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6:1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2:52
三国是一个将星如云的时代,三分天下之前,各路诸侯猛将便是层出不穷,温侯吕布,颜良文丑,都是万人莫敌的勇武之将。后来北方逐渐被曹操统治,南方依荆州二分,刘备和孙权一东一西占据半壁江山。刘备手下兵虽少,但是从来不缺将,五虎上将不说,像魏延严颜等人虽说是后期进入蜀汉集团的,但是勇猛也是十分过人的。
孙权的吴国在《三国演义》的戏份并不是很多,所以其武将并没有太多崭露头角的机会。除了像太史慈,甘宁等人,其他的人虽说勇武,但苦于没有出彩的机会,终究被埋没。曹魏呢?曹操一生求贤若渴,只要是有本领之人,基本都会揽入帐下,供自己所用。所以曹操手下更是兵多将广。可是呢?曹操的武将大都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是曹操宗族之内的,如曹仁,夏侯渊,夏侯惇。另一个就是贫寒出身的外姓武将,有名的便有五子良将,张辽,于禁,徐晃,乐进,张颌。《三国志》里评价此五人,用了一句话,曹操出去征讨,这五个人打的都是先锋。
那么在这五个人里面,到底哪一个能够排名第一呢?到底是大战孙权吓破吴国胆的张辽,还是深受曹操器重跟随太祖时间最长的于禁呢?
说实话的话,五子良将五个人*绩的话,其实很难评说。张辽虽说八百壮士击退孙权十万大军,可是并没有给孙权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吴军退兵更多的是当时强攻的话只会损失更大。而于禁呢?于禁是最早跟随曹操的一批人,在曹操征讨黄巾军的时候就开始和曹操四处征战。后来战张绣,官渡鏖战,于禁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于禁最后晚节不保,在关羽攻打襄樊之时,部队被水淹,此时的他选择了投降。
再说生前的封号以及后世的评价。张辽作为五子良将之首,镇守魏国东南门户的大将,在合肥之战之后声名大噪,曹丕对其十分器重。经常拿他八百军士破敌的英勇事迹说给群臣,后封前将军,死后谥号刚侯。而于禁呢,官拜左将军,死后谥号厉侯。由此可以看出张辽和于禁在曹魏集团里面的地位,将军分为前后左右,虽说都是平级武官的称号,可是其中的顺序就代表了各人的地位。张辽为先,于禁为左。而且谥号,张辽为刚,于禁是厉。刚的意思不言而喻,厉的意思却多了一丝别样的味道。
最后讲一下后世之人对于二人的评价,张辽在唐代被选入六十四名将录里,而于禁始终逃不了水淹七军投降的事情。于禁投降其实是没多大事情的,只是当时有个庞德,庞德的誓死不降与于禁的软骨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于禁在战败之后的表现让曹魏集团甚是失望,后来于禁回到魏国,受尽白眼和侮辱。其实可以说,谁没有污点,只是于禁多了些对比罢了。张辽的评价正面的比较多,其武能辽止夜啼,文能深明大义。不然心高气傲的蜀汉第一大将关羽也不会与他深交。
其实,评价一个将领,不仅看的是功绩,更多的是要看在大局上的表现,吕布虽然英武,也不过只是三姓家奴。庞德虽然并无多少战功,但也被曹魏推崇。张辽和于禁,魏国版的五虎上将,张辽像关羽,于禁有些马超的意味。要是非得评说,还是张辽略胜一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2:53
当然是张辽,官职:前将军、征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