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6:1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2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丢了面子或者是失了身份时,我们通常脱口而出“跌份儿”一词。显而易见,“份儿”这个词有隐含我们身份和面子的意思,那么“跌份儿”这个词是从何而来呢?它又是如何被大众所熟知呢?
在中国旧时代,在戏班,澡堂,妓院等行业中,员工的工资不是固定发放的,员工的工资主要是按份子计算。例如在戏班行业,戏班的总收入可以划分成一百份,戏班的班主可以得其中的十份,戏班的头牌也可以得到其中的十份,戏班中服务雅座的员工每人可以得到其中的三份,而跑龙套和跨刀的员工每人得两份,人数最多的端茶扫地烧火的员工每人可能分不到一份。
澡堂妓院等行业也和戏班行业类似,这样便导致各个行业中流行一种说法。如果得到足够份儿的工资,我们就说成了“够份儿”,如果没有拿到足够份的工资,我们便说成“不够份儿”。同行业之间肯定存在着份大份小的现象,所以,人们身份地位便可以通过所拿份子的多少来判断,而“份儿”这个词就成为了人们的身份地位甚至是面子的象征。对于这些在行业中能拿到足份工资的人来说,如果工资涨了,他们便称之为“拔份儿”了,如果工资降了,他们便称之为“跌份儿”了。而且在旧时代,戏班,澡堂和妓院等行业与社会底层群众联系比较紧密,所以他们行业的说法也被大家熟知认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分份的工资制度逐渐被新的工资制度取代,“跌份儿”一词也渐渐从工资制度中退出。而人们所熟知的“跌份儿”一词便被引用到生活中,表明丢面子、失身份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2
在旧时代的戏曲行业和其他服务行业里,人们的收入是不按工资计算的。当时采取的工资发放制度为:总收入分成份儿,按职位人头发放。以戏班子为例,通常,班主和头牌拿大份。其他成员按照职位类别、人头等条件拿份子。有的人可以拿到几份,有的人甚至只能拿到半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3
在旧时代的戏曲行业和其他行业里,人们的收入是总收入分成几份儿,按人头发放,位置大的人拿大头,有的人可以拿到几份,有的人甚至只能拿到半份。后来便流行起来这种说法:得到足份儿的“工资”便是“够份儿”;没拿到足份的“工资”便是“不够份儿”。如果“工资”降了,那就说明“跌份儿”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4
就是古代发工资的时候按照份儿发,根据你的职责呀人头这些发放,职位什么不一样,工资也不一样,所以份儿就不一样,身份也不一样。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4
这个词是源自于以前古代的一种工资制度,当时人们的工资是按照份来发放的,所以跌份也就是少了,所以就成为了没面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