郑观应计划经营造纸厂。而在他逝世的当年,又和徐润等人筹办热河的建平金矿。在他参加这些资本主义企业活动之前,他已经对一家有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倾向的报纸——《汇报》,给予经济上的支援。这家报纸是他小时候的同学、中国第一个留美博士容闳创办的。
1892年10月7日,唐廷枢逝世于天津。当时上海《北华捷报》发表文章,赞扬他的一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他的死,对外国人和对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持久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