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9: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0:10
1、这句话的意思是:
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2、出处:
出自《中庸》。《中庸》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
3、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中庸》简介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5、影响:
1)意义价值
⑴中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中正平和,对于指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态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意义。[10]
⑵《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⑶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篇章。
⑷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中、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不到位和越位、缺位都不合适。
⑸中庸,既深奥又通俗,是治国之道又是修身之法;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
⑹中庸是和合文化的哲学升华。
2)历代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四书”次位,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0:10
1、这句话的意思是:
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2、出处:
出自《中庸》。《中庸》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
3、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中庸》简介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5、影响:
1)意义价值
⑴中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中正平和,对于指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态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意义。[10]
⑵《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⑶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篇章。
⑷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中、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不到位和越位、缺位都不合适。
⑸中庸,既深奥又通俗,是治国之道又是修身之法;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
⑹中庸是和合文化的哲学升华。
2)历代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四书”次位,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0:10
1、这句话的意思是:
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2、出处:
出自《中庸》。《中庸》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
3、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中庸》简介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5、影响:
1)意义价值
⑴中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中正平和,对于指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态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意义。[10]
⑵《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⑶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篇章。
⑷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中、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不到位和越位、缺位都不合适。
⑸中庸,既深奥又通俗,是治国之道又是修身之法;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
⑹中庸是和合文化的哲学升华。
2)历代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四书”次位,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0:10
1、这句话的意思是:
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2、出处:
出自《中庸》。《中庸》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
3、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中庸》简介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5、影响:
1)意义价值
⑴中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中正平和,对于指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态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意义。[10]
⑵《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⑶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篇章。
⑷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中、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不到位和越位、缺位都不合适。
⑸中庸,既深奥又通俗,是治国之道又是修身之法;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
⑹中庸是和合文化的哲学升华。
2)历代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四书”次位,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