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方古猿α种56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8 18: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42
renlei de qiyuan
人类的起源
human origin
人类的历史始于人类的出现。人类如何起源,历来传说、争论很多。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目前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猿类的出现 猿类的出现可追溯到地质学上的渐新世。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1911年发现于埃及法雍的原上猿,其生存年代为3500~3000万年前。比原上猿稍晚的有1966~1967年在法雍发现的埃及古猿,生存年代约为2800~2600万年前。更晚的则有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的圣戈当,后来欧、亚、非洲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同类型的化石,其生存年代约在2300~1000万年之前。这些古猿很可能是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
从猿到人的过渡 森林古猿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拉玛古猿等几个分支。拉玛古猿生存年代约为1400~700 万年以前,最早的化石是1932年美国学者G.E.刘易斯在北印度的西瓦利克山地发现的一块右上颌碎片,它具有若干人类的特征。60年代之后,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匈牙利的鲁道巴尼亚、希腊的皮尔戈斯、土耳其的钱德尔、巴基斯坦的博德瓦尔高原及我国云南禄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其共同特征为: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下颌第一前臼齿为双尖型,釉质厚。这些特点与人类相似而与猿类不同,所以许多学者认为拉玛古猿是人类的祖先。但近年有些学者发表不同意见,认为拉玛古猿不属人科,而是猩猩的祖先。也有学者持折中观点,认为两种可能性都存在。
拉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其生存年代大约为370~100万年以前。有的学者把1967年在肯尼亚罗特加姆发现的一块下颌标本也归入南方古猿,从而将南方古猿存在年代的上限推到 550万年以前。南方古猿化石最早于1924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汤恩发现,为一幼年头骨。其后陆续在非洲、亚洲发现十多处。其中较突出的代表是1959年在奥杜瓦伊峡谷发现的东非人头骨化石(见彩图[东非人头骨化石])。南方古猿的体质特征和人接近,齿弓呈抛物线形,犬齿不突出,无齿隙;拇指可和其他四指对握,能使用天然工具;头骨枕大孔的位置接近颅底*,骨盆比猿类宽,能直立行走;脑顶叶扩大,可能有原始的语言能力。根据目前研究,南方古猿至少有三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或称纤细种)南方古猿粗壮种和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1973年美国学者D.C.约翰逊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一膝关节化石。次年发现一具人科动物化石,年代距今约300万年前,全身骨骼保存达40%左右,是一个20岁左右之女性,约翰逊称之为“露西女士”,定名为南方古猿阿法种。
关于南方古猿的演化,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意见:①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约在200~300多万年前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并于 100多万年前灭绝。②南方古猿最早出现的是阿法种,后来演化为纤细种。约在 250万年前,其一支在南非演化为粗壮种;另一支在东非演化为鲍氏种;约在 200万年前,其余的纤细种演化为人属。③阿法种不是南方古猿,实际上已是人属,他们与南方古猿并存。
从猿到人的过渡,如果从拉玛古猿算起,大约经过了1000多万年;如果从南方古猿算起,则有200~300万年。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过渡时期的生物终于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是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特点,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人类体质形态发展的分期 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继续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把这一发展过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由于化石材料的不断丰富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分期法已不合用。目前国外学者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3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现代智人。这一划分法的缺点是把不会制造工具的南方古猿和能制造工具的能人及1470号人归入同一范畴。另一种是分为最早的人类(或最早的人属)、直立人、早期智人、现代智人 4个阶段。中国学者也提出4个阶段的划分法,即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早期猿人”阶段相当于国外学者提出的“最早的人类(人属)”阶段。虽然直立人之前的化石材料发现不多,但将其单独列为一个阶段以别于南方古猿和直立人,仍是较妥当的办法。
最早的人类 从1974年开始,英国学者M.D.利基在坦桑尼亚莱托利的莱托利尔地层发现了人类化石,除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的部分骨骼外,还发现一些*的上下颌碎片及牙齿定年在380~360万年前之间1978年在莱托利尔地层中发现留在火山凝灰岩中的人类脚印,属一大一小两个个体。脚印有凸起的足弓,圆形的足跟,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并列于足前方,这些都是人类的特征,因此有些学者把它归入人属。但在同一地层中没有发现石器。约翰逊等人认为莱托利尔地层发现的化石是南方古猿阿法种,并非真正的人类。
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库彼弗拉发现了编号为KNM-ER1470号人的头骨,定年为290万年前。脑量约为775毫升。头骨无直立人那样明显突出的眉嵴,因此它在进化系统中的位置还有争议。在KNM-ER1470号人的层位稍高处,于1968年发现有旧石器,当时测定为261万年前,1975和1976年有人重新测定其年代分别为182万年和244万年前,后一年代与最初测定的年代较接近。
从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陆续发现一些人类化石。1964年定名为“能人”。其脑量约为 680毫升,手骨及足骨与现代人相似。在发现能人的层位发现不少砾石打制的工具,主要是砍砸器。此外还发现石块堆成的圆圈,推测是能人所建的简单住所。能人生活的时代距今180万年。
发现于爪哇的莫佐克托人,原先被称为莫佐克托猿人,近年有人研究,认为可能属于能人,定年为约190万年前。
直立人 在中国习惯上称之为“猿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或150万年前至二、三十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其脑容量为775~1400毫升。最早发现的直立人是1891年荷兰军医E.杜布瓦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附近找到的一个头盖骨及一枚牙齿,次年又在同一地层发现一个大腿骨及一枚臼齿。头骨很厚,眉嵴突出,颅骨低平,具有猿的特征,但腿骨似人,适于直立行走,所以当时定名为“直立猿人”。
直立人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在中国有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在非洲有肯尼亚的KNM-ER3733号人、 KNM-ER992号人、KNM-ER3228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的 OH9号人、OH28号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等;在欧洲有德国的海德堡人。此外在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累西勒提及德国的比尔钦斯勒本近年也发现了猿人化石。
[爪哇猿人头骨化石]
早期智人 又称古人或尼安德特人。生活于距今约二、三十万年至四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晚期。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一副人类骨架化石。定名为人属尼安德特种,后其学名改为智人尼安德特亚种。
早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生存年代最早的是德国的斯坦因海姆人和英国的斯旺斯孔布人,定年约为25万年前。许多学者认为他们处于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过渡阶段。中国陕西省境内发现的大荔人,也具有这种过渡性质。
早期智人体质形态已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若干原始特征,如眉嵴比现代人发达,前额低斜,颌部较突出,颏部不明显等。脑容量约为1300~1750毫升,比直立*得多,脑组织也更复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类的体质和智慧都进一步发展了。
目前许多人类学家认为早期智人可分两种类型,一为“典型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于西班牙、法国、比利时、德国和意大利等地一为“进步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于黎巴嫩、以色列等地。进步的尼安德特人脑量比典型的尼安德特人略小,但体质形态更接近晚期智人。一般认为进步的尼安德特人后来发展成为晚期智人。而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有的学者认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灭绝的旁支,亦有的学者认为并未灭绝,而是后来欧洲人的祖先。
晚期智人 又称新人,出现于4万年前。其头骨前额升高,眉嵴几乎消失,颌部退缩,下颏明显,体质形态与现代人类已无多大差别。发现的化石分布于亚、非、欧、美、澳各大洲,说明此时除南极洲外,地球上各大洲均已有人居住。
由于美国的南加利福尼亚发现了 4.8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所以有人认为人类到达美洲的时间至少在距今5万年前。但许多学者对该人类化石的年代表示怀疑。澳大利亚*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蒙戈湖,年代为32750年前,所以人类从亚洲到达澳大利亚的时间可能在 4万年前。
晚期智人出现时现代人种亦形成。目前多把人种分为三大种,即:蒙古利亚人种、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也有另立澳大利亚人种而分为四大人种的。大种之下又分若干小种。人种形成的因素极为复杂,一般认为是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 (见彩图[人类起源]
参考资料:http://www.cle.com:8080/cp/resource/articles/159/%E4%BA%BA%E7%B1%BB%E7%9A%84%E8%B5%B7%E6%BA%9015860.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42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生活在40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的人科成员化石。1924年,首先在南非的汤恩(Taung)发现一具幼体的头骨化石。以后在东非和南非的其他地方也发现了此类化石。由于他们有突出的颌,没有下颏,头盖低平,额向后倾,所以外貌很像猿;但脑量已近600毫升,颅腔内模回纹亦较复杂,眉脊不甚发达,牙齿排列紧密、无巨大犬齿,颅底大孔的位置已靠前,髋骨也较开阔,表示已能直立行走,这些方面都和人接近。学者们曾将这些标本定为4属,6种。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属的名称(如“魁人”、“傍人”、“东非人”等)已被废弃。近年学者们已同意合为一属,即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归入人科(Hominidae),下分两种类型即纤细型和粗壮型,前者以非洲南猿(A.africanus)为代表,后者以粗壮南猿(A.robustus)和包氏南猿(A.boisei)为代表。本世纪70年代,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法(Afar)地区发现了生活在距今350万年前的南猿化石,定名为南猿阿法种(A.afarensis),俗称“露西”。有的学者,如美国的约翰逊(Donald Johanson)等认为,南方古猿阿法种既是非洲南猿的祖先,又是早期猿人“能人”的祖先。一方面从阿法种经过非洲南猿变成粗壮南猿和包氏南猿;另一方面经过“能人”、直立人而发展为智人。这大概就是近400万年以来,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大致情况
http://www.ghzx.com.cn/geren/gxr/cansai/x030201.htm
参考资料:百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43
灵长目Primates由于包括人类而格外引人注目。灵长目通常可分成比较原始的原猴亚目Prosimii和比较进步的类人猿亚目Anthropoidea,类人猿亚目Anthropoidea即高等的灵长类,包括各种猴、猿和人类,人型总科Hominoidea包括人和真正的猿类,以大脑高度发达,没有尾巴为主要特征。人科Hominidae现存只有一种,即智人Homosapiens,或称现代人。史前尚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人科成员,这些史前人类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争议很大,一般可以分成两个亚科,即早期的南方古猿亚科Australopithecinae和后期的人亚科Homininae,也有人将非洲的大猩猩和黑猩猩从猩猩科移入人科分别作为亚科,而南方古猿和人作为人亚科的两个族。
南方古猿亚科Australopithecinae是最早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即最早的人类。第一个南方古猿的化石于1924年由达特发现于南非,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右图)。当时由于北京猿人的发现,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亚洲,而对南方古猿没有重视,到1959年李基在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发现了南方古猿类型的东非人之后使南方古猿开始成为人们的焦点。早期发现的南方古猿可以分成体型纤细的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包括1924年发现的南方古猿非洲种)和体型比较粗壮的傍人属Paranthropus(包括1959年发现的东非人,即傍人鲍氏种Paranthropus boisei,原称鲍氏东非人)。南方古猿中最著名的则是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由于其发现是人类出现的年代大大提前并发现了一具比较完整的化石(即“露茜”)而引起轰动。近些年来,又发现了一些南方古猿亚科更古老的属和南方古猿属更早的种,将人类的历史又提前了很多。
人亚科Homininae是能够熟练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进步的人类。在人亚科出现以前,人科的成员分布限于非洲,从人亚科开始,人类生存能力大大提高,开始走出非洲。人亚科传统上分成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划分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学划分,但是使用上比较方便。第一阶段的代表是能人Homo habilis(左上),最早是李基夫妇在和东非人同样的地点发现的,被称为最早的工具制造者。与能*约同时期生活于东非的还有另一种卢多尔夫人Homo rudolfensis,发现于肯尼亚的卢多尔夫湖畔(现名图尔卡纳湖)。卢多尔夫人与能人非常相似而略有一些区别,曾被归入能人,现多列为独立的种。第二阶段的人类即直立人Homo erectus(左中),是最早用火的人类,迁徙能力也大大强于能人。直立人最早于1891年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但真正引起轰动的是在北京的发现。在当时不同地方的直立人被归为不同的属种,后来被置于同一个种,只是近来将在非洲发现的一些早期的直立人被单划分为匠人Homo ergester。匠人的代表是1984年发现在图尔卡纳湖西岸的一具几乎完整的化石(被称为“图尔卡纳男孩”),这具化石不仅是最完整的早期人类化石,而且年代非常古老,具今有160万年。相比之下,亚洲的直立人除了一些不确定且不完整的化石以外,年代均要晚很多。北京猿人年代为20万年~50万年前,元谋猿人年代有60万年和170万年两种说法,而只发现了两枚牙齿。“图尔卡纳男孩”的发现者小李基是发现能人和东非人的李基夫妇的儿子,李基家族不仅发现了很多重要的人类化石,研究黑猩猩的先驱古道尔和研究大猩猩的先驱芙茜等人也是由李基委派的,李基家族对高等灵长类研究方面的贡献无人可比。直立人是最早离开非洲的人类(即第一次走出非洲),在亚洲的化石基本上集中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欧洲的海德堡人也曾经被当作直立人,但是近来一般将其归入最早的智人,这样第二阶段的人类只出现于非洲和亚洲,而非洲则可能是起源地。智人阶段的人类包括海德堡人(右上)、尼安德特人(右下)和现代人(左下)三类,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均归入智人种Homo sapiens并作为三个不同的亚种,另一种是三者列为三个不同的种,只是现代人保留智人的名字。海德堡人是相对比较庞杂的一个类群,最早出现于70万年前,与亚洲的直立人在年代上有很大的重叠,而一直延续到了尼安德特人出现以后,其中包括最早的智人,也包括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祖先类型。尼安德特人可能是冰期时被隔离在欧洲的海德堡人的后代,在那里演化成了适应寒冷生活的穴居人类。尼安德特人比较特化,可能没有留下后代,由于现代人的到来而灭绝。现代人最早出现于十多万年前,现代人的起源目前争议非常大,有人认为使非洲的直立人(匠人)演化为非洲的海德堡人,然后演化为最早的直立人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有人认为是各地的直立人分别经过早期智人阶段独自演化出了现代人。无论现代人是不是从非洲走到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的迁徙能力之强是空前的,现代人踏上澳洲这样偏僻地区的年代甚至不晚于到达欧洲的年代,后来足迹更遍及了南北美洲。
从生物学角度讲,人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真猴亚目(区别于原猴亚目)、窄鼻猴次目(区别于宽鼻猴次目)、类人猿超科、人科、人属、人种(人科现存只有一属一种)。
参考资料:世界动物图鉴 属于,但是一般生物学上把人单独分出来。
因为人是最高等动物,凌驾于所有生物之上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43
南方古猿身材比现代人短,雌性平均约1.25米,雄 性平均约1.52米。头骨较似黑猩猩,颌骨和牙齿都大,接 近大猩猩。头骨装脑子的部分小,颜面部分大,身体肌 肉发达,上肢相对地比人长。像人一样直着身躯,用两 条腿走路,但爬起树来比人灵敏。 南方古猿生存的时代由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 迄今发现的化石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的估计约距 今50万年。 各个不同时期地点的南方古猿形态各有特点,但也 有一系列共同特征。头骨装脑子的部分略呈球状,最宽 部在最下处。脑量一般在440毫升与530毫升之间,最大 可达700毫升。骨壁不厚,只在局部形成骨脊处外板增厚, 还有大小不等的气窦。眉骨发达,眶较高。枕大孔位置 比人类靠后。枕外隆凸点位置低,接近法兰克福平面。
颜面与颅长相比特别大。整个颜面凹陷或呈碟状。 鼻骨扁塌。鼻骨与额骨之间的骨缝形成一倒“V”字形。 下颌骨无颏隆突,下颌支高且垂直,下颌体前部较高,有 横圆枕。总之,颌骨适应于强有力的咀嚼功能。
上肢与下肢的相对长度比*。肱骨粗壮,特别显 示上肢屈肌发达。手、前臂和肩也相当有力。肘关节不 像适于四足行走者。股骨头小,颈扁且长,大转子不很 向外突,颈体角比人小。脚骨适应于两足行走,拇趾不 向内侧方分离。
腰部脊柱前凸,与人相似。骨盆宽、骶髂关节面相 对较小,髋臼小,髂骨翼特别宽,髂前上棘区向前延伸。 髂前下棘很发达,表示股直肌有发达的直头。
雌雄差异比*。
有人如美国的T.怀特认为坦桑尼亚莱托里地方发现 的人科颌骨、牙齿和脚印也属南方古猿,这是迄今发现 的最早的南方古猿。它们生活于距今约370万年前。稍晚 的有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低地发现的十多个个体, 其中有一副残缺的骨架,约包含全身骨骼的40%,俗称 “露西”。阿法的南方古猿化石据推测距今350~260万 年前。
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谷的化石地点距今约300~200万年前。肯尼亚的特卡纳湖以东的各个地点的时代大约 在200万年以前。 巴林戈湖以东的切索旺雅估计在距今 100万年。另外还有一些地点如卡纳波依、恩高罗拉、喀 麦隆、卡纳姆、纳特龙、洛塔加姆也发现过可能属于南方古猿的标本,其中洛塔加姆下颌估计为距今600~500万年前,时代最早。
南非的南方古猿化石地点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斯 特克方丹、马卡潘斯盖两个地点的时代距今约250万年前。 汤恩可能也同样古老。斯瓦特克兰斯、克罗姆德拉和斯 特克方丹延伸地点时代较晚,大约距今150~50万年前。
目前公认的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于非洲。亚洲爪哇 的粗健猿人也被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南方古猿。中国湖北 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牙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方古猿,但 化石太少,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
各地发现的南方古猿大体上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 两型。一般说来,纤细型的时代较 早,大多早于距今200万年,粗壮型大多晚于距今200万 年。通常分为4个种。 阿法种主要包括阿法低地的化石, 也有人还将莱托里的化石归属此种。非洲种主要包括南 非早期的化石和部分东非的化石。此两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44
renlei de qiyuan
人类的起源
human origin
人类的历史始于人类的出现。人类如何起源,历来传说、争论很多。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目前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猿类的出现 猿类的出现可追溯到地质学上的渐新世。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1911年发现于埃及法雍的原上猿,其生存年代为3500~3000万年前。比原上猿稍晚的有1966~1967年在法雍发现的埃及古猿,生存年代约为2800~2600万年前。更晚的则有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的圣戈当,后来欧、亚、非洲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同类型的化石,其生存年代约在2300~1000万年之前。这些古猿很可能是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
从猿到人的过渡 森林古猿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拉玛古猿等几个分支。拉玛古猿生存年代约为1400~700 万年以前,最早的化石是1932年美国学者G.E.刘易斯在北印度的西瓦利克山地发现的一块右上颌碎片,它具有若干人类的特征。60年代之后,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匈牙利的鲁道巴尼亚、希腊的皮尔戈斯、土耳其的钱德尔、巴基斯坦的博德瓦尔高原及我国云南禄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其共同特征为: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下颌第一前臼齿为双尖型,釉质厚。这些特点与人类相似而与猿类不同,所以许多学者认为拉玛古猿是人类的祖先。但近年有些学者发表不同意见,认为拉玛古猿不属人科,而是猩猩的祖先。也有学者持折中观点,认为两种可能性都存在。
拉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其生存年代大约为370~100万年以前。有的学者把1967年在肯尼亚罗特加姆发现的一块下颌标本也归入南方古猿,从而将南方古猿存在年代的上限推到 550万年以前。南方古猿化石最早于1924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汤恩发现,为一幼年头骨。其后陆续在非洲、亚洲发现十多处。其中较突出的代表是1959年在奥杜瓦伊峡谷发现的东非人头骨化石(见彩图[东非人头骨化石])。南方古猿的体质特征和人接近,齿弓呈抛物线形,犬齿不突出,无齿隙;拇指可和其他四指对握,能使用天然工具;头骨枕大孔的位置接近颅底*,骨盆比猿类宽,能直立行走;脑顶叶扩大,可能有原始的语言能力。根据目前研究,南方古猿至少有三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或称纤细种)南方古猿粗壮种和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1973年美国学者D.C.约翰逊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一膝关节化石。次年发现一具人科动物化石,年代距今约300万年前,全身骨骼保存达40%左右,是一个20岁左右之女性,约翰逊称之为“露西女士”,定名为南方古猿阿法种。
关于南方古猿的演化,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意见:①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约在200~300多万年前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并于 100多万年前灭绝。②南方古猿最早出现的是阿法种,后来演化为纤细种。约在 250万年前,其一支在南非演化为粗壮种;另一支在东非演化为鲍氏种;约在 200万年前,其余的纤细种演化为人属。③阿法种不是南方古猿,实际上已是人属,他们与南方古猿并存。
从猿到人的过渡,如果从拉玛古猿算起,大约经过了1000多万年;如果从南方古猿算起,则有200~300万年。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过渡时期的生物终于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是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特点,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人类体质形态发展的分期 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继续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把这一发展过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由于化石材料的不断丰富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分期法已不合用。目前国外学者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3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现代智人。这一划分法的缺点是把不会制造工具的南方古猿和能制造工具的能人及1470号人归入同一范畴。另一种是分为最早的人类(或最早的人属)、直立人、早期智人、现代智人 4个阶段。中国学者也提出4个阶段的划分法,即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早期猿人”阶段相当于国外学者提出的“最早的人类(人属)”阶段。虽然直立人之前的化石材料发现不多,但将其单独列为一个阶段以别于南方古猿和直立人,仍是较妥当的办法。
最早的人类 从1974年开始,英国学者M.D.利基在坦桑尼亚莱托利的莱托利尔地层发现了人类化石,除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的部分骨骼外,还发现一些*的上下颌碎片及牙齿定年在380~360万年前之间1978年在莱托利尔地层中发现留在火山凝灰岩中的人类脚印,属一大一小两个个体。脚印有凸起的足弓,圆形的足跟,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并列于足前方,这些都是人类的特征,因此有些学者把它归入人属。但在同一地层中没有发现石器。约翰逊等人认为莱托利尔地层发现的化石是南方古猿阿法种,并非真正的人类。
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库彼弗拉发现了编号为KNM-ER1470号人的头骨,定年为290万年前。脑量约为775毫升。头骨无直立人那样明显突出的眉嵴,因此它在进化系统中的位置还有争议。在KNM-ER1470号人的层位稍高处,于1968年发现有旧石器,当时测定为261万年前,1975和1976年有人重新测定其年代分别为182万年和244万年前,后一年代与最初测定的年代较接近。
从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陆续发现一些人类化石。1964年定名为“能人”。其脑量约为 680毫升,手骨及足骨与现代人相似。在发现能人的层位发现不少砾石打制的工具,主要是砍砸器。此外还发现石块堆成的圆圈,推测是能人所建的简单住所。能人生活的时代距今180万年。
发现于爪哇的莫佐克托人,原先被称为莫佐克托猿人,近年有人研究,认为可能属于能人,定年为约190万年前。
直立人 在中国习惯上称之为“猿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或150万年前至二、三十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其脑容量为775~1400毫升。最早发现的直立人是1891年荷兰军医E.杜布瓦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附近找到的一个头盖骨及一枚牙齿,次年又在同一地层发现一个大腿骨及一枚臼齿。头骨很厚,眉嵴突出,颅骨低平,具有猿的特征,但腿骨似人,适于直立行走,所以当时定名为“直立猿人”。
直立人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在中国有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在非洲有肯尼亚的KNM-ER3733号人、 KNM-ER992号人、KNM-ER3228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的 OH9号人、OH28号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等;在欧洲有德国的海德堡人。此外在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累西勒提及德国的比尔钦斯勒本近年也发现了猿人化石。
[爪哇猿人头骨化石]
早期智人 又称古人或尼安德特人。生活于距今约二、三十万年至四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晚期。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一副人类骨架化石。定名为人属尼安德特种,后其学名改为智人尼安德特亚种。
早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都有发现。生存年代最早的是德国的斯坦因海姆人和英国的斯旺斯孔布人,定年约为25万年前。许多学者认为他们处于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过渡阶段。中国陕西省境内发现的大荔人,也具有这种过渡性质。
早期智人体质形态已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若干原始特征,如眉嵴比现代人发达,前额低斜,颌部较突出,颏部不明显等。脑容量约为1300~1750毫升,比直立*得多,脑组织也更复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类的体质和智慧都进一步发展了。
目前许多人类学家认为早期智人可分两种类型,一为“典型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于西班牙、法国、比利时、德国和意大利等地一为“进步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于黎巴嫩、以色列等地。进步的尼安德特人脑量比典型的尼安德特人略小,但体质形态更接近晚期智人。一般认为进步的尼安德特人后来发展成为晚期智人。而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有的学者认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灭绝的旁支,亦有的学者认为并未灭绝,而是后来欧洲人的祖先。
晚期智人 又称新人,出现于4万年前。其头骨前额升高,眉嵴几乎消失,颌部退缩,下颏明显,体质形态与现代人类已无多大差别。发现的化石分布于亚、非、欧、美、澳各大洲,说明此时除南极洲外,地球上各大洲均已有人居住。
由于美国的南加利福尼亚发现了 4.8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所以有人认为人类到达美洲的时间至少在距今5万年前。但许多学者对该人类化石的年代表示怀疑。澳大利亚*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蒙戈湖,年代为32750年前,所以人类从亚洲到达澳大利亚的时间可能在 4万年前。
晚期智人出现时现代人种亦形成。目前多把人种分为三大种,即:蒙古利亚人种、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也有另立澳大利亚人种而分为四大人种的。大种之下又分若干小种。人种形成的因素极为复杂,一般认为是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