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1:31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1-12 08:41
1、食材:河粉50克,猪肉(瘦)20克,生菜1棵,花生酱2汤匙,沙茶酱1汤匙,老抽2汤匙。
2、瘦肉的加工:整个过程需要一锅煮开的热水,所以可以先把水煮着,然后加工这些食材,瘦肉的加工只需要简单切片。
3、花生酱的加工:水开了之后,把花生酱搅拌融化,加上适量的老抽上色和调味,浓稠程度大概这样就可以了,也可以再稀一点,不要太浓稠了,不然后面和粿条搅拌的时候不好拌匀。
4、沙茶酱的加工:沙茶酱比花生酱简单多了,加勺热水把它弄化就可以,因为本身就够咸,不必再加任何调味。
5、生菜的加工:洗净,一叶一叶掰下来就可以。
6、制作的过程:水煮开之后,不要关火啊,直接把粿条倒进去烫熟,然后捞出来,控干水,放在大碗里。
7、然后把生菜、瘦肉都一样,烫熟了就可以捞出来,然后把刚才的花生酱、沙茶酱也倒上去,拌匀即可。
懂视网 时间:2022-11-14 21:54
潮汕笋粿的制作方法:
1、准备食材:猪肉碎,300克;猪肉板油丁/肥肉丁,100g~150g;虾仁切丁,中等大小 20只;笋丁,750克;芒光丁,350克;蒜蓉,10瓣;小虾米/虾皮,1碗;香菇丁,1碗;香油,适量;胡椒粉,适量 ;粘米粉,275克;木薯粉,125克;滚水,600ml/克;细盐,1/2 茶匙;细糖,1茶匙;菜油,3 汤勺。
2、肉碎和鲜虾仁丁先用少许细盐、鸡精、胡椒粉、糖、玉米淀粉拌匀腌一下
3、炒锅放少许油,放入白肉丁;将白肉丁炒至出油微焦香;再倒入蒜蓉炒至微金黄。
4、再倒入虾皮/虾仁碎炒香,微焦干的程度。
5、然后倒入预先拌好的绞肉虾仁,炒散、炒香后将全部料倒出锅。
6、接着在炒锅里倒点有油,香菇丁拌点薄盐,倒入锅内炒香,然后倒入笋丁和芒光丁一起炒熟,放1茶匙盐,炒均匀;倒入刚才炒香的蒜蓉虾皮肉沫一并汇总,加点香油和胡椒粉,翻炒均匀即可,起锅了。
7、先把粘米粉和木薯粉混合搅匀;再把盐和糖溶于沸水;然后把沸水较均匀地倒入混合好的粉中;用筷子快速搅拌,形成面团;接着分3次倒入 菜油/猪油,每次1汤勺,搅拌直至油被面团吸收再倒1汤勺,然后继续揉面团(可以用厨师机3档揉10分钟);分多次撒入一点木薯粉(薄薄一层就好),使面团揉捏成团可以从容器内取出;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稍微按压成长条状,等分切小团,像做饺子皮一样,搓圆按扁,弄成一个个的,用擀面棍,碾压小面团成圆饺子皮,尽量圆和薄些
置入馅料,有点像包饺子一样将其包合起来。这笋饺包法,有别于饺子,就是包好后的底是平的,方便于蒸、煎。
8、蒸盘铺上蒸布,如果没有,就刷些菜油(防沾效果差些),水沸时,将笋粿置入蒸锅中,改中火140℃蒸10分钟,蒸好后掀盖,可以稍微在笋粿上刷薄薄一层菜油,就可以了。
懂视网 时间:2022-11-15 20:52
1、潮汕粿条亦可用干捞的食法,因“捞”后没有汤,需加入油、酱料等,故潮汕方言称为“干粿”,其食法是先将粿条在沸腾的汤锅中焯熟,捞起滤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酱、猪油、味精、鱼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
2、另外,潮汕粿仔还可以晒成粿仔脯。多因旧时潮汕人多地少,人们缺衣少吃,时年八节炊的粿仔,吃剩下来的,就把它晒干,留作平时吃,这叫做“煮粿仔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3 05:30
潮汕粿条亦可用干捞的食法,因“捞”后没有汤,需加入油、酱料等,故潮汕方言称为“干粿”,其食法是先将粿条在沸腾的汤锅中焯熟,捞起滤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酱、猪油、味精、鱼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
另外,潮汕粿仔还可以晒成粿仔脯。多因旧时潮汕人多地少,人们缺衣少吃,时年八节炊的粿仔,吃剩下来的,就把它晒干,留作平时吃,这叫做“煮粿仔脯”。
有关“粿仔脯”,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揭阳龙溪都人郭贞顺,生于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为县邑郭教谕之女,自小淑惠,喜爱诗书。长大*后,许配给潮阳周伯玉为妻。她勤奋读书,精通经史,擅于数学、诗文。时值元末明初,四方豪杰并起,战争连年不断。郭贞顺深具数学预算之才能,知道潮阳虽远离中原,地处海隅,但难保战争不会至此。若潮阳波及战争,农桑荒废,商贾枯竭,则后果不堪设想。遂计划发明一种粮食,既不影响平时食用,又可久藏。但日复一日,郭贞顺绞尽脑汁,尚未能发明这种东西。
一天,郭贞顺在喝稀饭,偶然间在饭碗里发现有几小块东西,挟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遂将碎块放在盘中细看,仍不知何物。后又到米缸里将米翻个彻底,也未见有异,这时她才记得起今天煮的米是几天前祭拜海神的米。但为何有此东西?她又细细思索……最后她终于发现:几天前在祭拜诲神时,有几小块粿仔掉落在米面上,几天后用这些祭拜海神的米煮饭时,掉落在上面被晒干了的粿仔块和米一起被煮熟后,里面就有这些“挟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的东西来。
此后,郭贞顺便教人将祭神的粿品切成碎片,然后晒干储藏。
不久,战争果然殃及潮阳,潮阳地区一片饥荒,幸得郭贞顺发明“粿仔脯”,才使邑民有充饥之物,渡过难关。
此后,“粿仔脯”遂在潮汕各地流传。时至今日,潮汕乡村的人们每逢时年八节,还将吃剩下的粿仔晒干贮存,随时均可作三餐佐食。
名店:
“宾和”埔田笋粿条。“宾和”餐馆位于揭东县埔田镇牌边村与庵后村交界处,与著名的庵后竹笋基地相邻。老板姓陈。
“宾和餐馆”厨师炒笋粿条的过程分三步走:①制粿条。用上等的米粉浆蒸熟晾凉之后,切成条备用。②配好料。将庵后笋去壳切成细条,备鲜肉、香菇、虾米、揭阳杨财合的豉油等配料。③炒成美食。炒时先以一层油热鼎,乘“猛火”时,倒入粿条,翻搅均热,再淋一层油,最后将笋丝炒熟,加上配料,再翻搅均匀后即成。
炒成的笋粿条,热腾腾、香喷喷,其特色是色泽白里带赤,柔软醇香,有独特的名笋风味。埔田村民及所有外地慕名而来的食客,一饱口福后皆喷啧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