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1: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7:45
1982年,卢焕章在担任化工部化工设计院总工程师的同时,兼任北京化工学院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起,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这期间,经他培养已毕业的有硕士7人,博士5人,博士后1人。还指导了院外访问学者3人。
为了创造培养高级化工科技人才的条件,卢焕章利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化工部和有关企业提供的资助,帮助学校建立了热力学和物化试验装置。在指导研究生学习中,卢焕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研究生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液氮洗涤净化氨合成气,是欧洲少数几个厂家的专利,中国曾以重金购买液氮洗涤技术的计算方法。但此计算方法是经验公式,只能适用于中国所引进的合成氨工厂的压力范围内(约70多个大气压)。1984年,卢焕章提出,由于液氮洗涤在低温下进行,因此按照量子力学的理论,氢将以正态和仲态参加汽液平衡。卢焕章与研究生共同验证了含氢系统在高压低温下的汽液平衡数据,结果证明理论与实验数据极为吻合。该论文题为《高压低温含氢系统汽液平衡》,已刊登在国际杂志Fluidphase Equi-libria(1985)上。该论文由于构思新颖,有独创性,美国《化学文摘》 、 《物理文摘》及日本《科技速报》等刊物均已摘录,许多国家同行相继来函索取此论文单印本。此项科研工作成绩突出,1986年被化工部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此后,这项科研工作继续发展,得到数学模型,对浙江某化工厂的高压塔(压力为78个大气压)和山西某化工厂的低压塔(压力为22.5个大气压)进行逐板计算,均得到了高精度的拟合,证明他们以理论为基础的数学模型远优于国外用经验公式的计算方法。现该数学模型已输入有关设计单位的程序库中,很受重视。
此后,卢焕章在指导他的硕士生模拟大氮肥厂甲醇洗涤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全流程的塔器中,以国外设计数据及工厂工业分析资料作为验证,得到极准确的拟合,写成了硕士论文,并写出题为《合成氨装置甲醇洗涤净化工艺模拟计算的研究》文章,刊登在中国《化学工程》杂志上。在甲醇洗涤中,有微量氨随气体进入溶剂,国外设计对此未作任何物料平衡计算。他们发现,在生产中,微量氨的积累导致溶剂含水量增加,恶化了溶剂质量,并使甲醇在气体放空时的损失率超过规定额度。卢焕章和北京化工学院两位副教授对此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和分析生产现场数据入手,按流程探讨和计算氨和水的来源和去处,结果与工业数据基本符合,于是写成题为《微量氨在甲醇洗流程中的来龙去脉》一文,刊登在《化学工程》杂志上。此文甚受国内外同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