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由来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7:0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3:40
在讲普通话怎么来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说的普通话其实就是明清时期的北京官话,它在1909年的时候被清廷规定为“国语”。之后历经北洋*、**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个别注音经过调整,但大体上基本没有变过,并且一直将其(北京官话)作为国家官话来使用,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普通话了。
当然了,“普通话”这个名词还是近现代的产物。众做周知,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我国总的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再细分则是上万种不同的方言了。比如说作为一个浙江人,对于语言不通我就深有感触。在三观君的家乡金华,金华市区讲金华话,下面各级县市城镇又有各种不同的方言,比如说鼎鼎大名的义乌又叫做义乌十八腔,也就是光义乌这个县级市就有十八种方言了。你想想金华一共有八个县级,每个县最少的四五种,多的近二十种,那整一个金华就多少方言了?那全浙江省呢?
很多人说那你们都是吴语系的,就算是方言那也差不多呀。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比如东北话和河南话,我们都能听懂是吧。但是我作为一个浙江人,就是同一个小区以内,我最多就听得懂我隔壁邻居的方言,在我家前排的我就根本听不懂了(当然个别词汇还是听得懂的),也就是说虽然同属吴语,但是在浙江基本隔五十一百里就是天差地别,完全不是同一个世界的语言。
就是在这种情下,1902年我国晚清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学家吴汝纶先生去日本寻求救国之法的时候,日本友人就对其说,想要振兴中华第一步就是统一语言,推行国语便于全民教育。其实很好理解,振兴国家第一步是振兴教育,振兴教育的先决条件当然就是统一教科书,统一语言了,也正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提出了“普通话”一词。之后“普通话”这个概念越来越被国内的有识之士接纳和意识到其重要性。晚清学者朱文熊直接提出,“普通话乃各省通行之话”的定义,之后随着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普通话逐渐被接受,然后得到了各级*的支持和推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3:40
东北口音 ,区域,是最大的方言区,涉及人口 地域最大,而且发音与中州洛阳 华夏古都非常接近,也很利于阅读书面文字,,就*成为普通话了,
就是东北方向的大众方言口音,折中平均一下,好似河北口音,在略去了 河北和京城特有的大舌头,就完事了,就是普通话,
东北方言(包括河北),口音初步形成于辽代,完善与元代,最早也可能是北魏,也就是后来所说的 汉儿话 契丹花 乞大话,
具体口音,轻参看,古代半岛的口语教材,书名叫 老乞大
凡是人口搬迁,民族融合,都会导致口音的融合 标准化,方言区面积扩大,,当方言口音区面积达到200万平方公里以后,就*的成为普通话了,
东北方言是 黑龙江流域(涵盖200万平方公里的地域)的多种语言口音的集合,西部鲜卑 东胡 契丹,东北部 邑娄,东部女真,中部 东南部 肃慎秽貉扶余高句丽,南部辽宁河北,
东北口音 是肥沃庄稼地 森林 溪流 漫长冬季的感觉,和西北方言 突厥孜然味 区别明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3:41
普通话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1909年清*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以北京官话语音(区别于北京胡同话)为基础音,加以部分修正(主要是吸收滦平话的特点如直接、清晰、明确)。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滦平话是北京官话的推行区、记录区,小小区别于北京胡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