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一辩陈词怎么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0:2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1:59
开篇立论,奠定整场辩论赛的基础,思路,逻辑,方向 。
正文
*、评委、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首先,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在校大学生,我国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即在高等学院存在学籍的学生,而创业,创业是指合理运用资源,以一定方式转化、创造更多财富的过程。
我方认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是利大于弊,理由有三:
第一,在校大学生主体属性,在校大学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多的优势。首先,大学生具有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同时,在校大学生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强的领悟力,自主能力强的特点。
其次,在校大学生有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资源整合的优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校园里有各门专业的人才,有知识渊博的教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人力资源,因此,从大学生主体属性中看,在校大学生优势有利于创业。
第二,创业的自我属性,创业是一个过程,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创业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是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检验认识,创业有助于大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累积工作经验。而大学生从创业中获得最大好处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发展,是利大于弊。
第三,从*方面分析,在金融风暴袭卷全球后,往往需要更多的创新产业来支助经济回暖。对于作为创新主体的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更有利于减轻国家负担。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很高的宽容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综上所述,从大学生主体属性着眼,研究创业的自我属性,再配合现阶段的*。我方重申,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1:59
“如果有好的素材可以追加分数”
我给你送素材来了:
这可是真实史料,还是蛮著名的
二战时希特勒*中的幸存者马丁·内莫勒牧师的话:
当他们来抓XX党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XX党人;
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
后来,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帮我说话了。
这就是所谓“独善其身”的后果
你说要“一辩辩词的框架”,
作为一辩,一定要开宗明义,把本方的观点鲜明地树立起来,
并且,你是反方一辩,紧跟在正方一辩发言之后,这时候,对方一辩的问题可能已经抛出来了,如果你单纯仅是读自己的稿子,而对对方的问题没有回应,容易陷入被动,因此,你必须猜测对方的问题可能来自那些方面。
同时,你提出的问题尖锐与否,是否有足够的“杀【】伤力”,也关系到整个辩论赛的走向
我觉得,你们可以强调人的社会性,只要人是生活在人群当中,就必然要照顾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果仅仅强调自己,而不顾他人(注意,这里已经在偷换概念,把对方的“独善其身”,往“损人利己”的方向上推了一把),最终只能造成自己被他人,被全社会所遗弃……
并且,我认为,你可以大胆地提出就算是被困荒岛,独自生存的鲁滨逊,想要“独善其身”也是不可能的——他还必须防范可能的食人族的袭击
为什么说,提及鲁滨逊是“大胆地提出”呢?
因为这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被对方拿去用,对方可以说“鲁滨逊只有自己一个人”,他想要“兼爱他人”,身边也没人可以被他“爱”。
如果被对方占了这个先手,我们回答起来,又要花费不少时间,
因此,不如把这个例子我们抢先使用,一方面说明,就算是在那种极端情况下,对方的观点也是有问题的,
(而且,准备在你的辩词中,自己更容易拿捏时间和语气,比在反驳对方的时候临时组织语言,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如果对方也准备了这个例子,我们先提了,会在评委和观众心中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有利我方的发挥,
就算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双方“兑子”,这个例子对谁都没有加分
以上,虽然不算是框架,但相信,是能够帮得上你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2:00
我觉得申论是这样:他不是你一天两天突击就能出来的,他是考的你日积月累的文字综合能力、现象的总结提炼能力和对时事的关心程度。 写申论关键是要分析出他的内在精神,一般来说给你的素材都是应该紧扣当前的社会大环境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2:00
呃 这个辩题我没打过 而且如果有原稿你大概也不可以用(你找得到,对方也找得到~)这里有个别的题目的一辩陈词 你可以借鉴下~
谢谢*,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正如对方辩友所说,近些年来,一些网络文学、穿越文学等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诚然,这些通俗文学确实被一部分人,特别是那些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没有完全形成的青少年所喜爱。难道这就能说明这些通俗文学是最能影响我们的文学表现形式吗?我方认为并非如此。今天,我们邀请大家与我方一起进行一场探索之旅,揭开文学名著神秘的面纱,看看文学名著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开宗明义,所谓文学名著,“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其往往具有永恒的主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不仅读者广泛,而且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经久不衰。他们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光彩夺目,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
而何谓通俗文学呢?正如鲁迅先生对通俗文学的评价:“其取材多在近时,或采之他种说部,主在娱心,而杂以惩劝。”也就是说“通俗文学”是一种重在娱乐,重在消遣的文学表现形式,仅仅是生活中的调味剂。
今天,我方观点是“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的影响大”,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 从影响的持续时间来看。名著象酒一样,越久越香,通俗文学只是昙花一现,西方文学的开端荷马史诗,就影响了西方3000年,到现在还有人不断引用,而在中国,论语影响上千年,四大名著也影响了四百多年。五十年后,也许没有人会记得狼的*,却不会不记得红楼梦。
第二, 从影响的深度来看。文学名著的影响,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方辩友如何还能认为通俗文学的影响会大于文学名著呢?
第三, 从影响的广度来看。在地域方面,文学名著可以突破语言的障碍,受到多民族多文化的传承,如《百年孤独》出版之后被译成30多种文字出版,使世界各国人民深切感受到其巨大影响。在领域方面,文学名著可以影响到从历史、地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到*、经济以及哲学。这些都是通俗文学所望尘莫及的啊。
综上所述,文学名著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今天,我方愿借对方辩友一双慧眼,把文学名著的巨大影响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因为我方坚信:文学名著对我们的影响远远大于通俗文学。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2:01
一般一辩陈词时间为三分半,作为反方一辩,你需要用半分钟的时间用简单的几句话反驳对方的中心观点,剩下三分钟再立论。
我暂时想到的反方论点,可以从自身、他人、社会三点立论。从自身来讲,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帮助他人,对自己也有好处。独善其身是为兼爱他人做准备,最终还是要兼爱他人。从他人角度讲,就是对别人有利,这点比较简单;从社会讲,可以实现和谐的目标,如果每个人只是独善其身,社会必是自私的,如果兼爱他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里可以借用墨子的观点“兼爱非攻”。
暂时想那么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