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民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0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1:11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乐府诗集》卷四十四引《晋书·乐志》说:“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又卷四十七引《古今乐录》说:“按西曲歌出于荆(今湖北省江陵县)、郢(今江陵县附近)、樊(今湖北省襄樊市)、邓(今河南邓县)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而谓之西曲云。”可见这些民歌本来是徒歌,由乐府机构采集以后才入乐的;吴歌与西曲虽同属南朝民歌,但由于产生在不同的地区,所以在音乐的声节和歌唱方式上也有所差异。从时间上来说,吴歌产生于东晋及刘宋的居多,西曲于宋、齐、梁、陈的居多。清商曲辞中还有神弦歌一类,共18首,是民间祀神的乐章。清商曲辞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保存有少量南朝民歌。
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乐府诗集》卷六十一引《宋书·乐志》说:“自晋迁江左,下逮隋、唐,德泽浸微,风化不竞,去圣逾远,繁音日滋。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哀*曼之辞,迭作并起,流而忘反,以至陵夷。原其所由,盖不能制雅乐以相变,大抵多溺于郑、卫,由是新声炽而雅音废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南朝和汉代一样设有乐府机构,负责采集民歌配乐演唱。现存南朝民歌就是由这些乐府机构采集而保存下来的。汉代统治者采集民歌尚有“观风俗,知薄厚”(《汉书·艺文志》)的目的,而南朝统治者采集民歌则完全是为了满足其纵情声色的需要。《南齐书·萧惠基传》载:“自宋大明以来,声伎所尚,多郑卫淫俗。雅乐正声,鲜有好者。” 汉魏之世的雅乐,至西晋之乱已渐散亡。及宋武帝平关中,曾将散落在北方的雅乐带回江南。但这些雅乐的曲、辞皆已陈旧而无生气,不能满足统治者的享乐需要。而此时在南方民间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新声歌曲,于是统治者便以自己的好尚进行采集、润色与拟作。尤其是民间那些发于男女恋情的歌唱,更适合于统治者的生活情调,当然也就更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宋后废帝时户口不满百万,而“太乐雅郑,元徽时校试,千有馀人”(《南齐书·崔祖思传》);齐高帝“幸华林宴集,使各效伎艺:褚彦回弹琵琶,王僧虔、柳世隆弹琴,沈文季歌《子夜来》,张敬儿舞”(《南史·王俭传》);齐武帝“后宫万馀人,宫内不容,太乐、景第、暴室皆满,犹以为未足”(《南史 ·豫章文献王嶷传》),又亲“制《估客乐》,使太乐令刘瑶管弦被之”(《通曲·乐典》);齐东昏酷爱俗乐,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嗜欲,“下扬、南徐二州桥桁塘埭丁,计功为直,敛取见钱,供太乐主衣杂费”(《南齐书·东昏纪》); “普通末,(梁)武帝自算择后宫《吴声》、《西曲》女妓各一部,并华少,赉(徐)勉,因此颇好声酒”(《南史·徐勉传》);此外,梁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等,更有大量的充满艳*彩的拟作。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其风流被于社会世俗,故艳俗之情愈炽,而此类民歌亦愈发达。
南朝民歌中多清丽缠绵的情歌,与江南幽美的自然环境和充裕的经济条件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本自多情的青年男女,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免油然生发出怀春之情,正如民歌中所唱的那样:
初阳正二月,草木郁青青。蹑屐步前园,时物感人情。(《读曲歌》)
朱光照绿苑,丹华粲罗星。那能闺中绣,独无怀春情?(《子夜四时歌·春歌》)
长江流域物产丰盛,商业发达。而最为富庶的地区又首推荆扬二州。李延寿在《南史·循吏传》的序论中描写宋、齐盛世之时说:“方内晏安,氓庶蕃息, ……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永明继运,……十许年中,百姓无犬吠之惊,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渌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南朝民歌,大部分就是城市中的产物。它们多半出自商贾、妓女、船户和一般市民之口,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http://www.guoxue.com/jrxz/WXS/Xws2-05.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1:12
南北朝民歌的影响是显著的,巨大的。它继承了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北朝民歌尤其突出。
在诗的题材方面,南北朝民歌开辟了一条抒情小诗的新道路。这就是五七言绝句体。五言四句的小诗,汉民歌中虽已经出现,但为数极少,也没什么影响,因此绝句的真正源头要算是南北朝民歌。到了唐代,便由附庸而蔚为大国,出现了以绝句擅名千古的诗人李白和王昌龄。南北朝民歌的杂言体如《木兰诗》,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也起了示范的推动作用。
在表现手法方面,南北朝民歌对唐代诗人的启发也很大。例如杜甫《草堂》诗,“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一连用四个“喜”字构成排句,便是从《木兰诗》中“爷娘闻女来”灯具脱化而来。
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小词,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也受到南北朝民歌很大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1:12
文学形式的固定,如五言民歌对五言诗的历史作用,其次有题材的扩大,可见如“风吹草低见牛羊”,“木兰诗”,唐代边塞诗的兴盛可谓是其升华。最后有美学思想的变化,朴实深刻,,也有欢庆热烈,你可以在唐代诗歌看到这种沿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1:13
难道有点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1:13
http://www.guoxue.com/jrxz/WXS/Xws2-05.htm
南北朝民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
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在历史意义上来讲,不仅仅是反映了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现实,历史状况,更是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和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学这个百花苑里不可或缺的一朵奇葩。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8.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兴起,虽然对主流文学影响有限,但在民间文学和诗歌形式上产生了变化。9. 最后,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还见证了“永明体”的出现,它为后来的律诗打下了基础,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趋势表现为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审美观念的转变、语言风格的...
木兰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论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背景与文学发展特点
这种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表现出对士族垄断的批评和对庶族晋升的渴望。1.2 文学思想的演变尽管存在政治上的垄断,魏晋南北朝却是中国文学思想迅速发展的时期。儒家思想开始衰落,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在社会混乱中诞生。儒、释、道三教并立,影响深远,这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二、魏晋南北朝...
南朝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儒、释、道对这一时代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形态都产生了或轻或重的影响。二、文学概况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自觉的突出标志是:(1)学术思想的多元化及以老庄为主体的玄学的风行,带来了文人思想观念的解放和个体人格精神的自觉,使文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中挣脱出来,走向了广阔的天地。道家...
木兰诗的人物形象介绍和其文学地位、历史影响的介绍
一 文学地位: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二 人物形象:《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
魏晋南北朝怎样为唐代文学发展奠定基础的
北方文化对南方文学也有影响,特别是在音乐和佛学这两方面尤为明显。隋朝统一中国后,南北文化的交流继续扩大深入,到了盛唐终于出现了一个文学的新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期,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孕育着、萌生着、成长着,透露出新的生机。一种活泼的、开拓的、富于创造力的...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民歌有何特点?_百 ...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民歌繁荣的时代。从地域和风格上分离,分为北朝流行歌曲和南朝流行歌曲。从数量上看,南朝民歌有300多首,北朝民歌只有72首。然而,北朝的流行歌曲豪放奔放,风格朴素朴素,而且许多歌曲都是由游牧歌曲翻译而成,因此也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从时间上看,北朝流行歌曲中的“北朝”不仅指北魏...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三国至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