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9:32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9 17:41
一般来说,白色为公筷,黑色为私筷。公筷是公用的筷子,即大家用来夹菜的筷子,放在盘上,大家拿来用,不过不能放到口里,是为卫生问题设计的。私筷则是大家各自的筷子,且现在都提倡聚餐用公筷,餐具要消毒。公筷是放在桌上夹菜,可以用它来给他人夹菜,不能用自己使用的,放到嘴里的筷子给他人夹菜,也可以夹到自己的碗里,这是礼貌,私筷就是自己用的,在用公筷把菜夹到自己碗里后所使用的筷子。用公筷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乙肝,那么,并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断传染,而是只要乙肝患者使用,即可切断传染。所以,使用公筷,并不是防范他人的表现,而是保护他人的表现。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中餐也应像西餐那样分餐或是使用公筷公勺,这并不是个新话题,无论是亲朋小聚还是家庭用餐,仍是很少有人主动提出使用公筷公勺,现实中公筷公勺、分餐分筷的用餐方式依旧尚未普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2 01:06
一般来说,浅色为公筷,深色为私筷。
公筷是公用的筷子,即大家用来夹菜的筷子, 放在盘上, 大家拿来用,不过不能放到口里, 是为卫生问题设计的。
私筷是大家各自的筷子,且现在都提倡聚餐用公筷,餐具要消毒。
公筷是放在桌上夹菜,可以用它来给他人夹菜,不能用自己使用的,放到嘴里的筷子给他人夹菜,也可以夹到自己的碗里,这是礼貌,私筷就是自己用的,在用公筷把菜夹到自己碗里后所使用的筷子。
使用公筷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乙肝,那么,并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断传染,而是只要乙肝患者使用,即可切断传染。所以,使用公筷,并不是防范他人的表现,而是保护他人的表现。
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中餐也应像西餐那样分餐或是使用公筷公勺,这并不是个新话题,无论是亲朋小聚还是家庭用餐,仍是很少有人主动提出使用公筷公勺,现实中公筷公勺、分餐分筷的用餐方式依旧尚未普及。
在市中心区的一些高档酒楼,一般都备有两双筷子,一黑一白,一公一私,食客可以自主选择哪双用作公筷。不过,不少食客都表示,虽然公私分明,可有时吃着吃着就乱了,私筷不自觉地就会在餐桌上也乱飞起来。
中国的传统就是一家人围着桌子你一勺我一筷子地边吃边聊,如果亲人朋友相聚也要摆出一副公筷公勺,那实在是太郁闷了,根本没有亲近感!一些与长辈合住的年轻人还认为,家庭餐桌上如果使用公筷公勺容易伤害感情,担心家里的老人有意见,容易造成嫌弃长辈、不孝顺老人的误会。
很多人碍于情面不敢提“公筷”。有的网友无奈地表示,在公众场合如果主动提议使用公筷公勺,很担心被周围人视为异类,被别人暗地里说成是不合群、有洁癖、事太多!事实上,如果客人不主动提出要公筷公勺,部分小型餐饮经营者也不会刻意去提供公筷公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2 01:06
很好记。白(浅色)代表洁白,便於交流。自己用的筷子颜色就没什麽讲究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2 01:07
白筷子夹菜、黑筷子送进嘴巴吃一顿饭用两双筷子,你能适应吗?2012-12-05
本月起“双筷制”将走进我省高校 商报讯(记者 张晨 通讯员 张东)最馋人的红烧肉转到眼前了,你握稳了筷子蓄势待发,却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另一双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蹿出,猛地捡起一块肥瘦相宜身材完美的肉,夹了夹,嫌肥,弃之,又捡了一块汁水浓厚的瘦肉,可惜皮上有毛,再弃。一来一去,盘中几块让人心仪的红烧肉都没能免去一番蹂躏的下场。挑罢,筷子主人啧一下嘴巴,颇显无奈地夹上了一块放进嘴里。终于轮到你进攻了,可这时,你还有食欲吗? 旅行团餐、出席婚宴、商务聚会,在这样的场合中,不熟悉的人共食一桌饭的情况屡有发生。朋友聚会相互夹菜、伴侣约会互喂食物、涮火锅时一筷夹遍冷热菜……殊不知,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动作,正在破坏着你的身体健康。据悉,每5个胃病患者中,就有3人是幽门螺旋杆菌携带者。而祸源正是筷子。据了解,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疾病都可以通过共餐传染。 昨天,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赵荣光教授面向全校餐饮同仁和广大师生员工,发出倡议:推广“双筷制”。 赵教授说,“双筷制”就是一个人配两双筷子,两双筷子颜色不一,各有分工,一双取食筷、一双进食筷,可预防、减少多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机会。这种与习惯相左的用餐方式能被接纳吗?记者的餐后体验是,想要“公私分明”,挺难。 两双筷子枕在特制的筷架上,白筷距离餐盘较远,用来夹菜;黑筷靠近餐盘,是进食筷。两双筷子中间,还有一只调羹。 用餐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有白筷取食黑筷进食的意识,可才过了五分钟,就有不少用餐者开始用黑筷夹菜了,在满桌的白筷中,黑筷的出现显得特别惹眼。 “拿白筷夹菜,然后放进碗里,再换黑筷吃,挺麻烦的,吃着吃着就容易混淆。赶上别人敬酒,总有些措手不及,出错难免。”一位用筷出错的用餐者表示。 赵教授表示,中国要想普及“双筷制”,人情是个难过的关:“我们中国人吃饭讲气氛讲热闹,给对方夹菜是常有的事,想让老百姓习惯‘双筷制’不容易啊。”
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筷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已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筯,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