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四门拆卸”撞墙式碰撞,逸动PLUS硬核安全眼见为实丨车壹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2: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37
文|邵旭超
图|来源网络
采用直播的方式,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车辆的“四门拆卸”,以50公里的时速撞上一面不会变形的钢性墙,除了疯狂的汽车秀《Top Gear》中三贱客暴力蹂躏丰田神皮卡Hilux之外,如此硬核试验,壹哥也是头一回见。
很明显,相比参与话题正热的中保研碰撞,获得“全优”成绩,逸动PLUS并没有着急做应考生,为考试而考试。而是敢为人先,转身像历史上发明笼式车身、安全带、溃缩结构的先驱者一样,为达到更有效的安全防护主动进行测试。
“四门拆卸”碰撞有多硬核?
汽车进入我们生活的早期,大伙儿消费认知还停留在只要是关门声厚重、铁皮硬,这样的车多多少少都更安全。但实际上,若想更加有效的保障乘员安全,车辆必须要做到“刚柔并济”。在满足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之上,该软的地方要软,能够吸收能量冲击,比如具有溃缩结构的地方。而该硬的地方必须要足够强硬,从而抵抗住可能发生的致命一击,并且还要给逃生留有足够的空间。
为了用实力打破未曾消散的“流言”,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安全需求的提升,逸动PLUS在传统正面碰撞的基础上,将车辆的“四门拆卸”,裸露出乘员舱最原始的样貌,检验去掉车门支撑的车身有多“强硬”。
从碰撞试验结果来看,逸动PLUS在经受高强度撞击后,前防撞梁和纵梁前端吸能盒压溃吸能,纵梁后部折弯,车辆尽可能的吸收了碰撞能量,保持乘员舱完整,最大限度保护乘员安全。同时,车辆的A柱、B柱及门槛均未发生变形。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模拟家庭出现,逸动PLUS前排放置了两位成年男性假人,而坐在后排的则是一位成年女性假人和三岁左右的小孩假人。碰撞发生后,车内安全气囊正常点爆,车内也未出现硬质物体四处飞溅伤人的情况,车内4位乘员没有发生大的位移且生存空间依旧保持完整。
对于成熟的购车消费者而言,安全是一辆车的底线,它要凌驾于配置、空间、颜值等方方面面的加分项之上。因此,很多人也都有疑问,50公里的速度进行碰撞测试会不会太慢了?实际上,以“等效车速”计算,此次逸动PLUS的碰撞强度相当于80公里/小时的实际道路交通事故碰撞。
得有多努力才能通过测试?
采取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直播形式,对外展示新车碰撞测试的并不多见,但这也恰恰反映出了逸动PLUS在安全方面的足够自信。
对于逸动PLUS而言,如此硬核的安全防护层,一方面源于超过大多数合资车型的高强度钢板材料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得益于诸多豪华合资品牌亦采用的激光焊接技术。
从车身结构上来看,逸动PLUS拥有高强度吸能式车身结构,关键乘员舱区域均采用1500MPa超高强度钢板,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5吨以上的压力,比航母飞行甲板用钢强度还高。
不仅如此,逸动PLUS还采用强度优于普通点焊3.6倍的激光焊接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身笼形结构稳定性,也使得车辆抗压能力更强,每25mm可承受550-600公斤。实实在在向消费者证明为安全做再多也不为过。
不仅在被动安全上做到极致,逸动PLUS更通过诸多智能科技配置加持,进一步提升主动安全,实现全面护航,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中,碰撞测试中尚未能登场的PAB预警辅助制动系统,能够时刻探测前方危险并实现智能分级预警,最早提前1.4秒发出警报,提供安全车距提醒、前碰撞报警,并可根据危险程度进行主动制动,令碰撞止于疏忽大意。
工作速度范围0~150km/h,巡航速度范围30~150km/h的停走式全速自适应巡航则能够跟随前车停车、起步。前方无车时,按设定速度控制车速;前方有车时,自动调节车速,控制与前车的距离。配合360°环视行车记录仪的应用,在行车时360°无死角实时监测车辆四周情况,实现看清视线盲区,进一步预防擦碰。
2012年9月2日,第一代逸动实现“中国新五星安全第一撞”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作为中国品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发展到第三代的轿车车型,逸动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其实从2012年的“中国新五星安全第一撞”就已经开始了,随后的2014年,逸动又首次公开挑战媲美北美标准的FMVSS208翻滚测试并再次取得成功。
如今,源于以用户为重心,以及对品质孜孜不倦的追求,上市8年以来,逸动系列累计销量已突破一百万辆,逸动PLUS在上市首月,其销量同样毫无悬念突破万辆,累计订单更超过2万辆,实实在在的成为了用安全实力守护出行的国民家轿。
写在最后
你千挑细选买来供着用的爱车,难道只是通过摇车门、看防撞梁厚度来判断安全性?你是否希望承载着家庭的车子拥有最完善、最靠谱的主被动安全配置?
人们对于车辆安全的需求随时代转变,而消费者逐步升级的高要求,却是逸动PLUS从始至终研发和聚焦的重点之一。一次次开创性的碰撞测试不仅证明着逸动PLUS一以贯之的安全基因,同时也为紧凑级家轿树立了榜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