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塔 分别有那些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0:5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20:47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中国西南地区著名佛塔。位于云南大理县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为千寻塔,建筑年代有唐贞观六年(632)、开元元年(713)与开成元年(836)诸说。但原崇圣寺铜钟有“建级十二年建铸”的纪年,可能建于南诏晚期。为密檐式空心砖塔,方形16层,高69.13米。塔身每层正面开券龛,内置石雕佛像,塔顶有铜制覆钵、相轮,塔刹在1925年地震时震落。南北两座小塔建于五代。为10层八角实心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表面涂有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各层分别有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雕刻作装饰,两塔顶各有三个铜制葫芦。1978年和1980年重修时,在塔中发现南诏、大理时期文物600余件。
陕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创于唐永徽三年(652),为保存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初为仿西域建筑形式的砖表土心5层方塔。武周长安(701~704)年间,由武则天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10层,后经兵火仅剩7层。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间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饰,留传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后揣《大唐西域记》所记印度佛教传说故事而名雁塔。至于称大雁塔则是为与后建的荐福寺小雁塔相区别。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均有拱门,可凭栏远眺。塔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的说法图,刻有当时的殿堂建筑,是研究唐代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均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层直径30米,高67.13米,五层六檐,平面为八边形。整个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由于它牢固的结构,历经900多年,经历多次地震袭击,至今巍然挺立。楼阁式佛塔的特点,一是塔身高大,二是每层之间距离较大,塔身每层有木构的门、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檩枋、椽子和飞头等仿木构造。塔内有楼梯可供人们登临楼层远眺。
浙江杭州六和塔
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某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 为镇江潮而建。共九级,高五十余丈,北宋宣和三年(1121)焚毁。后经多次改建和整修,现存的砖构塔身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兴元年(1163)建成。塔刹系明代重修,外部十三层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内为七层,塔内有阶梯可达顶层。塔内须弥座上砖雕的飞仙、乐伎、海石榴、荷叶花、宝相花、凤凰、狮子、麒麟、仙鹿以及回纹、云纹、如意等图像,是研究南宋装饰图样的可贵资料。塔内还存有南宋尚书省牒碑和四十二家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等。1953年和1970年两次整修后,显得更加壮观。
北京妙应寺白塔
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藏式喇嘛塔。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当时入仕中国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曾参与设计与修筑工程。塔高50.9米,下部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半圆突起莲瓣组成的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方形折角塔基自此过渡到圆形塔身,自然而富装饰性。塔身似硕大的覆钵,上有7条铁箍环绕,顶端承托直径9.9米、上覆40块放射形铜板瓦的华盖,其周边悬挂36个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每个高1.8米,有镂空花纹,风来铃响,清脆悦耳。华盖上为铜质小塔形宝顶,高约5米,重4吨。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塔前增建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规模宏大,为元世祖营建大都城的重要工程之一。明元顺元年(1457)改为今名。
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
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一座密檐式佛塔。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高40余米,12边形,15层。此塔的平面为12边形,是国内的一个孤例。塔身下层的倚柱和券面细部造型颇带印度风情,二层以上,各层面依次递减,密檐层层外挑,檐层逐渐向上减小与密集,使高大的形象变得空灵、秀丽,给人以高耸而稳固的审美感受。此塔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
小雁塔
中国唐代长安城内著名佛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友谊 西路南侧。此塔体量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因寺名 又称荐福寺塔。
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6~709),位于唐长安城 安仁坊西北隅。 据现存碑文记载, 荐福寺曾屡遭战火。 现存殿宇为明正统十四年 (1449) 重建。成化二十三年 (1487)地震使塔顶坠毁,塔身中裂,后经维修,仍基本 上保留唐代的原状,是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196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雁塔用青砖砌成,塔身略呈梭形,整个轮廓作自 然缓和的卷杀曲线,为密檐式建筑,挺拔秀丽。共15层, 因塔顶残缺,现残高 43.94 米。1980 年寺内出土明正 统十四年寺塔全图刻石。根据刻石可知,塔顶原由圆形 刹座、两层相轮和宝珠形刹顶组成。塔的平面为正方形, 底层边长 11.38米。坐落在底边长23.8米、高 3.2米的 方形砖台之上。塔的底层较高, 2层以上高度逐层递减, 每层迭涩出檐,檐下各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塔底层南北 有券门,其上各层南北均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以青石 做成门楣、门框,其上布满唐代蔓草图案线刻,刻工精 细,线条流畅。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更是弥足珍贵。 塔内为空筒,设有木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塔上有自 唐以后历代题刻多处。在北门楣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 王鹤题记,载明成化丁未(1487)地震时,小雁塔“自顶 至足,中裂尺许”,明正德十六年 (1521) 又遭地震时, “塔一夕如故”。此条题记订正了辗转相传谓小雁塔是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腊月大地震时被震裂的讹误。 荐福寺自山门内中轴线上有钟、鼓楼、慈氏阁、大 雄宝殿、藏经楼、白衣阁等建筑,大致仍保持了明正统 十四年重建后的布局。钟楼内悬金明昌三年(1192)铸铁 钟一口,高 3.5米,口径2.5米,重1万千克。脍炙人口 的“雁塔晨钟”即指此而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20:48
比萨斜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20:47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中国西南地区著名佛塔。位于云南大理县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为千寻塔,建筑年代有唐贞观六年(632)、开元元年(713)与开成元年(836)诸说。但原崇圣寺铜钟有“建级十二年建铸”的纪年,可能建于南诏晚期。为密檐式空心砖塔,方形16层,高69.13米。塔身每层正面开券龛,内置石雕佛像,塔顶有铜制覆钵、相轮,塔刹在1925年地震时震落。南北两座小塔建于五代。为10层八角实心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表面涂有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各层分别有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雕刻作装饰,两塔顶各有三个铜制葫芦。1978年和1980年重修时,在塔中发现南诏、大理时期文物600余件。
陕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创于唐永徽三年(652),为保存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初为仿西域建筑形式的砖表土心5层方塔。武周长安(701~704)年间,由武则天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10层,后经兵火仅剩7层。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间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饰,留传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后揣《大唐西域记》所记印度佛教传说故事而名雁塔。至于称大雁塔则是为与后建的荐福寺小雁塔相区别。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均有拱门,可凭栏远眺。塔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的说法图,刻有当时的殿堂建筑,是研究唐代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均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层直径30米,高67.13米,五层六檐,平面为八边形。整个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由于它牢固的结构,历经900多年,经历多次地震袭击,至今巍然挺立。楼阁式佛塔的特点,一是塔身高大,二是每层之间距离较大,塔身每层有木构的门、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檩枋、椽子和飞头等仿木构造。塔内有楼梯可供人们登临楼层远眺。
浙江杭州六和塔
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某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 为镇江潮而建。共九级,高五十余丈,北宋宣和三年(1121)焚毁。后经多次改建和整修,现存的砖构塔身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兴元年(1163)建成。塔刹系明代重修,外部十三层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内为七层,塔内有阶梯可达顶层。塔内须弥座上砖雕的飞仙、乐伎、海石榴、荷叶花、宝相花、凤凰、狮子、麒麟、仙鹿以及回纹、云纹、如意等图像,是研究南宋装饰图样的可贵资料。塔内还存有南宋尚书省牒碑和四十二家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等。1953年和1970年两次整修后,显得更加壮观。
北京妙应寺白塔
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藏式喇嘛塔。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当时入仕中国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曾参与设计与修筑工程。塔高50.9米,下部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半圆突起莲瓣组成的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方形折角塔基自此过渡到圆形塔身,自然而富装饰性。塔身似硕大的覆钵,上有7条铁箍环绕,顶端承托直径9.9米、上覆40块放射形铜板瓦的华盖,其周边悬挂36个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每个高1.8米,有镂空花纹,风来铃响,清脆悦耳。华盖上为铜质小塔形宝顶,高约5米,重4吨。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塔前增建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规模宏大,为元世祖营建大都城的重要工程之一。明元顺元年(1457)改为今名。
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
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一座密檐式佛塔。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高40余米,12边形,15层。此塔的平面为12边形,是国内的一个孤例。塔身下层的倚柱和券面细部造型颇带印度风情,二层以上,各层面依次递减,密檐层层外挑,檐层逐渐向上减小与密集,使高大的形象变得空灵、秀丽,给人以高耸而稳固的审美感受。此塔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
小雁塔
中国唐代长安城内著名佛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友谊 西路南侧。此塔体量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因寺名 又称荐福寺塔。
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6~709),位于唐长安城 安仁坊西北隅。 据现存碑文记载, 荐福寺曾屡遭战火。 现存殿宇为明正统十四年 (1449) 重建。成化二十三年 (1487)地震使塔顶坠毁,塔身中裂,后经维修,仍基本 上保留唐代的原状,是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196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雁塔用青砖砌成,塔身略呈梭形,整个轮廓作自 然缓和的卷杀曲线,为密檐式建筑,挺拔秀丽。共15层, 因塔顶残缺,现残高 43.94 米。1980 年寺内出土明正 统十四年寺塔全图刻石。根据刻石可知,塔顶原由圆形 刹座、两层相轮和宝珠形刹顶组成。塔的平面为正方形, 底层边长 11.38米。坐落在底边长23.8米、高 3.2米的 方形砖台之上。塔的底层较高, 2层以上高度逐层递减, 每层迭涩出檐,檐下各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塔底层南北 有券门,其上各层南北均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以青石 做成门楣、门框,其上布满唐代蔓草图案线刻,刻工精 细,线条流畅。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更是弥足珍贵。 塔内为空筒,设有木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塔上有自 唐以后历代题刻多处。在北门楣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 王鹤题记,载明成化丁未(1487)地震时,小雁塔“自顶 至足,中裂尺许”,明正德十六年 (1521) 又遭地震时, “塔一夕如故”。此条题记订正了辗转相传谓小雁塔是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腊月大地震时被震裂的讹误。 荐福寺自山门内中轴线上有钟、鼓楼、慈氏阁、大 雄宝殿、藏经楼、白衣阁等建筑,大致仍保持了明正统 十四年重建后的布局。钟楼内悬金明昌三年(1192)铸铁 钟一口,高 3.5米,口径2.5米,重1万千克。脍炙人口 的“雁塔晨钟”即指此而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20:48
比萨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