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7:0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3:06
效率思维包括两点:一是以最合算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工作,二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我们周围经常有这样一类人:表面上看,他们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效率却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最不合算的。
那么,执行者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效率呢?
1.优化自己的时间
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并不重要、细枝末节的事情上,以虚假的“忙碌”来掩饰实质上的“低效率”,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一个老总曾经反映这样一件事:他有一位下属,交给她的工作,她总要延迟才能完成。每次问她原因,她总有理由,因为要做某某事情,所以来不及完成。他发现她有一个工作特点,每天总是从做“无关紧要”的事情开始。比如,打一个电话,跟客户谈上半个小时。
实际上,这个电话可打可不打,也并不要紧。她之所以要打这个电话,一是觉得打这样的电话没有压力,也没有什么难题需要去解决,同时,也给人造成一种印象:“我可是在忙着,并没有不做事情。”
对此,这位老总指出,下属这样做,表面上是没闲着,但实际上却没有效率。后来他要求这位下属先分析自己的时间都用到哪些地方去了,哪些工作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毫无价值的,哪些是价值较小的,然后不断地优化。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这位下属的效率就明显提高了。
这位老总的做法,其实是有理论依据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其代表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明确提出:管理要从管理自己开始,管理自己要从管理时间开始。他还特别提到要分析自己的时间都用到了哪些地方,之后再去优化。这样的做法,的确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2.让专业人员做专业事
领导学家柯维曾指出:“一个努力的人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效果,往往是由于他将劲使在不该使的地方。”
曾在中国惠普公司工作的高建华在他所写的《笑着离开惠普》一书中,写了这样一件事。
刚到惠普时,他担任的是市场开发助理工程师的职务。当时,在公司入口处有一个透明房间,是用来给客户作演示用的。因为他是所有助理工程师中,唯一在进入惠普之前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所以被上司指定负责这个房间的管理,维护房间的整洁。
这个房间就在入口处,是公司的脸面,又离两位老总很近,因此他对房间的管理也很用心。
一天,他从外面回来,路过演示房时,发现房间里的机器放得乱七八糟,纸箱子满地都是,可能是哪个部门使用后没有整理就走了。于是,他赶紧动手收拾,把机器摆好,把空纸箱放进仓库,又扫地擦桌子,忙得满头大汗。
这一幕正好被市场部的经理看到了,经理让他收拾完后到自己办公室去一下。
他认为,自己干得这么辛苦,经理一定会表扬自己。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经理不仅没有表扬他,反而把他批评了一通:“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不希望用一个工程师的薪水请你来,而让你去做打扫卫生的工作。”
在经理看来,应该让专业人士去做专业的事情。市场开发工程师,就应该去做市场开发工程师该做的事情。房间脏了,可以告诉打扫卫生的人,让他按照标准去打扫干净就可以了。
本来想表现一下,没想到却挨了批评,高建华刚开始也想不通。但慢慢地,他明白过来了。领导的话是对的,如果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去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可以由专业人士负责的细小事情上,那么无论对自己和公司,都是不合算的。
高建华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儿:在工作中,我们提倡主动精神,有时即使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只要与单位工作有关,也应该主动关心甚至去做。
但这是有前提的,即要与效率思维挂钩,与单位的分工挂钩。
如果没人去做,自己顶上去,当然是可以的。但明明有人做,或者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让有关的人做得更好,那么自己再“越位”去做,可能对单位还是自己,都未必是最好的方式。
能走绝不爬,能跑绝不走,这正是最好的执行者时刻要求高效的写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3:07
(二)效率意识在效率意识的观念下,你的所有时间及所有在做的工作,可能都是成本。所以,在相同的成本投入下,你如何能让自己的产出变得更大?如何持续去优化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你会发现,作为一个运营,“效率”两个字,会贯穿于你的职业生涯始终,体现在方方面面。简单一点讲,一个时刻把“效率”两个字挂在脑海中的运营,可能是会不断问自己一些问题,以此来检视和警醒自己的。比如说:我过去这一周都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有产出的,哪些事情产出不太够?哪些事情的产出效率尤其高,值得我花更多时间投入?而哪些事情产出不明显,我可能可以完全忽略它?同样是做推广引流,我在10个渠道都铺开了引流内容,但最后我发现,其中有两三个渠道的转化效率非常高,而有两三个渠道其实没什么反应,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