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有关于中秋节思乡的事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14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6:19

  乡味与乡情

  作者:王京

  那轮家乡的中秋明月,我已有多少个寒暑未曾相见?怕是十个手指都不够数了。特意拍了一张照片,打算在这个中秋节给父母寄回去。

  爸爸妈妈,女儿早就长大了,这两道菜,从我小的时候起,你们就经常做给我吃,如今离家万里,故乡的菜香依旧和我在一起,。

  我们一家人,住在蜀地的长江边上,爸爸一向擅长炒肉菜,鱼香肉丝就是一绝,我走过了这麽多地方,品尝过无数的川菜馆,这道菜始终没有比爸爸炒的更好吃的。而且,在我们家里,有一个传统,就是我每一次回家,在家里吃到的第一顿饭,总是离不开鱼香肉丝。

  还记得我第一次出远门回家,是刚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从温煦的天府之国,跑到寒风凛冽的北京,在十二月底,因为开水房外冻结的薄冰,结结实实的摔了个跟头,一个月过去,直到放假,伤口反复感染,我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第一次回家,路走的格外辛苦,辗转千里,火车汽车,回到家已是凌晨一两点。四川的冬夜,寒意沁骨,家里的温暖菜香,却飘进了心里,爸爸还是那麽好脾气的说:快吃饭吧,刚炒好的鱼香肉丝。他的言语那麽平静,好像我这个从小就想往外跑的女儿,并不曾离家多日,只是晚上放学归来,又乖乖的坐着吃饭了。这一次的鱼香肉丝,也许并不是爸爸炒的最好吃的一次,但却让我最真切的感受到了,“家”这个字眼,是多麽的温柔。后来,我快出国了,爸爸开始赶鸭上架的教我炒菜,其中自然少不了鱼香肉丝。关于“色香味”的要领说了很多,可是,就我这水准,几年来一直做饭,鱼香肉丝始终炒的不伦不类,爸爸,你看到照片,就不要笑话我的刀工或是上色什麽的,好不好?

  妈妈因工作很忙,并不怎麽做饭,青菜却炒的非常有灵气,几瓣蒜,几粒干辣椒,麻利的往油锅里一扔,青菜一倒,铲子左翻右翻,一盘菜就娇艳欲滴的出锅了。我做的蒜炒青菜,最低的家常水准,名头也不响,只是想让妈妈知道,我可是坚决贯彻她的“健康节食法则”:少吃米饭少吃肉,多吃蔬菜才能瘦。我的妈妈是天底下最能审时度势的妈妈,最讲究“此一时彼一时”。

  儿行千里,父母常忧,爸爸妈妈,你们的女儿会照顾自己了,也正在学著照顾自己的小家,还会照顾你们的未来。那轮中秋的月,要等到我们一家人真正团聚的时候,才算得上最明最亮吧。

  中秋皓月思先侨

  作者:梅振才 纽约华埠

  我没有见过祖父,只珍存著一帧他在芝加哥冼衣店工作时的残旧照片。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像当年侨乡的很多父兄一样,离乡别井,离妻别子,背负乡愁,飘洋过海,来到美国这块“新*”,追逐“金山梦”……

  我无法想像祖父当年的落寞和艰辛。只知道,他离乡时祖母尚年青,有三个儿子,最大的只有十岁。浩瀚的大洋隔开两岸的亲人。潮起潮落,四十年过去了,祖父一次都未能回乡探望亲人。最后贫病交加,客死他乡。当时我正在北京读大学,噩耗传来,不禁写下一首悼诗,哀悼素未谋面的祖父,和与他一样命运的父老:

  落魄天涯四十秋,云山万里水悠悠。

  悲风易断还家梦,浊酒难销去国愁。

  杵声凝血泪,浮生客恨逐江流,

  寂寥孤冢横荒岸,无限烟波一海鸥。

  二十五年前,我追随祖父的足迹,也来到埋葬了祖父青春的“新*”。我先到芝加哥郊区的华侨坟场,在祖父凄清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也许是喝侨乡的水长大,我最钟情到处寻觅和凭吊先侨的遗迹。最令我震憾的,是参观两所移民历史博物馆:纽约的“哀离思”岛和加州的天使岛。先辈的屈辱、艰辛和牺牲,令我唏嘘不已。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我总是情不自禁想起祖父和几代先侨,他们是移民荆棘路的拓荒者!饮水思源,对先侨的最好纪念,是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爱国爱乡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

  谁能体谅我的心

  作者:黄锦文 布鲁伦

  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如果在这样的夜晚不经意间翻开放在茶几下相册,思乡之情就会油然而生。那就来一支Kenny G的萨克斯曲《回家》吧,让它带著我那些难以得到抚慰的诉求飘向故乡,再斟一杯用爱和离别调和的苦酒去燃起思乡之火焰在胸中燃烧。

  我知道,十年中,故乡已沧桑巨变,但晨曦中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依然在我的耳畔回响;十年后,上海人已今非昔比,但我依然想问我的朋友你们可好?往日的故事早已尘封;往日的朋友也已杳无音信;惟有我的思念与日俱增。我的父母早已是古稀之年,步态蹒跚,百病缠身。昔日膝前嬉闹的孙子如今已高出爷爷许多,偶尔在电话里说上两三句却是语无伦次。我真是对不起。妈妈总是在电话的那一端跟我说,“什麽什麽地方又造了什麽什麽。”爸爸总是在电话的那一端跟我说,“侬回到上海保证连路也不认得了!” 字里行间流露的殷切期盼,叫我辗转反侧。日薄西山的老人能再有多少年啊!令我归心似箭。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上海居然在我的脑海里的形象变得越来越神秘了?我的心被拨撩得奇痒难忍。回去吧,去打开束之高阁的往事,去寻觅如烟飘散的朋友;回去吧,让十年中经历的种种是是非非和酸甜苦辣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一走了之!

  但命运却已把我们和纽约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孩子在纽约生活的时间是在上海时间的两倍,他所有的朋友和老师都在这里。十年的交融使他与这块土地密不可分,这里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进入了这里最好的公立高中,他有他的梦想,那也是我的梦想,因为他是我生命的延续,我怎能让他半途而废?!,我难以抉择,我的心灵备受煎熬。又怎一个“归”字可以了却?!

  白霜逐渐染上我的双鬓,酿造了十年的思乡之酒亦愈发浓烈。每逢佳节来临,我不敢登高远望,也不想举杯消愁,让我的心如水般地平静吧,可那支萨克斯曲《回家》总是萦绕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

  思念父亲

  作者: 赖该发 新泽西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张照片是2004年春妻子在家乡为父亲拍的.它是父亲这一生最后的一张照片.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就让我想起那年中秋节,想起那个与父亲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全家人团圆的节日.我自从1989年来美求学却多年没有回去和亲人一起过过中秋节.直到2004年中秋节我终于有机会和国内的亲人团聚,但它却是一个不寻常的中秋节.2004年中秋节前得知父亲重病,于是在节前回去看望父亲.回去见到父亲是在医院的重症病房里,当看到父亲时他已经很虚弱,需要用氧气帮助维持呼吸.真不敢相信一直很硬朗的父亲会瘦成这样,我的心里痛苦不堪.当他看到我回来站在他的床前时,眼睛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我知道,他一定很高兴.我在病房里和父亲度过了十几年来唯一的一个中秋节.第二天一生辛劳的父亲就永远地离我而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和父亲就这样匆匆地团聚,又匆匆地离别,并且是永远地离别.如今我只能通过照片思念著已故的父亲.有首歌里唱到:"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这对于我们远在他乡的人们更要如此.希望朋友们能常回家看看亲人们.祝愿大家中秋节快乐!

  思念

  作者:杨美薇 纽约

  我是父母亲的独生女儿,从小就常常听到亲戚朋友们半开玩笑地说,我和父母亲是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的。可是现在呢,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把我们分隔的非常遥远,非常遥远......

  这张照片是1992年夏天,我出国留学十多年之后,第一次回国探亲,在家中拍摄的。不幸的是,1998年的重阳节,母亲因病去世,这种三个人共聚一堂的日子,从此成为了永久的回忆,和无限的思念......。

  母亲是一位元钢琴教师,也是我音乐上的启蒙老师,在我童年的时代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她创作了一首美丽的中秋儿歌,送给我作为中秋礼物。我念念不忘这首儿歌。每当我看到母亲那慈祥的照片,心中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为了纪念母亲,我把这首歌改编成为一首钢琴小曲,名为“中秋之歌”。

  说到父亲,他是我心中最尊敬,最钦佩,最值得骄傲的人,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师。

  父亲不但在事业上有成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一个模范丈夫和模范父亲。

  1979年11月,为了进一步学习音乐和钢琴,我来到了纽约。1986年父亲突然中风,却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情绪,他毅然独自承受疾病的折磨,完全不让我和母亲知道。过了很久,一个亲戚无意中透露出这种情况。1989年,我拿到钢琴演奏硕士学位,才赶回广州去照顾父亲。可是父亲再度两次中风,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父亲今年已经87岁,双目失明。孤寂的他,生活在黑暗无光的世界里,。

  今年中秋节,我将会回到父亲身旁,在他的耳边,唱我那中秋之歌......

  柔柔月光祖孙情

  作者:北京中文学校 洪艾莉 (指导老师 赵义军)

  浩浩苍穹,月光如水。在柔柔的月光中,我仿佛看到了姥姥温柔的微笑,聆听著姥姥柔和的话语,感受著姥姥轻柔的*……

  姥姥就是我心中的明月,就像这张照片中,我依偎在姥姥的身边,就有享不尽的呵护、关怀、温暖、幸福。

  我出生后,妈妈工作很忙,姥姥照顾我长大,因此我和姥姥朝夕相处。姥姥对我的关怀就像月光一样,温柔、细腻,无所不在地追随著我。渴了,有温度适合的水;饿了,有营养可口的饭菜;冷加衣,热打扇,夜盖被,日陪伴——在姥姥的悉心呵护下,我健康地长大,几乎从来没有生过什麽大病。

  姥姥曾经是大学老师,她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儿时,她教我唱歌、画画,上学后,她辅导我做功课。最使我受益的是,姥姥说一口轻柔漂亮的“京片子”,每天听著姥姥那林间清风般的话语,我虽然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第一语言却是标准的普通话。至今,我到中国旅游,人家都拿我当地道的北京女孩儿。

  姥姥的爱温柔细腻,她永远知道我最需要的是什麽。小时候,我喜欢绒毛玩具,姥姥就给我买各种各样的绒毛玩具,柔软的玩具环绕著我,就像姥姥的爱包围著我。长大一点后,我在外边遇到什麽不顺心的事,总能被姥姥一眼看出。听著姥姥温和耐心的劝解,开导,我心中的“冰块”不知不觉中溶化了。姥姥是我的知心人。

  前年,姥姥回中国去了,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仿佛缺少了什麽。我想念姥姥,刻骨铭心的想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望著天上的明月,我相信姥姥也会在月光下想念著我。

  黄汝斌:旅居纽约的华侨,晚年经营地产生意,2000年2月5日去逝。根据他的遗嘱,“黄汝斌基金会”已在最近几年捐赠于中国贫困乡村的教育170万美元。

  四世同堂

  作者:Kathy Luo

  思乡之情是剪不断,理还乱。1990年我带著60美金只身来美,儿子阴差阳错未获得莶证。这一隔竟是16年,甚至几十年。在美国从零开始,艰苦奋斗,身份问题廹在眉睫,我移民去了加拿大。

  第一次回国是离家第九年,拿到了加拿大的绿卡、才回去看望老父和儿子。儿子却有一大堆的怨言,我很无奈。(我于70年代离婚)1997年我与一位美国先生结婚,又辗转从加拿大回到美国。在美国虽然已有家,在中秋节之际仍免不了对故土和亲人思念。

  中文台这个思乡、思亲、的节目也牵动了我的心,阴晴圆缺不能两全。今年7月、我和丈夫回上海探亲,父亲已高夀93岁、小孙子四个半月,摄得一张全家福照片、“四世同堂”寄上。寄遥中秋节团圆的宿愿。

  少壮离户老大回,

  乡音不改鬓毛衰,

  辛欣几多游子泪,

  同堂四世甚感怀。

  我灿烂的黎明

  作者: 黄治平纽泽西

  这是我的故乡,闽江的起点,位于美丽的山城--福建南平。

  照片的景色是我二十岁前朝夕相处的地方。小时候,每当我走到我们家住在半山腰的小阳台上时,照片里的景色总是一次又一次深深地印在多的心里;我的梦就象闽江的河水,是从这里开始的。

  来美十几年了,其间走过了许多的名山,大川;但留在多心灵深处的只有这*“山围八面绿,水绕二*”的故乡山水。它是我心灵的港湾,灿烂的黎明。无论我生活怎样的状况(顺境或逆境),照片里的地方总能给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它是我心中的歌,滋润著我的梦;它是我母亲河,永保我有一份赤子情。

  思念战友

  作者:陈玫 纽约 皇后区

  拿著这张泛黄斑驳的相片,我的心回到了36年前,1970年6月4日,我们这一批16,17岁的“知识青年”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哭别了亲友。到了黑龙江建设兵团。在大田里滚了两个多月的泥巴。第一次放一天假,我们最兴奋而期待的就是一起拍张相片寄给家人。记得那天我们5点钟起床,步行40多里才到团部唯一的照相馆,为了题词我们争论了好久,题上豪言壮语觉得太虚伪,写上真心的词句又怕挨斗,最后才由我无奈又无力的写上“边疆……”后面的6点省略号(被相馆去掉)象征我们茫然而无知的前程……。36年过去,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也来到美国,当年我们一起抡挑重担,想家一起抱头痛哭的战友都渐渐失去联系。人海茫茫不知现在大家可都安好?唯有这张相片在每年的中秋节拿出来看看,思念著我们那纯真,茫然,彷徨的蹉跎岁月。给孩子们讲我们那一代离奇的故事。亲爱的战友们,姐妹们!今晚你们是否也拿著相片互相的思念与祝福呢? 2006年9月15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6:19

妈妈的手机坏了,黑屏,任你怎么摆弄,也是毫无反应。手机是一年多以前买的,还很新,所以这下不能用了,让老人很心疼。

我把手机拿去维修,回来后就听见爸爸在唉声叹气:“唉!最近一段时间,家里的东西老是坏呢!”我知道,爸爸又想起了今年夏天里坏掉的那台空调。不过,看爸爸的神情,好像并不只是单指这件事情,似乎另有隐情。老人嘛,总爱联想。我忽然想起,前两天爸妈好像在谈论着想回老家看看的话题(好作文尽在找作文网),现在想来,必是思念起今年清明刚刚去世的奶奶了。

奶奶一直待在偃师的老家里,很少出门,特别是百岁以后,老年人的恐惧一直把她困在家里。工作的关系,近些年我很少回家,总是妈妈在奶奶身边照料,也只有妈妈,能熟悉奶奶的一切好恶,精心而且周到,虽然辛苦,却也无怨无悔。爸爸回一次家,反倒让奶奶感觉像是客人来了,兴奋而且激动。记忆里,每到中秋,大家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聚在一起,不单单是为了过中秋节,主要是为了给奶奶祝寿,奶奶的生日就在中秋前夕,农历的八月初八,看着满堂的子孙,喜爱热闹的奶奶总是会笑的像一朵菊花,兴奋好几天。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中秋节,对于我和我的家人来讲,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如果奶奶还在世的话,今年中秋,老家的庭院里,挨挨挤挤、热热闹闹,该是给奶奶过一百零四岁生日的时候了。对奶奶的思念,也在中秋月圆这一刻,让家人的心有了共同的交汇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6:20

昨天是中秋节,晚饭以后,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

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爸爸又说:“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古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着给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圆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中秋月夜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

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后记]: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中秋节作文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中秋赏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6:20

中秋传说之一】 吴刚伐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500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6:21

乡味与乡情

作者:王京

那轮家乡的中秋明月,我已有多少个寒暑未曾相见?怕是十个手指都不够数了。特意拍了一张照片,打算在这个中秋节给父母寄回去。

爸爸妈妈,女儿早就长大了,这两道菜,从我小的时候起,你们就经常做给我吃,如今离家万里,故乡的菜香依旧和我在一起,。

我们一家人,住在蜀地的长江边上,爸爸一向擅长炒肉菜,鱼香肉丝就是一绝,我走过了这麽多地方,品尝过无数的川菜馆,这道菜始终没有比爸爸炒的更好吃的。而且,在我们家里,有一个传统,就是我每一次回家,在家里吃到的第一顿饭,总是离不开鱼香肉丝。

还记得我第一次出远门回家,是刚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从温煦的天府之国,跑到寒风凛冽的北京,在十二月底,因为开水房外冻结的薄冰,结结实实的摔了个跟头,一个月过去,直到放假,伤口反复感染,我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第一次回家,路走的格外辛苦,辗转千里,火车汽车,回到家已是凌晨一两点。四川的冬夜,寒意沁骨,家里的温暖菜香,却飘进了心里,爸爸还是那麽好脾气的说:快吃饭吧,刚炒好的鱼香肉丝。他的言语那麽平静,好像我这个从小就想往外跑的女儿,并不曾离家多日,只是晚上放学归来,又乖乖的坐着吃饭了。这一次的鱼香肉丝,也许并不是爸爸炒的最好吃的一次,但却让我最真切的感受到了,“家”这个字眼,是多麽的温柔。后来,我快出国了,爸爸开始赶鸭上架的教我炒菜,其中自然少不了鱼香肉丝。关于“色香味”的要领说了很多,可是,就我这水准,几年来一直做饭,鱼香肉丝始终炒的不伦不类,爸爸,你看到照片,就不要笑话我的刀工或是上色什麽的,好不好?

妈妈因工作很忙,并不怎麽做饭,青菜却炒的非常有灵气,几瓣蒜,几粒干辣椒,麻利的往油锅里一扔,青菜一倒,铲子左翻右翻,一盘菜就娇艳欲滴的出锅了。我做的蒜炒青菜,最低的家常水准,名头也不响,只是想让妈妈知道,我可是坚决贯彻她的“健康节食法则”:少吃米饭少吃肉,多吃蔬菜才能瘦。我的妈妈是天底下最能审时度势的妈妈,最讲究“此一时彼一时”。

儿行千里,父母常忧,爸爸妈妈,你们的女儿会照顾自己了,也正在学著照顾自己的小家,还会照顾你们的未来。那轮中秋的月,要等到我们一家人真正团聚的时候,才算得上最明最亮吧。

中秋皓月思先侨

作者:梅振才 纽约华埠

我没有见过祖父,只珍存著一帧他在芝加哥冼衣店工作时的残旧照片。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像当年侨乡的很多父兄一样,离乡别井,离妻别子,背负乡愁,飘洋过海,来到美国这块“新*”,追逐“金山梦”……

我无法想像祖父当年的落寞和艰辛。只知道,他离乡时祖母尚年青,有三个儿子,最大的只有十岁。浩瀚的大洋隔开两岸的亲人。潮起潮落,四十年过去了,祖父一次都未能回乡探望亲人。最后贫病交加,客死他乡。当时我正在北京读大学,噩耗传来,不禁写下一首悼诗,哀悼素未谋面的祖父,和与他一样命运的父老:

落魄天涯四十秋,云山万里水悠悠。

悲风易断还家梦,浊酒难销去国愁。

杵声凝血泪,浮生客恨逐江流,

寂寥孤冢横荒岸,无限烟波一海鸥。

二十五年前,我追随祖父的足迹,也来到埋葬了祖父青春的“新*”。我先到芝加哥郊区的华侨坟场,在祖父凄清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也许是喝侨乡的水长大,我最钟情到处寻觅和凭吊先侨的遗迹。最令我震憾的,是参观两所移民历史博物馆:纽约的“哀离思”岛和加州的天使岛。先辈的屈辱、艰辛和牺牲,令我唏嘘不已。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我总是情不自禁想起祖父和几代先侨,他们是移民荆棘路的拓荒者!饮水思源,对先侨的最好纪念,是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爱国爱乡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

谁能体谅我的心

作者:黄锦文 布鲁伦

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如果在这样的夜晚不经意间翻开放在茶几下相册,思乡之情就会油然而生。那就来一支Kenny G的萨克斯曲《回家》吧,让它带著我那些难以得到抚慰的诉求飘向故乡,再斟一杯用爱和离别调和的苦酒去燃起思乡之火焰在胸中燃烧。

我知道,十年中,故乡已沧桑巨变,但晨曦中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依然在我的耳畔回响;十年后,上海人已今非昔比,但我依然想问我的朋友你们可好?往日的故事早已尘封;往日的朋友也已杳无音信;惟有我的思念与日俱增。我的父母早已是古稀之年,步态蹒跚,百病缠身。昔日膝前嬉闹的孙子如今已高出爷爷许多,偶尔在电话里说上两三句却是语无伦次。我真是对不起。妈妈总是在电话的那一端跟我说,“什麽什麽地方又造了什麽什麽。”爸爸总是在电话的那一端跟我说,“侬回到上海保证连路也不认得了!” 字里行间流露的殷切期盼,叫我辗转反侧。日薄西山的老人能再有多少年啊!令我归心似箭。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上海居然在我的脑海里的形象变得越来越神秘了?我的心被拨撩得奇痒难忍。回去吧,去打开束之高阁的往事,去寻觅如烟飘散的朋友;回去吧,让十年中经历的种种是是非非和酸甜苦辣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一走了之!

但命运却已把我们和纽约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孩子在纽约生活的时间是在上海时间的两倍,他所有的朋友和老师都在这里。十年的交融使他与这块土地密不可分,这里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进入了这里最好的公立高中,他有他的梦想,那也是我的梦想,因为他是我生命的延续,我怎能让他半途而废?!,我难以抉择,我的心灵备受煎熬。又怎一个“归”字可以了却?!

白霜逐渐染上我的双鬓,酿造了十年的思乡之酒亦愈发浓烈。每逢佳节来临,我不敢登高远望,也不想举杯消愁,让我的心如水般地平静吧,可那支萨克斯曲《回家》总是萦绕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

思念父亲

作者: 赖该发 新泽西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张照片是2004年春妻子在家乡为父亲拍的.它是父亲这一生最后的一张照片.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就让我想起那年中秋节,想起那个与父亲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全家人团圆的节日.我自从1989年来美求学却多年没有回去和亲人一起过过中秋节.直到2004年中秋节我终于有机会和国内的亲人团聚,但它却是一个不寻常的中秋节.2004年中秋节前得知父亲重病,于是在节前回去看望父亲.回去见到父亲是在医院的重症病房里,当看到父亲时他已经很虚弱,需要用氧气帮助维持呼吸.真不敢相信一直很硬朗的父亲会瘦成这样,我的心里痛苦不堪.当他看到我回来站在他的床前时,眼睛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我知道,他一定很高兴.我在病房里和父亲度过了十几年来唯一的一个中秋节.第二天一生辛劳的父亲就永远地离我而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和父亲就这样匆匆地团聚,又匆匆地离别,并且是永远地离别.如今我只能通过照片思念著已故的父亲.有首歌里唱到:"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这对于我们远在他乡的人们更要如此.希望朋友们能常回家看看亲人们.祝愿大家中秋节快乐!

思念

作者:杨美薇 纽约

我是父母亲的独生女儿,从小就常常听到亲戚朋友们半开玩笑地说,我和父母亲是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的。可是现在呢,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把我们分隔的非常遥远,非常遥远......

这张照片是1992年夏天,我出国留学十多年之后,第一次回国探亲,在家中拍摄的。不幸的是,1998年的重阳节,母亲因病去世,这种三个人共聚一堂的日子,从此成为了永久的回忆,和无限的思念......。

母亲是一位元钢琴教师,也是我音乐上的启蒙老师,在我童年的时代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她创作了一首美丽的中秋儿歌,送给我作为中秋礼物。我念念不忘这首儿歌。每当我看到母亲那慈祥的照片,心中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为了纪念母亲,我把这首歌改编成为一首钢琴小曲,名为“中秋之歌”。

说到父亲,他是我心中最尊敬,最钦佩,最值得骄傲的人,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师。

父亲不但在事业上有成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一个模范丈夫和模范父亲。

1979年11月,为了进一步学习音乐和钢琴,我来到了纽约。1986年父亲突然中风,却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情绪,他毅然独自承受疾病的折磨,完全不让我和母亲知道。过了很久,一个亲戚无意中透露出这种情况。1989年,我拿到钢琴演奏硕士学位,才赶回广州去照顾父亲。可是父亲再度两次中风,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父亲今年已经87岁,双目失明。孤寂的他,生活在黑暗无光的世界里,。

今年中秋节,我将会回到父亲身旁,在他的耳边,唱我那中秋之歌......

柔柔月光祖孙情

作者:北京中文学校 洪艾莉 (指导老师 赵义军)

浩浩苍穹,月光如水。在柔柔的月光中,我仿佛看到了姥姥温柔的微笑,聆听著姥姥柔和的话语,感受著姥姥轻柔的*……

姥姥就是我心中的明月,就像这张照片中,我依偎在姥姥的身边,就有享不尽的呵护、关怀、温暖、幸福。

我出生后,妈妈工作很忙,姥姥照顾我长大,因此我和姥姥朝夕相处。姥姥对我的关怀就像月光一样,温柔、细腻,无所不在地追随著我。渴了,有温度适合的水;饿了,有营养可口的饭菜;冷加衣,热打扇,夜盖被,日陪伴——在姥姥的悉心呵护下,我健康地长大,几乎从来没有生过什麽大病。

姥姥曾经是大学老师,她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儿时,她教我唱歌、画画,上学后,她辅导我做功课。最使我受益的是,姥姥说一口轻柔漂亮的“京片子”,每天听著姥姥那林间清风般的话语,我虽然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第一语言却是标准的普通话。至今,我到中国旅游,人家都拿我当地道的北京女孩儿。

姥姥的爱温柔细腻,她永远知道我最需要的是什麽。小时候,我喜欢绒毛玩具,姥姥就给我买各种各样的绒毛玩具,柔软的玩具环绕著我,就像姥姥的爱包围著我。长大一点后,我在外边遇到什麽不顺心的事,总能被姥姥一眼看出。听著姥姥温和耐心的劝解,开导,我心中的“冰块”不知不觉中溶化了。姥姥是我的知心人。

前年,姥姥回中国去了,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仿佛缺少了什麽。我想念姥姥,刻骨铭心的想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望著天上的明月,我相信姥姥也会在月光下想念著我。

黄汝斌:旅居纽约的华侨,晚年经营地产生意,2000年2月5日去逝。根据他的遗嘱,“黄汝斌基金会”已在最近几年捐赠于中国贫困乡村的教育170万美元。

四世同堂

作者:Kathy Luo

思乡之情是剪不断,理还乱。1990年我带著60美金只身来美,儿子阴差阳错未获得莶证。这一隔竟是16年,甚至几十年。在美国从零开始,艰苦奋斗,身份问题廹在眉睫,我移民去了加拿大。

第一次回国是离家第九年,拿到了加拿大的绿卡、才回去看望老父和儿子。儿子却有一大堆的怨言,我很无奈。(我于70年代离婚)1997年我与一位美国先生结婚,又辗转从加拿大回到美国。在美国虽然已有家,在中秋节之际仍免不了对故土和亲人思念。

中文台这个思乡、思亲、的节目也牵动了我的心,阴晴圆缺不能两全。今年7月、我和丈夫回上海探亲,父亲已高夀93岁、小孙子四个半月,摄得一张全家福照片、“四世同堂”寄上。寄遥中秋节团圆的宿愿。

少壮离户老大回,

乡音不改鬓毛衰,

辛欣几多游子泪,

同堂四世甚感怀。

我灿烂的黎明

作者: 黄治平纽泽西

这是我的故乡,闽江的起点,位于美丽的山城--福建南平。

照片的景色是我二十岁前朝夕相处的地方。小时候,每当我走到我们家住在半山腰的小阳台上时,照片里的景色总是一次又一次深深地印在多的心里;我的梦就象闽江的河水,是从这里开始的。

来美十几年了,其间走过了许多的名山,大川;但留在多心灵深处的只有这*“山围八面绿,水绕二*”的故乡山水。它是我心灵的港湾,灿烂的黎明。无论我生活怎样的状况(顺境或逆境),照片里的地方总能给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它是我心中的歌,滋润著我的梦;它是我母亲河,永保我有一份赤子情。

思念战友

作者:陈玫 纽约 皇后区

拿著这张泛黄斑驳的相片,我的心回到了36年前,1970年6月4日,我们这一批16,17岁的“知识青年”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哭别了亲友。到了黑龙江建设兵团。在大田里滚了两个多月的泥巴。第一次放一天假,我们最兴奋而期待的就是一起拍张相片寄给家人。记得那天我们5点钟起床,步行40多里才到团部唯一的照相馆,为了题词我们争论了好久,题上豪言壮语觉得太虚伪,写上真心的词句又怕挨斗,最后才由我无奈又无力的写上“边疆……”后面的6点省略号(被相馆去掉)象征我们茫然而无知的前程……。36年过去,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也来到美国,当年我们一起抡挑重担,想家一起抱头痛哭的战友都渐渐失去联系。人海茫茫不知现在大家可都安好?唯有这张相片在每年的中秋节拿出来看看,思念著我们那纯真,茫然,彷徨的蹉跎岁月。给孩子们讲我们那一代离奇的故事。亲爱的战友们,姐妹们!今晚你们是否也拿著相片互相的思念与祝福呢? 2006年9月15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证人的意思是什么 什么样的是证人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是否享受加班工资? 不定时工作制加班费是多少 不定时工作制可以主张加班费吗 新买回来的iPhone一般是已激活的还是未激活的 新买的苹果x开机算是激活吗? 肺肿瘤和肺癌有哪些区别 肺部有肿瘤就是肺癌吗 肺部肿瘤和肺癌的区别有哪些 centos7双网卡配置静态路由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最好带图) 双网卡上网 静态路由如何设置 求花火系列言情小说排行榜 非常实用的双网卡静态路由配置 宫部凉花演过什么电影 双网卡如何设置静态路由 求宫部凉花作品 OPPO手机的充放电调试Log等级是什么,有何作用? oppo手机充放电调试和测试log是什么 谁有DIY手工笔袋的制作图片...简单点,不要太麻烦... oppo log工具是什么意思? 废旧牛奶盒怎样做手工笔盒 不需要拉链笔袋的做法 没有缝纫机如何手工做笔袋?一个初中生,教师节礼物... 手工,笔袋怎么做? 牛仔裤布料能制作什么小手工制作笔袋 怎么做手工的女生笔袋 怎么做大方美观的布艺笔袋制作图解步骤和尺寸怎么裁剪 DIY生活手工小妙招,一张纸折叠几次做出超实用的笔袋 windows双网卡静态路由需要配置网关吗 周慧敏个人资料图片 双网卡设置静态路由 宫田凉介的资料和图片 双网卡同时上内外网 配置静态路由 老哥有宫部凉花的百度云吗,要钱也行 双网卡,静态路由设置失败。如何解决? 清明上河图有哪些资料? 双网卡,一个是192.168.31.*,网关192.168.0.1一个... 好看的动漫名称有哪些 双网卡怎么设置能同时上两个不同的网络 郑州有什么好地方带图片 双网卡电脑设置静态路由同时上内外网,内网要能访...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带图片) 电脑双网卡配置静态路由,大神给解答一下,第一张... 中国古代美男子(带图片) 路由器中的静态路由怎么设置,让两个不同网段的主... 求纯恋爱的动漫,其画风不能太差。越多越好因为有... 双网卡电脑,内外网能同时使用,如何一次添加多个... 杜甫的诗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