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朝的万国来朝,和清朝的万国来操的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4:3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11
明朝所处的14~17世纪,正值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西方各国经过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的洗礼,先后确立起崭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并逐步将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然而,从明代开始中国古代外交空间却逐步变小,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晚清。
逐渐变小的明清外交空间
当然,这是指整体趋势而言,并非说明清任何时候、任何领域外交空间都在变小。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这一时期,来华朝贡的国家数量之多,朝贡规模之大,皆为历代所不及。明成祖时,先后有苏禄等4国国王来华觐见中国皇帝。明代设立四夷馆,中国第一次有了专职翻译机构,这无疑有利于外交空间的扩大。李鸿章访问欧美,这是数千年来中国外交最高主管*首次走出亚洲,探头看世界。
但是,明清外交手段、形式整体上没有与时俱进,外交人员地位下降,回旋余地一步步缩小,强国外交逐渐沦为弱国外交。从14世纪到16世纪,中国从开放逐步转向封闭。明*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规定私人“片板不准入海”,直到嘉靖年间(1552~1566年)屡下禁海之令。15世纪40年代以后停止下西洋。朱元璋不仅采用延长贡期、拒收贡物等办法对中外朝贡关系予以*,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对一些海外国家的不信任感与日俱增,明令“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唯琉球、真腊、暹罗许入贡”(《明太祖实录》)。朝贡关系几乎就是外交关系的代名词,只许3个国家入贡,外交空间能有多大?虽然,后来的中国统治者对这个*有所调整,但外交空间在明清时代逐渐变小却是整体趋势。
地位低下的外交人员
明清时外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逐步降低。到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变得瞧不起外交官,几乎把出使国外与*连在一起,认为中国派出驻外使节是大伤国体的奇耻大辱。出使国外、常驻国外在汉唐时代司空见惯。即使到了明朝,大臣陈诚仍连续4次出使西域。但自此以后,出使的频率越来越低。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消息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时人皆以为耻,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亲友为他出洋“有辱名节”深感惋惜,更多的人甚至认为出洋即是“事鬼”,与汉奸一般。有人编对联讽刺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在长沙准备乡试的考生,集会声讨他,不仅烧毁了他修复的玉泉山上的唐代名刹上林寺,还扬言要捣毁他的住宅,开除他的湖南省籍。郭出使期间,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郭离任回长沙,大骂他“勾通洋人”的标语贴满了家乡的大街。他逝世9年后,还有京官上奏要求对他开棺鞭尸。
晚清外交空间的萎缩表现在外交人员往往成为误国行为的牺牲品。庚子事变中,真心爱国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原驻沙俄公使许景澄等5位大臣,因力劝西太后不可同时对11国宣战,不可派兵攻打驻华使馆和杀害外国外交人员而被处死,5人中,4位是外交*,行刑时,围观者高呼:“杀汉奸,杀二毛子!”
囚犯般的外国使臣
外国人来华访问在明清时一律被看成是来进贡的,且受到的*越来越多。明代时,外国使臣入居会同馆,日常活动受到严格*,5天才准许出门一次,平时不许出门,并禁止外国使臣购买史书、丝绸等物。1691年,朝鲜贡使购买《一统志》,礼部奏请康熙批准,将翻译官张灿革职充军。只有外国国王奏请,清帝格外开恩,贡使才能定点限量购买丝绸等物品。利玛窦从旁观者的角度描述说,访华使臣“被当成俘虏或囚犯一样来对待,并不得在旅途中看任何东西。在他们的全部逗留期间,他们被安顿在宫城范围里盖得像牛棚一样的房子里,而且被锁在里边。他们出来不准见到皇上,他们的外交和其他事务都是与钦定的大臣办理的。全国上下都不得与外国人打交道,除了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利玛窦中国札记》)1517年,皮雷斯被葡萄牙国王派为大使于当年到达中国,直到1520年,朝廷仍禁止皮雷斯一行接近皇宫,皮始终没有见到明武宗。明世宗即位后,下令驱逐葡萄牙使团,皮雷斯被囚,死于广东狱中,翻译也被处死。早期荷兰、英国、俄罗斯等国使团来华,并非来寻求打仗,而是希望建立正常关系,但都没有达到出使的目的。
晚清时朝贡体系在西方列强入侵下逐步瓦解,数千年来中国朝廷起到的“古代东方联合国”的作用不复存在。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沙俄公使还在李的病床前*迫他签字。李悲愤长叹:“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至此,半殖民地状态下的晚清外交陷入几乎毫无回旋余地的困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11
隆庆开关
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3]
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
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4-5]
也有学者估算,“由万历元年(157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七十二年间,合计各国输入中国的银元由于贸易关系的至少远超过一万万元以上”。[6] 这为大明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日后在内忧外患中挣扎的明朝提供了延长寿命的资本。
促进军器交流
隆庆开关还对明朝的火器的大规模装备军队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通过和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来购买西方先进的火器,例如西洋火绳*、红衣大炮等。火器的大量装备使得明朝在后来的对内对外战争中产生了影响。
促进海外移民
隆庆开关还直接推动了海外移民热潮,东南沿海不少渔民和商人开始在东南亚一带定居。[34] 华侨在当地从事商业、手工业、农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服务,深刻改变了当地的原始面貌
进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的真正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世界市场的拓展和世界贸易的扩大而发生和发展的,中国也不可能例外。明代的开海贸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此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最活跃的、最典型的萌芽行业,如棉纺织业、丝织业、茶叶种植与加工业、制糖业、造船与航运业等,往往是与对外贸易或沿海贸易密切相关的经济部门。明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有了较迅速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沿袭已久的贡舶贸易所造成的国内市场狭小已不能满足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海禁*更是束缚了商业资本活动,摧残了海外贸易,也伤害了沿海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从事海外贸易的豪富、商贾,特别是沿海人民必然要冲破封建统治阶级设置的禁区,“私通外国,交易番货”
乾隆年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马戛尔尼使团带着国书和送给乾隆皇帝的礼品,漂洋过海到达了天津。可是访华还没正式开始,就发生了礼仪之争。在清朝*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马戛尔尼使团是过来朝贡的,不存在所谓的平等协商关系。
对此,马戛尔尼使团为了不因小失大,默默的忍受着这一切。随着行程的日益推进,马戛尔尼等人都渐渐受不了了,因为双方的礼仪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清朝*坚持要英国使团按照朝贡的礼仪,行三跪九叩之礼,马戛尔尼等人坚决不同意,双方一度僵持不下。乾隆皇帝得知后,还一度下令降低了接待的规格。
最终,马戛尔尼使团还是在热河避暑山庄面见了乾隆皇帝。这一次会面并没有达到谈判通商的目的,只是所谓的进贡和祝寿而已。
1793年,英国使臣马尔嘎尼等700多人来到了他们心中向往的东方古国。这时的中国对西方是神秘且充满神话色彩的。同时代的文学家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发明微积分的莱布尼茨说: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
以上两个西方名人对中国的评价可以代表整个西方社会的观点,那时的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所以英国上层非常重视此次访华,马尔嘎尼带的礼物也是选了又选,首先是多方征求意见,在来华之前,曾特意征询了两位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圣家书院,学习过的中国教徒的意见,请他们推荐礼品。此外,还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想方设法投乾隆所好,又要向其展示国力。
最后的礼物包括:可以模拟天体运行的仪器、地球仪、望远镜、测报气象的仪器、榴弹炮、步*、**、英国最大的军舰模型(可装载110门火炮)、各式各样的钟表、两辆英国马车等,可以说这些礼物包括了天文、地理、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价值一万五千英镑。无论怎么看,这些礼物确实表现出英国的诚意了。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看过礼单后,指示负责接待的*:“可于无意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意思就是告诉英国人,你们上供的这些东西,我们国家原本就有。都几百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乾隆这番话时都替乾隆脸红,实在太能说谎了,也实在太自大了,还“原亦有之”,你乾隆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想想,清朝除了骑马射箭,还有什么?
马嘎尔尼
大跌眼镜的旅程
这一来不要紧,他看到的一切却使他大跌眼镜,彻底*了曾经对当时中国的印象
本来,马戛尔尼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好感,进而顺利达到外交目的。在送给乾隆80寿辰的礼物中,包括各种自来火炮、西洋船模型,还带来了卫队,以便表演现代炮兵装备。 清廷根本未想到这里的科技含义及其中的军事价值,对此不屑一顾。马戛尔尼曾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操练,这位赫赫有名的清朝大将军竟拒绝说:
“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
明明没见过,非说没什么稀奇。于是,马戛尔尼在当天的笔记里记道:
“真蠢!他一生中从未见过连发*,中*队还在用火绳引爆的*。”
当时的清朝给马戛尔尼的一个印象就是军备废弛。当使团到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欢迎操演。可马戛尔尼却发现,清方城墙濒临坍塌,士卒衣冠不整,队伍的主要装备还是弓、箭、戟、矛、剑之类的冷兵器。寥寥几支落后的火*,也已破烂不堪。 因此,英国人非但没被吓倒,反而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与乾隆帝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已经衰落。
而发生这个故事的时期,正是有名的康乾盛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11
明朝所处的14~17世纪,正值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西方各国经过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的洗礼,先后确立起崭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并逐步将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然而,从明代开始中国古代外交空间却逐步变小,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晚清。
逐渐变小的明清外交空间
当然,这是指整体趋势而言,并非说明清任何时候、任何领域外交空间都在变小。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这一时期,来华朝贡的国家数量之多,朝贡规模之大,皆为历代所不及。明成祖时,先后有苏禄等4国国王来华觐见中国皇帝。明代设立四夷馆,中国第一次有了专职翻译机构,这无疑有利于外交空间的扩大。李鸿章访问欧美,这是数千年来中国外交最高主管*首次走出亚洲,探头看世界。
但是,明清外交手段、形式整体上没有与时俱进,外交人员地位下降,回旋余地一步步缩小,强国外交逐渐沦为弱国外交。从14世纪到16世纪,中国从开放逐步转向封闭。明*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规定私人“片板不准入海”,直到嘉靖年间(1552~1566年)屡下禁海之令。15世纪40年代以后停止下西洋。朱元璋不仅采用延长贡期、拒收贡物等办法对中外朝贡关系予以*,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对一些海外国家的不信任感与日俱增,明令“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唯琉球、真腊、暹罗许入贡”(《明太祖实录》)。朝贡关系几乎就是外交关系的代名词,只许3个国家入贡,外交空间能有多大?虽然,后来的中国统治者对这个*有所调整,但外交空间在明清时代逐渐变小却是整体趋势。
地位低下的外交人员
明清时外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逐步降低。到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变得瞧不起外交官,几乎把出使国外与*连在一起,认为中国派出驻外使节是大伤国体的奇耻大辱。出使国外、常驻国外在汉唐时代司空见惯。即使到了明朝,大臣陈诚仍连续4次出使西域。但自此以后,出使的频率越来越低。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消息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时人皆以为耻,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亲友为他出洋“有辱名节”深感惋惜,更多的人甚至认为出洋即是“事鬼”,与汉奸一般。有人编对联讽刺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在长沙准备乡试的考生,集会声讨他,不仅烧毁了他修复的玉泉山上的唐代名刹上林寺,还扬言要捣毁他的住宅,开除他的湖南省籍。郭出使期间,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郭离任回长沙,大骂他“勾通洋人”的标语贴满了家乡的大街。他逝世9年后,还有京官上奏要求对他开棺鞭尸。
晚清外交空间的萎缩表现在外交人员往往成为误国行为的牺牲品。庚子事变中,真心爱国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原驻沙俄公使许景澄等5位大臣,因力劝西太后不可同时对11国宣战,不可派兵攻打驻华使馆和杀害外国外交人员而被处死,5人中,4位是外交*,行刑时,围观者高呼:“杀汉奸,杀二毛子!”
囚犯般的外国使臣
外国人来华访问在明清时一律被看成是来进贡的,且受到的*越来越多。明代时,外国使臣入居会同馆,日常活动受到严格*,5天才准许出门一次,平时不许出门,并禁止外国使臣购买史书、丝绸等物。1691年,朝鲜贡使购买《一统志》,礼部奏请康熙批准,将翻译官张灿革职充军。只有外国国王奏请,清帝格外开恩,贡使才能定点限量购买丝绸等物品。利玛窦从旁观者的角度描述说,访华使臣“被当成俘虏或囚犯一样来对待,并不得在旅途中看任何东西。在他们的全部逗留期间,他们被安顿在宫城范围里盖得像牛棚一样的房子里,而且被锁在里边。他们出来不准见到皇上,他们的外交和其他事务都是与钦定的大臣办理的。全国上下都不得与外国人打交道,除了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利玛窦中国札记》)1517年,皮雷斯被葡萄牙国王派为大使于当年到达中国,直到1520年,朝廷仍禁止皮雷斯一行接近皇宫,皮始终没有见到明武宗。明世宗即位后,下令驱逐葡萄牙使团,皮雷斯被囚,死于广东狱中,翻译也被处死。早期荷兰、英国、俄罗斯等国使团来华,并非来寻求打仗,而是希望建立正常关系,但都没有达到出使的目的。
晚清时朝贡体系在西方列强入侵下逐步瓦解,数千年来中国朝廷起到的“古代东方联合国”的作用不复存在。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沙俄公使还在李的病床前*迫他签字。李悲愤长叹:“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至此,半殖民地状态下的晚清外交陷入几乎毫无回旋余地的困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11
隆庆开关
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3]
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
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4-5]
也有学者估算,“由万历元年(157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七十二年间,合计各国输入中国的银元由于贸易关系的至少远超过一万万元以上”。[6] 这为大明帝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日后在内忧外患中挣扎的明朝提供了延长寿命的资本。
促进军器交流
隆庆开关还对明朝的火器的大规模装备军队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通过和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来购买西方先进的火器,例如西洋火绳*、红衣大炮等。火器的大量装备使得明朝在后来的对内对外战争中产生了影响。
促进海外移民
隆庆开关还直接推动了海外移民热潮,东南沿海不少渔民和商人开始在东南亚一带定居。[34] 华侨在当地从事商业、手工业、农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服务,深刻改变了当地的原始面貌
进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的真正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世界市场的拓展和世界贸易的扩大而发生和发展的,中国也不可能例外。明代的开海贸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此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最活跃的、最典型的萌芽行业,如棉纺织业、丝织业、茶叶种植与加工业、制糖业、造船与航运业等,往往是与对外贸易或沿海贸易密切相关的经济部门。明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有了较迅速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沿袭已久的贡舶贸易所造成的国内市场狭小已不能满足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海禁*更是束缚了商业资本活动,摧残了海外贸易,也伤害了沿海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从事海外贸易的豪富、商贾,特别是沿海人民必然要冲破封建统治阶级设置的禁区,“私通外国,交易番货”
乾隆年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马戛尔尼使团带着国书和送给乾隆皇帝的礼品,漂洋过海到达了天津。可是访华还没正式开始,就发生了礼仪之争。在清朝*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马戛尔尼使团是过来朝贡的,不存在所谓的平等协商关系。
对此,马戛尔尼使团为了不因小失大,默默的忍受着这一切。随着行程的日益推进,马戛尔尼等人都渐渐受不了了,因为双方的礼仪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清朝*坚持要英国使团按照朝贡的礼仪,行三跪九叩之礼,马戛尔尼等人坚决不同意,双方一度僵持不下。乾隆皇帝得知后,还一度下令降低了接待的规格。
最终,马戛尔尼使团还是在热河避暑山庄面见了乾隆皇帝。这一次会面并没有达到谈判通商的目的,只是所谓的进贡和祝寿而已。
1793年,英国使臣马尔嘎尼等700多人来到了他们心中向往的东方古国。这时的中国对西方是神秘且充满神话色彩的。同时代的文学家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发明微积分的莱布尼茨说: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
以上两个西方名人对中国的评价可以代表整个西方社会的观点,那时的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所以英国上层非常重视此次访华,马尔嘎尼带的礼物也是选了又选,首先是多方征求意见,在来华之前,曾特意征询了两位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圣家书院,学习过的中国教徒的意见,请他们推荐礼品。此外,还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想方设法投乾隆所好,又要向其展示国力。
最后的礼物包括:可以模拟天体运行的仪器、地球仪、望远镜、测报气象的仪器、榴弹炮、步*、**、英国最大的军舰模型(可装载110门火炮)、各式各样的钟表、两辆英国马车等,可以说这些礼物包括了天文、地理、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价值一万五千英镑。无论怎么看,这些礼物确实表现出英国的诚意了。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看过礼单后,指示负责接待的*:“可于无意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意思就是告诉英国人,你们上供的这些东西,我们国家原本就有。都几百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乾隆这番话时都替乾隆脸红,实在太能说谎了,也实在太自大了,还“原亦有之”,你乾隆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想想,清朝除了骑马射箭,还有什么?
马嘎尔尼
大跌眼镜的旅程
这一来不要紧,他看到的一切却使他大跌眼镜,彻底*了曾经对当时中国的印象
本来,马戛尔尼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好感,进而顺利达到外交目的。在送给乾隆80寿辰的礼物中,包括各种自来火炮、西洋船模型,还带来了卫队,以便表演现代炮兵装备。 清廷根本未想到这里的科技含义及其中的军事价值,对此不屑一顾。马戛尔尼曾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操练,这位赫赫有名的清朝大将军竟拒绝说:
“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
明明没见过,非说没什么稀奇。于是,马戛尔尼在当天的笔记里记道:
“真蠢!他一生中从未见过连发*,中*队还在用火绳引爆的*。”
当时的清朝给马戛尔尼的一个印象就是军备废弛。当使团到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欢迎操演。可马戛尔尼却发现,清方城墙濒临坍塌,士卒衣冠不整,队伍的主要装备还是弓、箭、戟、矛、剑之类的冷兵器。寥寥几支落后的火*,也已破烂不堪。 因此,英国人非但没被吓倒,反而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与乾隆帝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已经衰落。
而发生这个故事的时期,正是有名的康乾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