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23:3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3:55
一、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习期间,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与老师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 口到:就是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3、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 二、及时复习。 复习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回忆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补起来,这样就把当天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检查了当天听课的效果,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三、认真完成作业。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这是不妥当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精,效率要高。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另外要讲究做题的效率,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是否还有别的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四,培养自学的能力。 如果不自学、不靠阅读理解,将会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五,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另外,做题应把准确性与常规解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之信心也就会增强,学好数学也就水到渠成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3:56
高三了,备战高考,学习刻苦固然重要,要想学习优秀,还应注意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总结成功者的经验,无外乎重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把握考试技巧、营造学习气氛等几个方面。一、重视学习过程 在结果与过程之间,更要注重过程,不能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有好过程,才能有好结果,因此,必须重视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从大处说包括:定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应试、迁移、创造、自我评价等。关于学习过程,必须进行以下说明: 形象地说,这个过程象根链条。既然是链条,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定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应试——迁移——创造——自我评价。长计划,短安排,这是搞规划,搞好规划,才可能做到不慌不忙,不紧不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阶段学习任务。预习可以使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听课太重要了,缺少了这个环节,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复习就是猴子掰棒时及时查看自己胳膊底下有没有棒,哪怕是一只,一定要有,否则,学习又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作业是学习效果的晴雨表,是你在学习之后自己第一个应用与实践知识的行动,一定要认真对待。小结是把一盘珠子穿成一挂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