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使用事业单位称谓是在哪一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2: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5:14
事业单位一词,最早出现在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事业单位”一词,它指那些活动经费由国家财政列为事业项目开支的机关和部门。从此,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企业单位一起,成为反映我国社会组织机构的基本概念之一。
“事业单位”这一概念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当时指的是其原本的意义,即具备一定规模的有系统的社会行为,如交通事业、教育事业、卫生事业、建筑事业等等,直到今天这个概念还是保留着。但“事业单位”却拥有了不同的意义,在延续旧时意义的台湾和*间,这个词的意义是完全不相同的。台湾的事业单位泛指企业机构,如公营事业。
1、关于解放初期的社会事业组织机构形成和结构 当时对私立学校等,解放后采取的管理手段,开始是扶助和引导,并且明确不能随意停办和取消,以实行新民主义的教育,但后来采取全部转公立的*,大约在1957年完成私立转公立的过程。
这一历史时期,大致即新民主主义阶段转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阶段。基本建立起了以国家为单一举办主体和*直接管理学校、医院及其他公共事业机构为特征的公共事业制度,并将整个公共事业的发展纳入了国家计划管理的轨道。这一制度的确立和施行,迅速改变了旧中国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水平极其落后的状况,极大地推进了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居民受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各学龄段入学人口入学率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肆虐于旧中国的各种传染病在很短的时间内绝迹,居民人均寿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公共文化事业从无到有,各种文化设施在全国城乡各地初步建立;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不是完全由主观造成的,而是由于战后弱小的社会民间力量,和集中全社会力量的国家间的对比与选择最终决定的结果。
在20世纪50年代起步实施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公有化措施,建立起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计划经济*,并逐步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和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由于**控制了经济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配置权力,也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发展公共事业的责任。
公共事业的管理,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计划,通过计划的方式,去合理配置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家里可支配的钱很少,那么这些钱主要该用于哪些方面,就要有非常明确的计划意识,反之,如果钱比较多,那么打算开支的方面也非常多,计划的意识倒不会那么强。
管理方式的单一,也是由于战争年代的单一有效的方式的延续。在战争年代,尤其是中国*党及其军队、*的管理,实际上都只建立在党的内部管理的基础上,也就是对“人”——干部而不是“事”的管理上。当时的“事”是非常态的,反倒是“人”较为“稳定”。
事业单位名称的得来,其实当时只是一种权宜结果。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事业单位”一词,它指那些活动经费由国家财政列为事业项目开支的机关和部门。从此,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企业单位一起,成为反映我国社会组织机构的基本概念之一。所以,说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产生于建国之初,这句话是不太符合事实,因为,事业单位的实体早已存在,而分类和得名却是特殊时期财政管理的副产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5:14
事业单位一词,最早出现在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事业单位”一词,它指那些活动经费由国家财政列为事业项目开支的机关和部门。从此,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企业单位一起,成为反映我国社会组织机构的基本概念之一。
“事业单位”这一概念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当时指的是其原本的意义,即具备一定规模的有系统的社会行为,如交通事业、教育事业、卫生事业、建筑事业等等,直到今天这个概念还是保留着。但“事业单位”却拥有了不同的意义,在延续旧时意义的台湾和*间,这个词的意义是完全不相同的。台湾的事业单位泛指企业机构,如公营事业。
1、关于解放初期的社会事业组织机构形成和结构 当时对私立学校等,解放后采取的管理手段,开始是扶助和引导,并且明确不能随意停办和取消,以实行新民主义的教育,但后来采取全部转公立的*,大约在1957年完成私立转公立的过程。
这一历史时期,大致即新民主主义阶段转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阶段。基本建立起了以国家为单一举办主体和*直接管理学校、医院及其他公共事业机构为特征的公共事业制度,并将整个公共事业的发展纳入了国家计划管理的轨道。这一制度的确立和施行,迅速改变了旧中国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水平极其落后的状况,极大地推进了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居民受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各学龄段入学人口入学率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肆虐于旧中国的各种传染病在很短的时间内绝迹,居民人均寿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公共文化事业从无到有,各种文化设施在全国城乡各地初步建立;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不是完全由主观造成的,而是由于战后弱小的社会民间力量,和集中全社会力量的国家间的对比与选择最终决定的结果。
在20世纪50年代起步实施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公有化措施,建立起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计划经济*,并逐步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和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由于**控制了经济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配置权力,也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发展公共事业的责任。
公共事业的管理,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计划,通过计划的方式,去合理配置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家里可支配的钱很少,那么这些钱主要该用于哪些方面,就要有非常明确的计划意识,反之,如果钱比较多,那么打算开支的方面也非常多,计划的意识倒不会那么强。
管理方式的单一,也是由于战争年代的单一有效的方式的延续。在战争年代,尤其是中国*党及其军队、*的管理,实际上都只建立在党的内部管理的基础上,也就是对“人”——干部而不是“事”的管理上。当时的“事”是非常态的,反倒是“人”较为“稳定”。
事业单位名称的得来,其实当时只是一种权宜结果。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事业单位”一词,它指那些活动经费由国家财政列为事业项目开支的机关和部门。从此,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企业单位一起,成为反映我国社会组织机构的基本概念之一。所以,说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产生于建国之初,这句话是不太符合事实,因为,事业单位的实体早已存在,而分类和得名却是特殊时期财政管理的副产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5:14
事业单位一词,最早出现在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事业单位”一词,它指那些活动经费由国家财政列为事业项目开支的机关和部门。从此,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企业单位一起,成为反映我国社会组织机构的基本概念之一。
“事业单位”这一概念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当时指的是其原本的意义,即具备一定规模的有系统的社会行为,如交通事业、教育事业、卫生事业、建筑事业等等,直到今天这个概念还是保留着。但“事业单位”却拥有了不同的意义,在延续旧时意义的台湾和*间,这个词的意义是完全不相同的。台湾的事业单位泛指企业机构,如公营事业。
1、关于解放初期的社会事业组织机构形成和结构 当时对私立学校等,解放后采取的管理手段,开始是扶助和引导,并且明确不能随意停办和取消,以实行新民主义的教育,但后来采取全部转公立的*,大约在1957年完成私立转公立的过程。
这一历史时期,大致即新民主主义阶段转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阶段。基本建立起了以国家为单一举办主体和*直接管理学校、医院及其他公共事业机构为特征的公共事业制度,并将整个公共事业的发展纳入了国家计划管理的轨道。这一制度的确立和施行,迅速改变了旧中国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水平极其落后的状况,极大地推进了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居民受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各学龄段入学人口入学率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肆虐于旧中国的各种传染病在很短的时间内绝迹,居民人均寿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公共文化事业从无到有,各种文化设施在全国城乡各地初步建立;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不是完全由主观造成的,而是由于战后弱小的社会民间力量,和集中全社会力量的国家间的对比与选择最终决定的结果。
在20世纪50年代起步实施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公有化措施,建立起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计划经济*,并逐步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和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由于**控制了经济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配置权力,也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发展公共事业的责任。
公共事业的管理,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计划,通过计划的方式,去合理配置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家里可支配的钱很少,那么这些钱主要该用于哪些方面,就要有非常明确的计划意识,反之,如果钱比较多,那么打算开支的方面也非常多,计划的意识倒不会那么强。
管理方式的单一,也是由于战争年代的单一有效的方式的延续。在战争年代,尤其是中国*党及其军队、*的管理,实际上都只建立在党的内部管理的基础上,也就是对“人”——干部而不是“事”的管理上。当时的“事”是非常态的,反倒是“人”较为“稳定”。
事业单位名称的得来,其实当时只是一种权宜结果。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事业单位”一词,它指那些活动经费由国家财政列为事业项目开支的机关和部门。从此,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企业单位一起,成为反映我国社会组织机构的基本概念之一。所以,说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产生于建国之初,这句话是不太符合事实,因为,事业单位的实体早已存在,而分类和得名却是特殊时期财政管理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