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历史沿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0: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22:23
织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丰,山、水、洞俱佳,1991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织金境商、周时属鬼方,春秋时属牂牁国,战国时属大夜朗国。秦时属巴郡汉阳县,汉属益州牂牁郡,蜀汉时属南中牂牁郡平夷县,蜀汉后期属罗甸国。晋时属宁州牂牁郡地,成汉时属宁州平夷郡,后秦时属宁州夜郎郡,宋齐时属宁州平蛮郡。梁、陈时属宁州羁縻州。唐时属罗甸国,宋时属绍庆府腪州。元时属八番顺元宣慰司亦溪不薛地的雷坡、磨坡、高桥、市北洞长官司,明时属贵州宣慰使亲领十三则溪的陇胯、的都、朵里、阿架四则溪地。清康熙五年(1666),始建平远府。后降为州,曾隶威宁府,后隶大定府至*初。
据清道光进士谌厚光编纂《平远州志》记载:“织金秦属巴郡;汉属牂牁郡;为仡佬族世居;晋以后彝族入主;宋、元、明为毗喇郡;清代为平远州;
1913年置平远县,1914年改织金县。据《贵州名胜古迹概说》 :“*改州为县,旋改织金县,以织金河名。”(*3年(1914年)1月以平远州城东有织金街、织金关得名而改为今织金县。)
织金城文物古迹有74处,其中颇为著名的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八大庙”,多系清代乾隆盛世建筑,即观音庵、紫竹庵、白衣庵、回龙庵;玉皇阁、斗姥阁、文昌阁、文腾阁;隆兴寺、地藏寺、东山寺、寿福寺;武侯祠、忠烈祠、丁公祠、雹神祠;财神庙、文昌庙、关帝庙、龙王庙、马王庙、炎帝庙、黑神庙、城隍庙。儒、释、道,应有尽有,融各家文化为一体。
*二年(1913),平远州改为平远县;三年(1914),更名为织金县,属黔西道;二十四年(1935),隶属贵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今安顺市);二十六年(1937年),划归第四行政督察区(今毕节地区)。
1949年12月解放,隶属毕节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更名为毕节区专员公署)。
1970年毕节专区改为毕节地区,织金隶属之。
1997年,织金县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城关镇、桂果镇、牛场镇、猫场镇、化起镇、龙场镇、八步镇、以那镇、三塘镇、阿弓镇、珠藏镇、实兴乡、上坪寨乡、营合乡、马场乡、自强苗族乡、大平苗族彝族乡、纳雍乡、普翁乡、三甲白族苗族乡、官寨苗族乡、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金龙乡、板桥乡、绮陌乡、中寨乡、后寨苗族乡、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白泥乡、少普乡、熊家场乡、黑土乡,县*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织金县总人口825350人,其中:城关镇80542人,桂果镇21869人,牛场镇37136人,猫场镇36173人,化起镇32665人,龙场镇23191人,八步镇35587人,以那镇32091人,三塘镇30657人,阿弓镇25814人,珠藏镇35297人,三甲乡21911人,自强苗族乡12045人,大平苗族彝族乡16704人,官寨苗族乡22645人,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25845人,金龙乡35519人,后寨乡18142人,鸡场乡29902人,中寨乡17726人,绮陌乡23475人,普翁乡13010人,实兴乡18500人,马场乡22671人,上坪寨乡15101人,营合乡16465人,纳雍乡16758人,板桥乡19502人,白泥乡23317人,少普乡27772人,熊家场乡19619人,黑土乡17699人。
2003年,织金县辖11个镇、21个乡(其中8个民族乡),561个村委会、27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93.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4.81万人,非农业人口4.47万人。
2007年末,全县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总人口98.89万人。辖11个镇、21个乡(其中8个民族乡),556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
2013年,织金县辖6个街道、9个镇、17个乡,共574个村、4721个村民组,总人口113.26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彝族、白族、布依族、仡佬族、蒙古族、回族、水族等。
2016年1月22日,撤销马场乡、少普乡、熊家场乡、白泥乡、黑土乡、板桥乡、中寨乡建制,分别设置马场镇、少普镇、熊家场镇、白泥镇、黑土镇、板桥镇、中寨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驻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