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0:3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4:06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很繁重的,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抓住自己学习的最佳时间段。
一、了解智力周期
人体内存有体力、情绪、智力三种周期。每个周期控制着各自的能力,智力周期控制着人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每个周期中,又区分为*期、低潮期和临界期。*期也就是学习的最佳时间。人的智力周期的*期,头脑清楚,逻辑思维能力强,学习效率高;低潮期反应较迟缓,临界期就更差。
在一天中,人的智力也是存在周期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上午8~10时和下午3~6时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中午1时左右和黄昏时期学习效率最差;对于习惯晚上读书的学生来说,晚上8~10时学习效果是最理想的。
二、寻找学习的最佳时间段
中学生要明白寻找的明确最佳学习时间段是整块的时间,而非零散的时间。至少是超出一节课的时间,才称得上是一个整块的时间段,才值得我们去寻找。10分钟8分钟的时间段,只能称作零散学习时间。
同学们是在校学习,可以自己支配的整块时间,或在晚上,或在早上。因此,寻找最佳时间段的问题就转化为弄清自己是“猫头鹰”型还是“百灵鸟”型的问题。所谓“猫头鹰”型,是指在晚上学习效率奇高的人;所谓“百灵鸟”型,是指在早上学习效率奇好的人。
为提高学习的效率,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最佳时间段。临近升学考试正值夏天炎热的天气,中学生应尽量利用好早晨两个小时和晚上两个小时,此段时间空气凉爽,学习效率肯定更高。
三、安排合适的学习进度
对中学生来说,脑子最清醒的时候宜从事最“艰难”的学习,钻研比较艰深的问题;脑子较为疲乏的时候则宜做轻松的工作或学习。大片集中的时间适宜用于知识的整理、比较、联系等信息加工处理工作,或者学新课,攻难点、重点;点滴零散的时间则宜用于知识的积累,或者复习旧课、预习新课、做习题等。
学习中,每门学科都能使人的头脑产生不同的反应及不同程度的思考活动,由于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喜爱的学科和感到头疼的科目。因此,在安排学习进度时,要尽量避免在同一天内安排两门或两门以上令自己头疼的学科。并且,只有将这些科目的学习时间尽量安排在头脑最活跃的时候,才能增进学习的效率。
中学生对学习科目的安排,要注意文理科交替,要掌握自己的生物周期,协调好学习和娱乐活动的时间,应根据自己一天的大脑活动规律合理地设计与安排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5:24
首先,上课的时候必须认真好好听老师讲课。其次,下课之后,做好复习上节课知识,然后预习下节课知识,带着疑问听课,有重点,可以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然后,就是,除了老师每天作业之外,还要自己多做一些练习题、提升题。最后,就是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加油!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6:59
学习最佳的时间段就是早晨,所以可以早上早点起来背书,然后到学校早上尽量控制住自己的困意,聚精会神的学习,这样学习事半功倍。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8:50
就是她在应该学习的时候抓紧时间学习,然后在非学习的时段可以好好的玩,这样玩要玩的开心尽兴,学习也要有效率,才可以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