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2:5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6
2岁的宝宝,分离焦虑,妈妈一出门就哭应该怎么办?
分离焦虑从孩子,多半是爸爸妈妈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暴力妈妈或者暴力爸爸。
平时是不是经常一言不合就开始揍孩子?
而且还会大声吼叫孩子?
总是觉得孩子很烦人?
没有一点耐心!
如果有以上几点的话,父母们一定要改正自己现在的状态,发脾气之前先做深呼吸!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
宝宝2岁之前没有感受过足够的安全感的话,肯定会有分离上的焦虑和不适应。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的增加。所以,妈妈平时在生活中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安全感。
1、用行动表达,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比如说,多抱抱孩子、多跟宝宝身体接触、用温柔的眼光看孩子。
2、高效率的陪伴孩子,比如说,跟孩子一起做亲子互动游戏;比如说跟孩子讲绘本故事,一定是声情并茂的那种,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温暖和感情。并且及时跟孩子互动交流。
3、经常的跟宝宝说说话。和宝宝聊聊天,虽然2岁的宝宝语言能力还有欠缺,但是基本上简单的语言还是能够听懂的!所以,一定要跟宝宝多说话,多交流,并且一定是多看着宝宝的眼睛,听孩子讲话;或者温柔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能总是指责孩子的问题。
举个例子,你下班晚了,很累!孩子要跟你玩!这个时候你烦躁的开始生气!那么请问宝宝做错了什么?他想妈妈想了一天了,好不容易看到了妈妈,还看到了妈妈生气的脸庞,那么孩子是不是会害怕?是不是会难过?是不是会觉得妈妈不喜欢我了,妈妈不想我,妈妈离开我这么久,回来后还跟我发脾气!——孩子是不明白妈妈上班一天,很累很辛苦的感受的。所以这个时候,妈妈要澄清:宝宝,妈妈有点累!一会陪你玩好不好?妈妈今天也特别想宝宝,但是妈妈现在没有力气了,妈妈躺一会,再跟宝宝玩?
妈妈表达自己不舒服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否则会让孩子自卑、没有安全感、自责、还容易敏感、更容易学习妈妈暴躁的脾气!!还会导致孩子的分离焦虑,和大哭不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6
依恋关系,它指的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情感联系,发生在婴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关系最密切的*之间,是在婴儿和*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孩子和母亲的联结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妈妈的依恋是如此强烈。但我们始终无法和宝宝时时刻刻在一起。于是,看不见妈妈的宝宝出现了分离焦虑。
主要表现为,一眼看不到妈妈就哭闹,看到妈妈可能会哭得更大声,闹得更凶,也有可能就会一直粘着妈妈不撒手。
因为宝妈要上班,跟宝宝分离,宝宝就要哭闹,我们可以这样做:
1.倾听并且接受宝宝的情绪
当宝宝大哭大闹时,妈妈需要做的是倾听并且接受宝宝的情绪,让宝宝知道你很明白他的心情,而不是随意的用威胁的话语(你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来堵住宝宝,这样只会让宝宝更加的委屈,或者是让宝宝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了,自然宝宝会越哭越严重。
2.不要欺骗宝宝
宝宝每一次选择让妈妈离开,都是对妈妈的信任以及妥协,如果妈妈每次说的话都实现了,那么宝宝的安全感就会逐渐建立起来,后期也就不会对妈妈出门有太大的反应了。如果妈妈每次都是用欺骗宝宝的方式出门(跟宝宝说妈妈一会儿就回来或者是妈妈回来之后会给宝宝带xx却从没有实现),那么宝宝对妈妈的信任感就会越来越低,宝宝的哭闹也会越来越频繁。
3.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宝宝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所以他经常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个特性来解决问题。妈妈可以给宝宝说,“你看奶奶手里拿得是什么”或者是“今天小花要来找你玩”等,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来完成脱身。
4.告诉宝宝,妈妈也在想着你
最后妈妈可以告诉宝宝,不管妈妈走到哪里,都会一直想到你。这种方式会让宝宝感觉到自己被“爱”着,可以很好的安抚宝宝激烈的情绪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8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8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6
2岁的宝宝,分离焦虑,妈妈一出门就哭应该怎么办?
分离焦虑从孩子,多半是爸爸妈妈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暴力妈妈或者暴力爸爸。
平时是不是经常一言不合就开始揍孩子?
而且还会大声吼叫孩子?
总是觉得孩子很烦人?
没有一点耐心!
如果有以上几点的话,父母们一定要改正自己现在的状态,发脾气之前先做深呼吸!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
宝宝2岁之前没有感受过足够的安全感的话,肯定会有分离上的焦虑和不适应。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的增加。所以,妈妈平时在生活中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安全感。
1、用行动表达,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比如说,多抱抱孩子、多跟宝宝身体接触、用温柔的眼光看孩子。
2、高效率的陪伴孩子,比如说,跟孩子一起做亲子互动游戏;比如说跟孩子讲绘本故事,一定是声情并茂的那种,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温暖和感情。并且及时跟孩子互动交流。
3、经常的跟宝宝说说话。和宝宝聊聊天,虽然2岁的宝宝语言能力还有欠缺,但是基本上简单的语言还是能够听懂的!所以,一定要跟宝宝多说话,多交流,并且一定是多看着宝宝的眼睛,听孩子讲话;或者温柔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能总是指责孩子的问题。
举个例子,你下班晚了,很累!孩子要跟你玩!这个时候你烦躁的开始生气!那么请问宝宝做错了什么?他想妈妈想了一天了,好不容易看到了妈妈,还看到了妈妈生气的脸庞,那么孩子是不是会害怕?是不是会难过?是不是会觉得妈妈不喜欢我了,妈妈不想我,妈妈离开我这么久,回来后还跟我发脾气!——孩子是不明白妈妈上班一天,很累很辛苦的感受的。所以这个时候,妈妈要澄清:宝宝,妈妈有点累!一会陪你玩好不好?妈妈今天也特别想宝宝,但是妈妈现在没有力气了,妈妈躺一会,再跟宝宝玩?
妈妈表达自己不舒服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否则会让孩子自卑、没有安全感、自责、还容易敏感、更容易学习妈妈暴躁的脾气!!还会导致孩子的分离焦虑,和大哭不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7
依恋关系,它指的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情感联系,发生在婴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关系最密切的*之间,是在婴儿和*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孩子和母亲的联结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妈妈的依恋是如此强烈。但我们始终无法和宝宝时时刻刻在一起。于是,看不见妈妈的宝宝出现了分离焦虑。
主要表现为,一眼看不到妈妈就哭闹,看到妈妈可能会哭得更大声,闹得更凶,也有可能就会一直粘着妈妈不撒手。
因为宝妈要上班,跟宝宝分离,宝宝就要哭闹,我们可以这样做:
1.倾听并且接受宝宝的情绪
当宝宝大哭大闹时,妈妈需要做的是倾听并且接受宝宝的情绪,让宝宝知道你很明白他的心情,而不是随意的用威胁的话语(你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来堵住宝宝,这样只会让宝宝更加的委屈,或者是让宝宝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了,自然宝宝会越哭越严重。
2.不要欺骗宝宝
宝宝每一次选择让妈妈离开,都是对妈妈的信任以及妥协,如果妈妈每次说的话都实现了,那么宝宝的安全感就会逐渐建立起来,后期也就不会对妈妈出门有太大的反应了。如果妈妈每次都是用欺骗宝宝的方式出门(跟宝宝说妈妈一会儿就回来或者是妈妈回来之后会给宝宝带xx却从没有实现),那么宝宝对妈妈的信任感就会越来越低,宝宝的哭闹也会越来越频繁。
3.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宝宝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所以他经常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个特性来解决问题。妈妈可以给宝宝说,“你看奶奶手里拿得是什么”或者是“今天小花要来找你玩”等,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来完成脱身。
4.告诉宝宝,妈妈也在想着你
最后妈妈可以告诉宝宝,不管妈妈走到哪里,都会一直想到你。这种方式会让宝宝感觉到自己被“爱”着,可以很好的安抚宝宝激烈的情绪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8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