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4:2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57
陕西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一直是陕西的支柱产业,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已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陕西旅游业的现状 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底蕴,赋予陕西“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称号。 早在1980年代旅游业初兴起时,陕西就凭借诸如兵马俑、法门寺、大雁塔、古城墙等知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一跃而成旅游大省,享誉中外。然而近年来,正当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时,陕西旅游发展却呈现出与资源不符的缓慢状态。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陕西的旅游收入不仅早已不能和昔日并驾齐驱的北京、上海相比;而且也远远落后于同为西部省份的云南、四川,尤其是云南旅游不论在国内旅游收入上还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上均已超过陕西。 因而相对于陕西旅游资源,无论从年接待量还是从旅游收入及增长率来看,陕西的旅游业均发展不足,有待提升。 二、影响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旅游市场主体弱小、竞争力弱 陕西地处西北,经济发展较慢,旅游业长期投入不足,与之配套的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等建设落后。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游客在住、食、游、购、行五方面的调查,约有50%以上游客表示不满,有61%的游客对陕西旅游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旅游业的投入不足是导致陕西旅游市场主体弱小、竞争力弱的关键因素之一。 2.旅游产品综合开发不足,后继产品开发不力 陕西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已达170多处,但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雷同。多年来陕西基本上都是以文物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品,游客来到了这些文物景点,只能全神贯注地听讲解员讲,静态观光和动感体验未能结合,感觉单调、辛苦。 而陕西独特的自然资源如*东部最高山峰——“六月积雪”太白山、汉中南湖、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故乡——佛坪自然保护区、生物基因库——秦岭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却一直掩盖于人文资源之下少为人知,导致了形式上的旅游产品种类单一,后继产品的开发不足,人们对于陕西旅游的印象至今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个层次上,产品结构没有形成持续吸引力。 3.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旅游目的地单一 各市之间旅游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国际旅游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可以看出,西安接待的国际游客一直占全省的70%以上,国内游客占39%以上。陕南、陕北和关中东西两线尚未与西安形成有效的互补之势 ,不但浪费了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阻碍旅游产品群吸引力的构筑。对此云南刚好相反,构筑以昆明为中心旅游集散地,辐射周边丽江、石林等著名景点的形成旅游网络区域,从而增加了游客逗留时间和旅游收入。 三、有关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对策一: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陕西应抓住机遇,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在解决旅游业的资金问题时可采取“*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适当的方式指导和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业性投资成本,营造适宜社会资金投入的氛围。对公共投资之外的经营性项目,主要通过市场运做,社会融资的渠道。如建立股票资本市场、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旅游服务信贷金融机构、鼓励企业个人投资旅游等来完成。 对策二: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旅游产品结构 陕西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和基础是文物,因而陕西旅游要大发展就必须“依托文物”,利用陕西文物古迹的垄断地位和已有的知名度,在保护和开发文物旅游资源的同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开发,增加增强产品的参与、体验性。另一方面又必须“超越文物”,针对市场需求,除观光产品外,还要开发休闲、娱乐、健身等多种功能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品多样化。陕西地处中国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依据自然条件进行区域整合,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旅游板块,如:发挥陕南汉水流域和巴山地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具有陕南休闲生态旅游板块;依托秦岭独特的资源,打造秦岭生态旅游板块等旅游景区。 对策三:整合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合作和联合促销,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旅游网络 “十五”期间,陕西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58
近年来,各个省、市和地区都在关注生态旅游的发展态势。学者们通过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当地的生态旅游现状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并给予一定的*建议,有助于当地相关*部门能够把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更加成熟完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57
陕西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一直是陕西的支柱产业,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已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陕西旅游业的现状 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底蕴,赋予陕西“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称号。 早在1980年代旅游业初兴起时,陕西就凭借诸如兵马俑、法门寺、大雁塔、古城墙等知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一跃而成旅游大省,享誉中外。然而近年来,正当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时,陕西旅游发展却呈现出与资源不符的缓慢状态。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陕西的旅游收入不仅早已不能和昔日并驾齐驱的北京、上海相比;而且也远远落后于同为西部省份的云南、四川,尤其是云南旅游不论在国内旅游收入上还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上均已超过陕西。 因而相对于陕西旅游资源,无论从年接待量还是从旅游收入及增长率来看,陕西的旅游业均发展不足,有待提升。 二、影响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旅游市场主体弱小、竞争力弱 陕西地处西北,经济发展较慢,旅游业长期投入不足,与之配套的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等建设落后。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游客在住、食、游、购、行五方面的调查,约有50%以上游客表示不满,有61%的游客对陕西旅游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旅游业的投入不足是导致陕西旅游市场主体弱小、竞争力弱的关键因素之一。 2.旅游产品综合开发不足,后继产品开发不力 陕西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已达170多处,但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雷同。多年来陕西基本上都是以文物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品,游客来到了这些文物景点,只能全神贯注地听讲解员讲,静态观光和动感体验未能结合,感觉单调、辛苦。 而陕西独特的自然资源如*东部最高山峰——“六月积雪”太白山、汉中南湖、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故乡——佛坪自然保护区、生物基因库——秦岭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却一直掩盖于人文资源之下少为人知,导致了形式上的旅游产品种类单一,后继产品的开发不足,人们对于陕西旅游的印象至今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个层次上,产品结构没有形成持续吸引力。 3.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旅游目的地单一 各市之间旅游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国际旅游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可以看出,西安接待的国际游客一直占全省的70%以上,国内游客占39%以上。陕南、陕北和关中东西两线尚未与西安形成有效的互补之势 ,不但浪费了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阻碍旅游产品群吸引力的构筑。对此云南刚好相反,构筑以昆明为中心旅游集散地,辐射周边丽江、石林等著名景点的形成旅游网络区域,从而增加了游客逗留时间和旅游收入。 三、有关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对策一: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陕西应抓住机遇,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在解决旅游业的资金问题时可采取“*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适当的方式指导和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业性投资成本,营造适宜社会资金投入的氛围。对公共投资之外的经营性项目,主要通过市场运做,社会融资的渠道。如建立股票资本市场、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旅游服务信贷金融机构、鼓励企业个人投资旅游等来完成。 对策二: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旅游产品结构 陕西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和基础是文物,因而陕西旅游要大发展就必须“依托文物”,利用陕西文物古迹的垄断地位和已有的知名度,在保护和开发文物旅游资源的同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开发,增加增强产品的参与、体验性。另一方面又必须“超越文物”,针对市场需求,除观光产品外,还要开发休闲、娱乐、健身等多种功能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品多样化。陕西地处中国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依据自然条件进行区域整合,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旅游板块,如:发挥陕南汉水流域和巴山地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具有陕南休闲生态旅游板块;依托秦岭独特的资源,打造秦岭生态旅游板块等旅游景区。 对策三:整合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合作和联合促销,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旅游网络 “十五”期间,陕西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0:58
近年来,各个省、市和地区都在关注生态旅游的发展态势。学者们通过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当地的生态旅游现状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并给予一定的*建议,有助于当地相关*部门能够把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更加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