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上的大红斑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2:1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13:50
木星大红斑大约位于木星南半球20度的区域,呈椭圆形。自1665年首次发现以来,它的形状和大小(1、4万乘4万千米)几乎没有什么 改变,只是有些年份,它呈鲜红色,几年后,又变成浅红色。再过几年,又变得非常 鲜明,以后又逐渐变浅,变来变去,使人感到神秘,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人们在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上,看着木星大红斑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人说,它是木星表面的一个 大熔岩湖。通红的岩浆,在这个湖中上下翻腾。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冰凉的氨凝结物,稳稳地在木星的大气层中漂浮。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大量含磷化合物形成的长寿命旋涡,慢悠悠地在木星表面上燃烧。要么,就是一股激烈上升的气流,或者是一个超级的巨大风暴等等。
1979年,美国“旅行者”1号飞船飞临木星上空,试图揭开大红斑的奥妙。从飞船拍摄的照片看,大红斑很象一个巨大的旋涡,可能是木星表面的“飓风带”。它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大约6天转动一周。但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要维持如此巨大而经久不衰的旋涡,必须有一个巨大而稳定的能量来源。显然,传统观念认为木星不具备这个条件,。面对同样的照片,在另一些人看来,大红斑又好象是静止不动的。相反,是周围的大气在围绕红斑转动。大红斑究竟是什么,至今仍然是个谜。
木星大红斑的成因是比较深奥的,在天体演化中与金星逆向自转,天王星趟在轨道上自转的成因有密切的联系。
“天体自转论”认为,木星的中心内核是由非能量的星内物质所构成,从非能量性的物质内部不断转化出来的“物能流体”(既有物质的吸引力,又有能量的动能是物质和能力前身的混合物质)的运动,必须形成统一的运动,才能在新生的行星球体表面运动,带动整个球体产生自转运动。否则,如果非能量性的物质球体内是分散向外转变“物能流体”,必然会相互碰撞,导致运动力相互抵消,而很难形成统一的运动方向。
因此,一个新生的行星在刚生成时,“物能流体”必然是从非能量性的物质球体内部的中心,不断的从某一点出来的(类似喷泉)。“物能流体”从某一出口处出来后,吸附在新生行星的表面上,必然会形成统一的运动方向。可见行星自转的运动方向取决于行星刚产生时“物能流体”的运动方向。所以,金星逆向自转和天王星趟在轨道上自转的“奥秘”,取决于行星内部“物能流体”初始的运动方向(在深层物理学中,太空没有真空,超微子大海和引力子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地球上,如果用十万匹马向地球自转相反的方向用力拉,都休想使地球的自转速度有丝毫的减慢。就能举一反三的思考,行星在太空的自转运动需要多大的动力才行。搞理论研究的万万不可从抽象到抽象的研究科学,而应从事实到抽象,再从抽象到事实的去研究科学。)
以上所述,很容易使我们猜想到,木星大红斑的下面很可能是从木星内核非能量性的物质球体内转化出来“物能流体”出口处的“喷泉”区域。因为“物能流体”的温度约为4千米左右,出口处的“物能流体”是比较集中的。显然就相对的高一些。再说,从内核中硬挤压出来与外层物质碰撞也会产生一定的热能。从自转速度看,木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星,整个外壳刚刚形成固体的、目前表面还向外释放少许的余热。所以,只有“物能流体”的出口处“喷泉”的区域的温度相对高一些,由此产生木星大红斑现象。
“物能流体”的运动不但带动木星内核球体产生自转运动。显然,被带动的液体自转运动赤道最快,而两极最慢。(如太阳大气的自转运动,就是赤道快而两侧慢,关于太阳的自转问题另文专题探讨)。形成固体外壳层的整个木星的自转速度应与赤道自转速度差不多,而赤道两侧高温液体的自转速度相对滞后,并且越接近木星表面温度越低,自旋运动会越滞后。导致整个木星的固体外壳自转速度快,而大红斑熔岩液体涡旋速度慢,这一快一慢相对与木星的固体外壳来说,大红斑看上去是逆时针涡旋,同时大红斑的上空浓厚的大气和云块也是围绕着大红斑旋转的。
因为木星固体层的外壳目前向外散发着余热,并被浓厚的大气和云块所包围,由于木星快速旋转,所以会看到木星表面排列着许多明暗相间的条纹。木星大红斑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是高温的。所以人们会看到一些红色或者*的云块不时升起,又很快沉没在变幻无穷的云层中,有些云朵被大红斑“吞”掉的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13:51
木星是一个由液态氢构成的流体行星,没有固体表面。木星表面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在木星赤道以南有一块大红斑,它至少已存在3个半世纪,很可能还要长得多。它的大小有三个地球那么大,颜色一般都保持着红而略带棕色的调子,有时鲜明,有时暗淡且模糊。大红斑究竟是什么?
1977年“旅行者号”探测器查明它是木星云层中的一个特大漩涡,漩涡内的物质处于剧烈运动的状态,其剧烈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木星上形成如此之大的大红斑,现在尚无*的解释。
从我个人理解来说,大红斑在赤道南22度的地方,始终保持人们熟悉的外形轮廓和反时针旋转方向。原因可能是出于它木星上的一个持久的飓风系统,而大气中的带电粒子在比地球上强10倍的木星磁场作用下产生螺旋运动,从而导致了大红斑的形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13:51
红斑可能是巨大的风暴,外面看是一个强大的旋涡,或者是一团沿逆时针方向迅速旋转并猛烈上升的强气旋。气旋中含有红磷化合物,所以呈桔红色。著名的大红斑是位于木星南纬20℃附近的一些细长而又椭圆的斑状云团,是木星上的风暴漩涡。这个风暴漩涡长约5万公里,有4个地球那么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13:52
著名的大红斑是位于木星南纬20℃附近的一些细长而又椭圆的斑状云团,是木星上的风暴漩涡。这个风暴漩涡长约5万公里,有4个地球那么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