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的“之”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6:4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2:54
解:1、指代,做代词用。如“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其中的“之”就是代词,代替“和尚们在下流寻找石兽“这一事件。
2、......的。如“至石之半”中的“之”意为“......的”,全句意思是“到了石头一半的地方”
(by
the
way
,what
is
your
school's
name?)
二楼回答不对,“之”不一定都是指'石兽",“之”不仅仅只是一个代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2:55
阅③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④寺中,闻之(听说这涪害帝轿郜计佃袭顶陋件事,指代和尚找不到石狮这件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⑤,岂能为暴涨携之(指代石狮)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指代石狮),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⑥闻之(指代学家笑和尚找不到石狮的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指代石狮)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的)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的)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指代石狮)下流,固⑦颠;求之(指代石狮)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的)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2:55
沿河求之,代石兽
一老河兵⑥闻之,代讲学家的话。
当求之于上流,代“失石”。
其反激之力,然则天下之事,至石之半——结构助词,的。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都是代词,代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的之什么意思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的之的意思是指石兽。出处:清代纪昀《河中石兽》:“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译文: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河中石兽 所有的之的意思
1、闻之笑曰:代指在下游寻找石兽的事;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指石兽;3、沿河求之:代指石兽;4、一老河兵闻之:代指讲学家的话;5、当求之于上流:代指石头;6、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7、至石之半:结构助词,的;8、求之下流:代指石兽;9、求之地中:代指石兽;10、然则...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代词和结构助词。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注释】1、这句话出自纪昀的《河中石兽》,译文为:沿着河边寻找它们(石兽),不也太荒唐了吗?2、代词:之,人称代词,它们,指代石兽。3、本句中没有结构助词。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颠的作用。
颠:荒唐 原句: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译文: 沿着河边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
古文翻译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译文: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原文: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河中石兽》翻译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
请问河中石兽中其一和其二指什么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_,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河中石兽》翻译
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按照他的话,...
河中石兽的翻译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
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