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求助 高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0:4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1:06
朱熹名言: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 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 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 礼即理也。
●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活到老,学到老
●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 朋友,以义合者。
●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 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 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朱熹名言
●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名言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 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 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 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 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 女,毋计厚奁。
●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 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 百学须先立志。
●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二程: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浪滔天。
顺理则裕,从欲惟危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专欲利己,其害大矣。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
寡欲心自清。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天下之事,患常生于忽微,而志戒于渐习。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读书要玩味。
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黄宗羲:
作者无承传之求,州郡鲜上计之集,不能通知一代之始终,徒据残书数本,谀墓单辞,便思抑扬人物,是犹两造不备,而定爰书也。
古今学有大小,未有无师而成者也
大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者为之。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
一堂师友,吟风热血洗涤乾坤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于民之忧乐
君子长行胜言,小人常言胜行
人生须自重
夺天下之公利,徇一己之私利,是谓*
少欲觉身轻
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书而久不散,难之难矣。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年少鸡鸣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梦,不道消磨只数声
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士大夫的无耻,是为国耻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 钢为不可缺矣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清·顾炎武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王夫之:
学校者,国之教也,士之所步趋而进退也。
牧民之道,教养合而成用。
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未尝无有以诲之也。
身教重于言传。
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
性藉才以成用,才有不善,遂累其性,而不知者遂咎性之恶,此古今言性者,皆不知才性各有从来,而以才为性尔。
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末成可成,已成可革。性也者,岂一受成侀, 不受损益也哉?
学校者,国之教也,士之所步趋而进退也。
牧民之道,教养合而成用。
力行而后知之真。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清·王夫之
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参考资料:翻了太多网页了,不细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1:07
道德篇:
1、 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修养篇: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申鉴?杂言上》
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4、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宋?宋轼《晁错论》
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羡慕水中游鱼,不如回家织网。 1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12、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 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处在上位不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13、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明?海瑞《治安疏》
有几分美就说几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
1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道,这便是做了大坏事。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16、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家语?在厄》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
治学篇: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人如不学习,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贤君,建国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青色从蓝草中提取,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变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宋?司马光《劝学文》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历来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解知识、解答疑难。
5、雨泽过润,万物之灭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明?吕坤《*语?礼制》
雨水超过了需要即成万物之灾害,宠爱过头,这是子孙的灾难。
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
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后一筐土,则将前功尽弃。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便可以做老师了。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 《论语?子罕》
意谓时光易逝,当自强不息。
10、人之于文学,犹玉之琢磨也。 《荀子?大略》
人们对于文化知识,要象雕磨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梁?沈约《长歌行》
1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颜氏家训?勉学》
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
13、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 《中说?礼乐》
世界上没有不经过学习就能成功的人。
14、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 唐?杨炯《王子安集?原序》
富贵尤如天上浮云,光阴才是无价之宝。
1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宋?林逋《省心录》
知道自己不足的人一定好学,以下问为耻的人常常自满。
16、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不可以无水。宋?陆九渊《与黄循中》
17、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宋?朱熹《劝学文》
18、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惰。 宋?张孝祥《勉过子读书》
学习无早晚,只怕开始勤奋后来怠惰。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 《菜根谭?后集百九》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22、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近思录?为学类》
胆要大而心要细,智慧要全面而行为要端正。
2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小雅?鹤鸣》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是真正的聪明。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论语?为政》
只读书而不思考无所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也只会疲惫不堪。
2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29、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清?刘开《孟涂文集?问说》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会产生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学识。
艺术篇:
1、诗言志,歌永言。 《尚书.舜典》
诗表达志向,歌抒发情怀。
2、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
3、万卷山积,一篇吟成。 清.袁牧《续诗品.博习
只有积累丰厚学问,才能写出一首好诗。
4、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高为最好,境界高格调自然就高,自然就有名句。
5、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文章是治国安邦的伟大事业,是传之不朽的大事。
6、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 宋.郑思肖《心史总后叙》
所谓诗歌文章,实际上都与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相联系的。
7、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朱子语类》
道是文章的根,文是道的枝和叶。
8、观其文可以知其人。 清.袁牧《读书
看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思想品德。
9、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哲学篇: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
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
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3、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荀子.天论
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4、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
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5、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贞观政要.征伐》
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6、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 《潜夫论.浮侈》
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平,凶险来自安全。
7、物极则反。 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8、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 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
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9、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 《近思录.治体类》
天下的事情,不前进就会后退,没有静止不动的道理。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遭遇突然出现的祸殃。
11、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成语“千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12、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13、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唐.韩愈《原道》
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 ,其实并不是天真的小呢。
14、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其名声不会传之久远;有实际而不加以播扬,实际也会萎失消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1:07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位卑勿敢忘忧国”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不可不弘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
"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1:08
仁义礼智信~~是我们人生学习的准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01:09
我若是你,我会去翻看儒学相关的文集,哪怕只有一本,仔细找看,认真读,自己发现经典,又哲理,和美丽的句子。
也许你是要论文用,越是如此,越不应该在这里找人帮助。
自己找,哪怕一条,你也会永远记住。
你认为呢?
也许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