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1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7:46

展开3全部

典故:

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

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次机会,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向刘邦详细地介绍了韩信的情况,然后说:“韩信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愿做一辈子汉中王便罢,如要夺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

韩信闲住长安,郁郁不得志,便图谋反叛,被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引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成语来,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扩展资料:

原文: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译文:

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

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次机会,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向刘邦详细地介绍了韩信的情况,然后说:“韩信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愿做一辈子汉中王便罢,如要夺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

韩信闲住长安,郁郁不得志,便图谋反叛,被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参考资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7:46

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

韩信投奔项羽后曾向项羽提过一些行军作战方略,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我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汉军。

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只让他充当一名管理粮草的小官,韩信见刘邦没有重用自我的意思,再一次逃跑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跑的消息,来不及报告刘邦,跳上战马,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萧何向刘邦详细地介绍了韩信的状况,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拜为大将军后,充分发挥了自我的军事才能,为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却对韩信猜忌心越来越重,让吕后把韩信除掉,又怕他不肯相信,让萧何出面引诱韩信前来,最后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扩展资料: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

萧何镇抚百姓,把关中治理得井井有条,源源不断地前方前线输送充足的粮饷和壮丁,使百姓爱戴刘邦,解除了刘邦的后顾之忧,为刘邦建立起稳固的后方基地。

因为深受百姓爱戴,晚年受到刘邦猜忌,为了消除刘邦的疑虑,萧何故意贪污,让刘邦不再怀疑自己有*野心,避免功臣被诛的命运。

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去世,谥号“文终侯”。

萧何汉承秦制,增删法律,创造了一套延续两千年的*制度,保障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轻徭薄赋,十五税一,树立了一个廉洁简朴的*榜样,不劳民,不扰民,不好大喜功。

保护古代文章典籍,文化薪火不灭,官方推汉隶,普及文化,影响及其深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萧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7:47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


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


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汉高祖十年(215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

 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

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

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7:47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

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公元前215年(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不过韩信等一类将领,自以为立有战功,应当割地称王,但从人民要求统一的观点看来,不消灭这些割据者,即使希望战祸暂停也是不可能的。萧何协助刘邦臣,削除异己,客观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因为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这是汉高祖刘邦*上的大成功,也是萧何辅佐刘邦做出的杰出贡献。

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7:48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俗语源于西汉时期刘邦的心腹谋臣举荐颇有军事才能的韩信,,使得韩信受到刘邦的重用;但在韩信帮助刘邦夺得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刘邦担心手握重兵的韩信会对自己的皇权地位造成威胁,于是在萧何的帮助下刘邦以谋逆之罪将韩信杀害。

萧何而然之下结识了刘邦,他觉得刘邦谈吐不凡,面向富贵,于是他常常暗中帮助刘邦。后来又帮助刘邦推翻秦朝的统治,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官居宰相。萧何平时勤奋好学,聪明机智,善于识人,并且对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度颇有研究。西汉建立后,萧何助刘邦废除严苛的部分律法,重新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维护皇权制度的“汉律”。

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与韩信促膝长谈后,他发现韩信对军事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其十分欣赏,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于是他向刘邦举荐了韩信,而刘邦对萧何也是十分的信任与敬重,对于萧何举荐的人也是十分认可的。很快韩信就被刘邦封为大将。而韩信也并没有辜负萧何对他的欣赏,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助刘邦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谓“功高盖主”,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韩信在朝中威望越来越高,同时他又手握重兵,这使得初登皇位的刘邦产生了危机感。于是他与萧何商量由萧何设计拿下韩信,并以谋逆之罪将韩信处死。韩信的成功是因为萧何慧眼识珠,将其举荐给刘邦,他的军事才能才得到了重要,但最终设计杀害韩信的人也是萧何,所以后人称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并用这句话来形容成功和失败都是由于同一原因造成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股骨头坏死手术方式 退订金没有收据了怎么办 泸州台湾通行证外地人补办时间 运动手表安全吗(运动手表对身体有害吗) 扫地机器人随机式和规划式的区别 茶怎么喝才正确 如何查找电线接头 炸鱼片的做法 如何制作炸鱼片 福建泉州哪里有织带厂在招工 Apple 苹果 MacBook Air 2014款-适用对象 赚钱日入50元的十种方法技巧,如何用手机赚钱 有什么可以用手机赚钱的方法? 手机真的能赚钱吗 兼职挣钱有真的吗? 大学生手机上怎么赚钱 听说有用手机做任务赚钱的,是真的吗? 手机挣钱是真的假的 手机上各种赚钱是真的吗? 天天看到广告手机副业一天能挣200块钱是真的吗? 用手机兼职赚钱是真的吗 滴滴车上装监控,工作人员能随便看乘客隐私吗? 加湿器有哪些种类 空气加湿器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 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哪种类型的加湿器比较好 加湿器有什么作用 加湿器哪个牌子好?加湿器有几种类别? 根据加湿器的类型来选择加湿器,应该如何选择? 空气加湿器分为几种类型 加湿器价格多少钱?加湿器可分为哪几种? 家用加湿器种类有哪些?比较好的加湿器品牌推荐一... 历史上有一个关于萧何于韩信的著名典故是什么?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什么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什么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典故 萧何为何要追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一个怎样的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 萧何在制定汉朝的典章制度方面做了什么事情? 萧何的生平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什么意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典故出处 萧何是何许人也??? 为什么说萧何功劳第一? 汉初三杰,为什么萧何功劳最大 历史上萧何是怎么死的? 神经系统障碍出现问题会有哪些症状 当孩子的神经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会在睡觉时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