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7 00:3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0:19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唐·李商隐《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白话译文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猛蛇。
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开成五年(840年)正月文宗去世之后。据新、旧《唐书·文宗纪》载:“文宗深知穆宗、敬宗两朝之弊,即位后励精图治,去奢从俭。曾两次谋诛宦官,均遭到失败而“受制于家奴”,最终郁悒而死。”(翻译:文宗深知穆宗、敬宗两朝的弊端,即位后励精图治,去奢从俭。曾两次谋划诛杀宦官,均遭遇到失败,不得不受到宦官的牵制,最终闷闷不乐而死亡。)
俭成奢败本是历代兴衰的常规,但文宗在位期间,作风勤俭,*上也多次作过重振朝纲的努力,却一事无成,最终在哀叹声中死去。面对这种无法解释的反常现象,诗人已隐约感觉到唐王朝崩颓之势已成,即使出现一两位明君贤臣,也难以挽回了。文宗在位时,商隐对于他的闇弱,颇多讥评;而于其身后,则又加以哀惋。无论讥评还是哀惋,均出自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正由于这种深切的关注,国运难以逆挽的崩颓之势,成为诗人心头难以解脱的宿命般的悲凉。如果说李商隐感伤诗风的发展成熟,就个体来说是性格、遭遇使然;那么就时代因素来说,实是对衰飒大环境的呼吸领会。“运逢末世”,就是促成李商隐感伤诗风的内外两层背景,身世之感与末世情怀交相促发激荡,将诗人内心的感伤越酿越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0:20
大致意思为: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0:20
出自唐国李商隐的咏史,纵看前面的好的政权与家庭,成功都是因为勤俭,败亡都是由奢华开始,奢侈华丽的生活会让人心乱脱离实际,不能准确分析情况,进取心下降,产生问题,乃至招致灭亡,一个能力高的人当了皇帝,他的生活方式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他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活习惯,习惯了简朴的生活,太奢华反而不舒服,后面的一些皇帝就认识不到这点。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0:21
遍览以前的贤明的国和家,辉煌因为勤俭,破败因奢侈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0:22
尽看前朝旧事,成功来自勤俭节约,而奢侈浪费最终会导致国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