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0: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5 07:31
新华网南京3月15日电(庞雪婷、马晓康)连续14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得益于江阴的工业强市;一个县级市有42家上市公司,新三板有45家上市公司,这要归功于江阴服务型*的转型。
“企业阳光,发展顺利的时候,*要给他提供好的服务和保障,当好‘掌柜’;企业遇到雨天,经营遇到困难,*要给他提供全天候的帮助,当好‘急救医生’。”江阴**陈金虎的这句话,是江阴全面建设服务型*,转型“店主”和“急救从业者”的真实写照。
江阴服务型*的创新探索,不仅为87家上市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伞”,也正在成为江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基础。
创新保姆:为实体经济发展护航
一个城市只有种下创新的土壤,才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当前,江阴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有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其中,集聚实体经济的创新成为江阴产业创新、企业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
“实体经济和江阴精神,是江阴引以为豪、优于周边的独有特色。必须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把实体经济作为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陈金虎*2016年12月在*江阴*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为江阴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成立于2011年1月的江阴百利生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江阴市*“扶上马,送一程”实现创新超越的典型。贝里森是中国唯一一家提取并创新应用贻贝黏蛋白的企业。这种新的生物材料被称为“生物胶”,可以用作医用粘合剂,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
为支持贝瑞森尽快落户江阴,江阴市*不仅为公司提供了100万元的启动资金、300万元的*性风险投资、银行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技术融资等支持,还安排专人负责其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申请人才和科技资助项目、水、电、消防、筹备企业上市等涉及园区启动建设的具体业务,为进入企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提供租房和住房补贴。
这是江阴独创的“创新保姆”服务模式。近年来,这一模式不仅为实体创新企业落户、发展壮大提供了支持,也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
“要想活下去,一方面是创新,形成高门槛、不可复制的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是在升级和调整现有的产品结构,向更高端发展!”创新意识的觉醒给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生机,长电科技是中国著名的分立器件制造商、集成电路封装生产基地,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今天,世界某知名品牌的最新款手机中,29个元器件中有11个是长电生产的;长电自主发明的FBP技术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专利金奖;在半导体封装测试行业的两大主流方向——晶圆级封装和模块封装,长电积累了2000多项专利,技术实力超越国际同行...
不断加速的长电科技,正赶上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节点。长电科技董事会秘书朱正毅说,江阴市*就像一场“及时雨”。关键时刻出台32条降本增效*,加大了对企业用地、厂房租赁、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长电进一步抢占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提供了宝贵支撑。
事实上,2016年,江阴就开始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的初级战略,制定了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围绕项目强企和人才强市、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创优做强和资本运作、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业、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发展环境和平台建设。
*很明确。“十三五”期间,江阴将安排总量不低于100亿元的工业强市发展资金,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江阴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工业发展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据统计,2016年,该市已兑现强势产业奖励近20亿元。
人才强企:“千人计划”为发展注入灵魂。
江阴东临张家港,南接无锡,西接常州,北靠靖江。虽然是长江南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江湖海交通的天然港口,但无论从区位还是资源来说,都难以与南京、上海相抗衡。
如何在弱势下崛起?江阴市*的杀手锏之一就是积极实施人才强市计划,为江阴实体经济发展注入灵魂。
“企业转型就是外部转型和内部转型。”蓝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平说。作为江阴传统实体经济的“领头羊”,蓝海集团正在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凤凰计划”,广纳贤才,培养后劲,推动人才从专业型、知识型向复合型、接地气型转变。集团成立的“蓝海大学”,与同济大学、复旦大*合举办MBA班,每年为蓝海培养100名研究生,作为人才储备。
作为传统行业,江阴阳光集团也搭上了“人才强企”的高速列车。在那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活跃在车间、技术中心和实验室。阳光技术中心总监曹表示,集团人才团队是一支“*部队”,这是“广纳贤才”的全球化战略带来的重大变革。自1997年首次引进外国专家以来,阳光集团已引进260多名外国专家,解决了60多项面料设计开发、服装生产工艺等领域的国际技术难题...
无论是“凤凰计划”,还是“多国部队”,都与江阴市“人才强企、产业强市”的创新实践息息相关。
近年来,江阴坚持“外引内育”的方针,以人才创新为重点,实施“人才强企工程”,支持上市公司加强人才培养,制定了江阴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重点引进科技人才。投资5.5亿元建设800多套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高层次人才公寓,让引进人才拎包入住;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卡,从出入境、居留服务、户籍便利、子女入学、医疗卫生、配偶安置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并实行一站式服务;成立高层次人才协会,关注高层次人才的精神追求...这些措施改善了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使江阴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如果说人才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那么人才就是新兴创新型企业转型发展的“生命线”。
从事汽车配件生产的万事兴汽车科技集团引进了黄跃龙博士,成立了中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使万事兴汽车集团从传统的产品制造企业转变为全新的技术出口企业。创新“R&D孵化、技术加速、产业转化”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带动一个创新团队、撬动一个新兴产业”的转化模式。
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张磊,带领他的全球化团队创造了“远见传奇”。7年时间,从20平米的房间发展成为销售额超百亿的“风电王国”,带动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1000多亿。
"*主导,企业主导,企业家主导."目前,江阴人才总量已达34.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21万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7人,江苏省人才54人,江苏省团队8人,江苏省博士44人,引进海外工程师建立的工作室25个,柔性合作院所、科学院院士38人。生物医药产业先后引进了科里、本特西·苗森、哈特姆思的米歇尔、巴里·马歇尔、罗伯特·格拉布等5位诺奖得主,设立了4个诺奖研究院,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江阴诺奖板块”。
当好“掌柜”,支持企业一直腾飞。
“十三五”期间,江阴将把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平台与电子政务服务大厅有机融合,提供全方位政务优质服务,对大企业、大集团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重点服务;加强对优势成长型企业的要素支持和*扶持;针对大量中小企业,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构建更高效的政务生态圈。
“以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都要去建设局,一个项目审批既要跑局又要跑行政服务中心,方便多了。”在江阴市建设工程服务大厅,前来*的滨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一票制收费、一站式服务、原注册制从去年设立这个大厅开始,企业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审批建设项目,短时间就能办好事。企业有需求,*会回应,这在江阴已经成为一种意识,一种自觉。
近日,江阴高新区SMIC二期项目进入“多线程”的开发区模式。申报用地指标、环评、图纸设计、项目审批在江阴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这个项目的先遣队正在马不停蹄地做准备工作。今年上半年,这座总投资12亿美元、占地280亩的庞然大物将正式开工建设。
面对企业高涨的热情,江阴*市*不仅着力解决企业在项目引进、审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还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为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江阴已向企业发放上市奖励补贴近4000万元;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江阴恒天产业发展基金和若干专项基金;成立全省首家金融创新服务中心,以“互联网”思维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涉及产业促进、科技成果、项目支持、科技人才、R&D平台、知识产权、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奖励*,让企业负责人直呼“解渴”。2015-2016年期间,共为全市企业争取上级科技扶持资金2.53亿元,兑现本级科技创新资金7800多万元。帮助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16.4亿元,享受研发经费抵扣约1.4亿元。
2016年刚刚成为“a股农商行第一股”的江阴银行董事陆建伟感慨:“*对市场经济的超前意识和‘扶不干预、导不指令’的开明定位,让江阴板块保持了不竭的活力和先人一步的优势。”
为本土企业谋福利,培育转型发展的土壤,从根本上要求*角色的转变。从高远的“要求”和“期待”,到实实在在的“创新保姆”、“店员”、“急咨询”,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已经渗透到江阴的各个层面、各个部门。
精准服务,精准发力,真正把服务做到广大企业急需,做到创业者心坎上。
2016年,江阴有2家企业获得中国行业奖,9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2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3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6家企业*销售额超百亿。
江阴服务型*的创新探索,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保护伞”,成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百万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