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3: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5
5.1.1 火山岩的地质特征
本区的火山岩地层在整个浪岗-月凤山断陷盆地内广泛发育(图5.1a)。陆相火山岩地层可分为下部的打鼓顶组(J3d)和上部的鹅湖岭组(J3e)。打鼓顶组厚度为425~520m,由两个岩性段组成,下段(J3d1)以浅灰—肉红色流纹质粗晶屑凝灰岩、含砾晶屑凝灰岩为主,上段(J3d2)分布角砾安山岩、灰绿色安山岩,为打鼓顶组的标志层,打鼓顶组喷发不整合于下石炭统或新元古界之上。
图5.1 浪岗-月凤山盆地区域构造略图(a)、北武夷地区浪岗-月凤山盆地地质简图(b)和冷水坑矿田外围地质图(c)
(b据福建省冶金工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20万光泽幅和上饶幅,1972;c据912队,江西省贵溪市下鲍矿区外围地形地质图,2009)
1—赣西南坳陷带;2—武夷山隆起带;3—扬子准地台;4—闽东火山坳陷带;5—华北地台;6—第四系;7—鹅湖岭组第三段火山岩;8—鹅湖岭组第二段火山岩;9—鹅湖岭组第一段火山岩;10—打鼓顶组火山岩;11—下石炭统梓山组含电气石石英粗砂岩、含砾石英砂岩;12—新元古界老虎塘组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13—花岗斑岩;14—石英正长斑岩;15—碱长花岗斑岩;16—流纹斑岩;17—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18—断层;19—地质界线;20—采样位置
鹅湖岭组为一套以酸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的陆相火山建造,总厚度>860m,按喷发间断和演示组合特征划分为3个亚段:第一亚段(J3e1):岩性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底部为凝灰质砂岩、层凝灰岩,岩石喷发不整合于打鼓顶组安山岩或角砾安山岩之上;第二亚段(J3e2):岩性为流纹质凝灰岩,浅灰色、紫红色流纹岩,岩石喷发假整合于 J3e1之上;第三亚段(J3e3):主要由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组成,底部见有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和球粒熔结凝灰岩。其中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第一亚段火山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鹅湖岭组第二亚段火山岩在盆地*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鹅湖岭组第三亚段火山岩则在火山盆地中心聚集发育(图5.1b),显示了火山活动不断中心化的趋势。总体上,火山岩的走向为NE向。
5.1.2 岩石类型与岩石化学特征
5.1.2.1 岩石类型
(1)晶屑凝灰岩
灰绿—灰白色或带肉红色(图5.2a),晶屑凝灰结构(图5.2b),局部角砾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的晶屑和塑性玻屑、火山灰(凝灰质)及少量岩屑等组成(图5.2c)。晶屑大部分呈棱角状,粒度大小不一,一般0.5~2.0mm,大者可达5~8mm,含量为50%~60%。胶结物为凝灰质及塑性玻屑,其含量占40%~50%。当晶屑粒度>2mm者数量超过三分之一时为粗晶屑凝灰岩;局部角砾含量达5%~30%时为角砾晶屑凝灰岩。
图5.2 晶屑凝灰岩手标本(a)、晶屑凝灰结构(b)和晶屑凝灰岩中具卡斯巴双晶的石英(Qtz)和钾长石(Kfs)晶屑(c)
(2)流纹岩
灰—灰*,斑状结构,流纹构造。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偶见黑云母等,斑晶含量为5%~15%,且以石英斑晶为主。石英斑晶呈自形—半自形,具裂纹和熔蚀现象,粒径为0.2~1.5mm。钾长石呈自形柱状,粒径为0.5~1mm,斜长石呈自形板状,粒径多<1mm,含量甚微。基质致密,为脱玻的长英质。岩石不具流动构造而为块状构造者称为块状流纹岩,具石泡及流动构造者称为石泡流纹岩(图5.3)。
图5.3 石泡流纹岩(a)、石泡流纹岩中石泡及流动构造(b)和石泡流纹岩中石泡的放射纤维状结构(内部为隐晶质长英质,外部为脱玻化的放射状石英)(c)
(3)安山岩
灰褐—灰绿色,斑状碎裂结构(图5.4b),块状、杏仁状及气孔状构造。斑晶为中性斜长石、辉石、黑云母、角闪石等,斑晶含量为10%~20%。斜长石呈板状、板条状,粒径为0.5~1.5mm,最大者可达5mm;辉石呈柱状、粒状,具绿泥石化;黑云母和角闪石分别呈片状、长柱状,含量相对较少。基质由隐晶质、微晶质和玻璃质组成玻晶交织结构。岩石碎裂结构发育,绿泥石化较强,裂隙被长英质微晶和方解石填充(图5.4c)。
图5.4 安山岩手标本(a)、安山岩的斑状碎裂结构(b)和安山岩的碎裂结构(裂隙被长英质微晶和方解石(Cal)填充)(c)
(4)熔结凝灰岩
灰褐—褐红色,熔结凝灰结构(图5.5b),似流纹构造。由晶屑、玻屑、火山灰和隐晶质组成。晶屑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粒径为0.2~2mm,可见熔蚀现象,含量为10%~17%。石英含量较多,自形—半自形,呈熔蚀浑圆状(图5.5c)。塑性岩屑呈小团块状、透镜状、撕裂状或条带状、条纹状等;塑性玻屑呈条纹状、火焰状,含量为65%~80%。岩石不具熔结凝灰结构而为流纹结构者称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其少量岩屑的为流纹岩;具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者称为晶屑熔结凝灰岩,其少量岩屑的为凝灰岩。
图5.5 熔结凝灰岩手标本(a)、熔结凝灰岩的晶屑凝灰结构(b)和熔结凝灰岩中浑圆状石英(Qtz)和板状钾长石(Kfs)晶屑(c)
(5)沉凝灰岩
暗灰—灰绿色,凝灰结构,层状构造(图5.6b)。具有韵律,韵律层单层厚4~40mm,韵律层底部碎屑较粗,往上变细。由晶屑、微晶质和隐晶质组成。晶屑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含量为25%~35%(图5.6c)。石英、长石呈次棱角状,粒度一般为1~2mm;黑云母呈片状,粒径为0.2~2mm,蚀变较强,并具暗化边现象。基质由微晶质石英、长石和隐晶质组成,含量为10%~20%。
(6)复成分角砾岩
灰—灰绿色(图5.7a),角砾凝灰结构,角砾状构造(图5.7b)。由角砾、塑性玻屑、晶屑、岩屑等组成。角砾成分有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图5.7c)、花岗伟晶岩、脉石英等,呈棱角状、长条状、团块状等,粒径一般为0.1~5cm,大者达10~20cm,含量为40%~45%,最高可达80%。塑性玻屑占15%~20%,岩屑占10%左右。晶屑成分为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粒径为0.2~1.5mm,含量为15%~20%,胶结物为凝灰质。安山岩岩屑由斑晶、隐晶质、微晶质和玻璃质组成,花岗岩岩屑主要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基质由长英质微晶、玻璃质和火山灰组成玻晶交织结构。
图5.6 沉凝灰岩手标本(a)、沉凝灰岩的层状构造(b)和沉凝灰岩中次棱角状石英(Qtz)、斜长石(Pl)晶体(c)
图5.7 复成分角砾岩(a)、复成分角砾岩的破碎角砾结构(b)和复成分角砾岩中花岗岩角砾(c)
(7)石英正长质凝灰角砾岩
肉红色、浅灰绿色、凝灰角砾结构,角砾状、块状构造。角砾成分主要有正长石、石英、正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偶见混合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片岩角砾。角砾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不一,小者0.2~0.5cm,大者10~15cm,一般1~6cm。胶结物为凝灰质及细小的正长花岗岩碎屑等。
(8)凝灰质砂岩、粉砂岩
紫红—灰绿色。砂状—粉砂状结构,薄层状构造。碎屑成分为石英、斜长石、岩屑、白云母等。胶结物主要为绢云母、碳酸盐或泥质,次为凝灰质、硅质等。碎屑物含量一般为15%~50%,多者达到75%左右。岩石层理发育,韵律清晰,韵律层厚度一般为10~20cm。该层可作为火山岩层对比标志层。
5.1.2.2 岩石化学特征
矿田主要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见表5.1,显示矿田火山岩岩石以酸性岩为主,大多数属于流纹岩类,少数为安山岩类。
流纹岩类岩石以富硅为特点,SiO2含量>70%,Al2O3为11.79%~14.68%,Al2O3>K2O+Na2O+CaO,属铝过饱和系列。岩石富钾富碱,K2O+Na2O为6.22%~8.83%,K2O>Na2O。
安山岩类岩石 SiO2含量范围为54.47%~65.9%,Al2O3为14.3%~18.89%,K2O+Na2O 为6.97%~11.16%,K2O>Na2O,岩石富钾富碱。
表5.1 冷水坑矿田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表 单位:%
(据左力艳等,2008)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5
5.1.1 火山岩的地质特征
本区的火山岩地层在整个浪岗-月凤山断陷盆地内广泛发育(图5.1a)。陆相火山岩地层可分为下部的打鼓顶组(J3d)和上部的鹅湖岭组(J3e)。打鼓顶组厚度为425~520m,由两个岩性段组成,下段(J3d1)以浅灰—肉红色流纹质粗晶屑凝灰岩、含砾晶屑凝灰岩为主,上段(J3d2)分布角砾安山岩、灰绿色安山岩,为打鼓顶组的标志层,打鼓顶组喷发不整合于下石炭统或新元古界之上。
图5.1 浪岗-月凤山盆地区域构造略图(a)、北武夷地区浪岗-月凤山盆地地质简图(b)和冷水坑矿田外围地质图(c)
(b据福建省冶金工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20万光泽幅和上饶幅,1972;c据912队,江西省贵溪市下鲍矿区外围地形地质图,2009)
1—赣西南坳陷带;2—武夷山隆起带;3—扬子准地台;4—闽东火山坳陷带;5—华北地台;6—第四系;7—鹅湖岭组第三段火山岩;8—鹅湖岭组第二段火山岩;9—鹅湖岭组第一段火山岩;10—打鼓顶组火山岩;11—下石炭统梓山组含电气石石英粗砂岩、含砾石英砂岩;12—新元古界老虎塘组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13—花岗斑岩;14—石英正长斑岩;15—碱长花岗斑岩;16—流纹斑岩;17—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18—断层;19—地质界线;20—采样位置
鹅湖岭组为一套以酸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的陆相火山建造,总厚度>860m,按喷发间断和演示组合特征划分为3个亚段:第一亚段(J3e1):岩性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底部为凝灰质砂岩、层凝灰岩,岩石喷发不整合于打鼓顶组安山岩或角砾安山岩之上;第二亚段(J3e2):岩性为流纹质凝灰岩,浅灰色、紫红色流纹岩,岩石喷发假整合于 J3e1之上;第三亚段(J3e3):主要由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组成,底部见有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和球粒熔结凝灰岩。其中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第一亚段火山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鹅湖岭组第二亚段火山岩在盆地*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鹅湖岭组第三亚段火山岩则在火山盆地中心聚集发育(图5.1b),显示了火山活动不断中心化的趋势。总体上,火山岩的走向为NE向。
5.1.2 岩石类型与岩石化学特征
5.1.2.1 岩石类型
(1)晶屑凝灰岩
灰绿—灰白色或带肉红色(图5.2a),晶屑凝灰结构(图5.2b),局部角砾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的晶屑和塑性玻屑、火山灰(凝灰质)及少量岩屑等组成(图5.2c)。晶屑大部分呈棱角状,粒度大小不一,一般0.5~2.0mm,大者可达5~8mm,含量为50%~60%。胶结物为凝灰质及塑性玻屑,其含量占40%~50%。当晶屑粒度>2mm者数量超过三分之一时为粗晶屑凝灰岩;局部角砾含量达5%~30%时为角砾晶屑凝灰岩。
图5.2 晶屑凝灰岩手标本(a)、晶屑凝灰结构(b)和晶屑凝灰岩中具卡斯巴双晶的石英(Qtz)和钾长石(Kfs)晶屑(c)
(2)流纹岩
灰—灰*,斑状结构,流纹构造。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偶见黑云母等,斑晶含量为5%~15%,且以石英斑晶为主。石英斑晶呈自形—半自形,具裂纹和熔蚀现象,粒径为0.2~1.5mm。钾长石呈自形柱状,粒径为0.5~1mm,斜长石呈自形板状,粒径多<1mm,含量甚微。基质致密,为脱玻的长英质。岩石不具流动构造而为块状构造者称为块状流纹岩,具石泡及流动构造者称为石泡流纹岩(图5.3)。
图5.3 石泡流纹岩(a)、石泡流纹岩中石泡及流动构造(b)和石泡流纹岩中石泡的放射纤维状结构(内部为隐晶质长英质,外部为脱玻化的放射状石英)(c)
(3)安山岩
灰褐—灰绿色,斑状碎裂结构(图5.4b),块状、杏仁状及气孔状构造。斑晶为中性斜长石、辉石、黑云母、角闪石等,斑晶含量为10%~20%。斜长石呈板状、板条状,粒径为0.5~1.5mm,最大者可达5mm;辉石呈柱状、粒状,具绿泥石化;黑云母和角闪石分别呈片状、长柱状,含量相对较少。基质由隐晶质、微晶质和玻璃质组成玻晶交织结构。岩石碎裂结构发育,绿泥石化较强,裂隙被长英质微晶和方解石填充(图5.4c)。
图5.4 安山岩手标本(a)、安山岩的斑状碎裂结构(b)和安山岩的碎裂结构(裂隙被长英质微晶和方解石(Cal)填充)(c)
(4)熔结凝灰岩
灰褐—褐红色,熔结凝灰结构(图5.5b),似流纹构造。由晶屑、玻屑、火山灰和隐晶质组成。晶屑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粒径为0.2~2mm,可见熔蚀现象,含量为10%~17%。石英含量较多,自形—半自形,呈熔蚀浑圆状(图5.5c)。塑性岩屑呈小团块状、透镜状、撕裂状或条带状、条纹状等;塑性玻屑呈条纹状、火焰状,含量为65%~80%。岩石不具熔结凝灰结构而为流纹结构者称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其少量岩屑的为流纹岩;具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者称为晶屑熔结凝灰岩,其少量岩屑的为凝灰岩。
图5.5 熔结凝灰岩手标本(a)、熔结凝灰岩的晶屑凝灰结构(b)和熔结凝灰岩中浑圆状石英(Qtz)和板状钾长石(Kfs)晶屑(c)
(5)沉凝灰岩
暗灰—灰绿色,凝灰结构,层状构造(图5.6b)。具有韵律,韵律层单层厚4~40mm,韵律层底部碎屑较粗,往上变细。由晶屑、微晶质和隐晶质组成。晶屑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含量为25%~35%(图5.6c)。石英、长石呈次棱角状,粒度一般为1~2mm;黑云母呈片状,粒径为0.2~2mm,蚀变较强,并具暗化边现象。基质由微晶质石英、长石和隐晶质组成,含量为10%~20%。
(6)复成分角砾岩
灰—灰绿色(图5.7a),角砾凝灰结构,角砾状构造(图5.7b)。由角砾、塑性玻屑、晶屑、岩屑等组成。角砾成分有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图5.7c)、花岗伟晶岩、脉石英等,呈棱角状、长条状、团块状等,粒径一般为0.1~5cm,大者达10~20cm,含量为40%~45%,最高可达80%。塑性玻屑占15%~20%,岩屑占10%左右。晶屑成分为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粒径为0.2~1.5mm,含量为15%~20%,胶结物为凝灰质。安山岩岩屑由斑晶、隐晶质、微晶质和玻璃质组成,花岗岩岩屑主要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基质由长英质微晶、玻璃质和火山灰组成玻晶交织结构。
图5.6 沉凝灰岩手标本(a)、沉凝灰岩的层状构造(b)和沉凝灰岩中次棱角状石英(Qtz)、斜长石(Pl)晶体(c)
图5.7 复成分角砾岩(a)、复成分角砾岩的破碎角砾结构(b)和复成分角砾岩中花岗岩角砾(c)
(7)石英正长质凝灰角砾岩
肉红色、浅灰绿色、凝灰角砾结构,角砾状、块状构造。角砾成分主要有正长石、石英、正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偶见混合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片岩角砾。角砾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不一,小者0.2~0.5cm,大者10~15cm,一般1~6cm。胶结物为凝灰质及细小的正长花岗岩碎屑等。
(8)凝灰质砂岩、粉砂岩
紫红—灰绿色。砂状—粉砂状结构,薄层状构造。碎屑成分为石英、斜长石、岩屑、白云母等。胶结物主要为绢云母、碳酸盐或泥质,次为凝灰质、硅质等。碎屑物含量一般为15%~50%,多者达到75%左右。岩石层理发育,韵律清晰,韵律层厚度一般为10~20cm。该层可作为火山岩层对比标志层。
5.1.2.2 岩石化学特征
矿田主要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见表5.1,显示矿田火山岩岩石以酸性岩为主,大多数属于流纹岩类,少数为安山岩类。
流纹岩类岩石以富硅为特点,SiO2含量>70%,Al2O3为11.79%~14.68%,Al2O3>K2O+Na2O+CaO,属铝过饱和系列。岩石富钾富碱,K2O+Na2O为6.22%~8.83%,K2O>Na2O。
安山岩类岩石 SiO2含量范围为54.47%~65.9%,Al2O3为14.3%~18.89%,K2O+Na2O 为6.97%~11.16%,K2O>Na2O,岩石富钾富碱。
表5.1 冷水坑矿田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表 单位:%
(据左力艳等,2008)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5
5.1.1 火山岩的地质特征
本区的火山岩地层在整个浪岗-月凤山断陷盆地内广泛发育(图5.1a)。陆相火山岩地层可分为下部的打鼓顶组(J3d)和上部的鹅湖岭组(J3e)。打鼓顶组厚度为425~520m,由两个岩性段组成,下段(J3d1)以浅灰—肉红色流纹质粗晶屑凝灰岩、含砾晶屑凝灰岩为主,上段(J3d2)分布角砾安山岩、灰绿色安山岩,为打鼓顶组的标志层,打鼓顶组喷发不整合于下石炭统或新元古界之上。
图5.1 浪岗-月凤山盆地区域构造略图(a)、北武夷地区浪岗-月凤山盆地地质简图(b)和冷水坑矿田外围地质图(c)
(b据福建省冶金工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20万光泽幅和上饶幅,1972;c据912队,江西省贵溪市下鲍矿区外围地形地质图,2009)
1—赣西南坳陷带;2—武夷山隆起带;3—扬子准地台;4—闽东火山坳陷带;5—华北地台;6—第四系;7—鹅湖岭组第三段火山岩;8—鹅湖岭组第二段火山岩;9—鹅湖岭组第一段火山岩;10—打鼓顶组火山岩;11—下石炭统梓山组含电气石石英粗砂岩、含砾石英砂岩;12—新元古界老虎塘组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13—花岗斑岩;14—石英正长斑岩;15—碱长花岗斑岩;16—流纹斑岩;17—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18—断层;19—地质界线;20—采样位置
鹅湖岭组为一套以酸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的陆相火山建造,总厚度>860m,按喷发间断和演示组合特征划分为3个亚段:第一亚段(J3e1):岩性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底部为凝灰质砂岩、层凝灰岩,岩石喷发不整合于打鼓顶组安山岩或角砾安山岩之上;第二亚段(J3e2):岩性为流纹质凝灰岩,浅灰色、紫红色流纹岩,岩石喷发假整合于 J3e1之上;第三亚段(J3e3):主要由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组成,底部见有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和球粒熔结凝灰岩。其中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第一亚段火山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鹅湖岭组第二亚段火山岩在盆地*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鹅湖岭组第三亚段火山岩则在火山盆地中心聚集发育(图5.1b),显示了火山活动不断中心化的趋势。总体上,火山岩的走向为NE向。
5.1.2 岩石类型与岩石化学特征
5.1.2.1 岩石类型
(1)晶屑凝灰岩
灰绿—灰白色或带肉红色(图5.2a),晶屑凝灰结构(图5.2b),局部角砾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的晶屑和塑性玻屑、火山灰(凝灰质)及少量岩屑等组成(图5.2c)。晶屑大部分呈棱角状,粒度大小不一,一般0.5~2.0mm,大者可达5~8mm,含量为50%~60%。胶结物为凝灰质及塑性玻屑,其含量占40%~50%。当晶屑粒度>2mm者数量超过三分之一时为粗晶屑凝灰岩;局部角砾含量达5%~30%时为角砾晶屑凝灰岩。
图5.2 晶屑凝灰岩手标本(a)、晶屑凝灰结构(b)和晶屑凝灰岩中具卡斯巴双晶的石英(Qtz)和钾长石(Kfs)晶屑(c)
(2)流纹岩
灰—灰*,斑状结构,流纹构造。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偶见黑云母等,斑晶含量为5%~15%,且以石英斑晶为主。石英斑晶呈自形—半自形,具裂纹和熔蚀现象,粒径为0.2~1.5mm。钾长石呈自形柱状,粒径为0.5~1mm,斜长石呈自形板状,粒径多<1mm,含量甚微。基质致密,为脱玻的长英质。岩石不具流动构造而为块状构造者称为块状流纹岩,具石泡及流动构造者称为石泡流纹岩(图5.3)。
图5.3 石泡流纹岩(a)、石泡流纹岩中石泡及流动构造(b)和石泡流纹岩中石泡的放射纤维状结构(内部为隐晶质长英质,外部为脱玻化的放射状石英)(c)
(3)安山岩
灰褐—灰绿色,斑状碎裂结构(图5.4b),块状、杏仁状及气孔状构造。斑晶为中性斜长石、辉石、黑云母、角闪石等,斑晶含量为10%~20%。斜长石呈板状、板条状,粒径为0.5~1.5mm,最大者可达5mm;辉石呈柱状、粒状,具绿泥石化;黑云母和角闪石分别呈片状、长柱状,含量相对较少。基质由隐晶质、微晶质和玻璃质组成玻晶交织结构。岩石碎裂结构发育,绿泥石化较强,裂隙被长英质微晶和方解石填充(图5.4c)。
图5.4 安山岩手标本(a)、安山岩的斑状碎裂结构(b)和安山岩的碎裂结构(裂隙被长英质微晶和方解石(Cal)填充)(c)
(4)熔结凝灰岩
灰褐—褐红色,熔结凝灰结构(图5.5b),似流纹构造。由晶屑、玻屑、火山灰和隐晶质组成。晶屑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粒径为0.2~2mm,可见熔蚀现象,含量为10%~17%。石英含量较多,自形—半自形,呈熔蚀浑圆状(图5.5c)。塑性岩屑呈小团块状、透镜状、撕裂状或条带状、条纹状等;塑性玻屑呈条纹状、火焰状,含量为65%~80%。岩石不具熔结凝灰结构而为流纹结构者称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其少量岩屑的为流纹岩;具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者称为晶屑熔结凝灰岩,其少量岩屑的为凝灰岩。
图5.5 熔结凝灰岩手标本(a)、熔结凝灰岩的晶屑凝灰结构(b)和熔结凝灰岩中浑圆状石英(Qtz)和板状钾长石(Kfs)晶屑(c)
(5)沉凝灰岩
暗灰—灰绿色,凝灰结构,层状构造(图5.6b)。具有韵律,韵律层单层厚4~40mm,韵律层底部碎屑较粗,往上变细。由晶屑、微晶质和隐晶质组成。晶屑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含量为25%~35%(图5.6c)。石英、长石呈次棱角状,粒度一般为1~2mm;黑云母呈片状,粒径为0.2~2mm,蚀变较强,并具暗化边现象。基质由微晶质石英、长石和隐晶质组成,含量为10%~20%。
(6)复成分角砾岩
灰—灰绿色(图5.7a),角砾凝灰结构,角砾状构造(图5.7b)。由角砾、塑性玻屑、晶屑、岩屑等组成。角砾成分有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图5.7c)、花岗伟晶岩、脉石英等,呈棱角状、长条状、团块状等,粒径一般为0.1~5cm,大者达10~20cm,含量为40%~45%,最高可达80%。塑性玻屑占15%~20%,岩屑占10%左右。晶屑成分为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粒径为0.2~1.5mm,含量为15%~20%,胶结物为凝灰质。安山岩岩屑由斑晶、隐晶质、微晶质和玻璃质组成,花岗岩岩屑主要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基质由长英质微晶、玻璃质和火山灰组成玻晶交织结构。
图5.6 沉凝灰岩手标本(a)、沉凝灰岩的层状构造(b)和沉凝灰岩中次棱角状石英(Qtz)、斜长石(Pl)晶体(c)
图5.7 复成分角砾岩(a)、复成分角砾岩的破碎角砾结构(b)和复成分角砾岩中花岗岩角砾(c)
(7)石英正长质凝灰角砾岩
肉红色、浅灰绿色、凝灰角砾结构,角砾状、块状构造。角砾成分主要有正长石、石英、正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偶见混合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片岩角砾。角砾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不一,小者0.2~0.5cm,大者10~15cm,一般1~6cm。胶结物为凝灰质及细小的正长花岗岩碎屑等。
(8)凝灰质砂岩、粉砂岩
紫红—灰绿色。砂状—粉砂状结构,薄层状构造。碎屑成分为石英、斜长石、岩屑、白云母等。胶结物主要为绢云母、碳酸盐或泥质,次为凝灰质、硅质等。碎屑物含量一般为15%~50%,多者达到75%左右。岩石层理发育,韵律清晰,韵律层厚度一般为10~20cm。该层可作为火山岩层对比标志层。
5.1.2.2 岩石化学特征
矿田主要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见表5.1,显示矿田火山岩岩石以酸性岩为主,大多数属于流纹岩类,少数为安山岩类。
流纹岩类岩石以富硅为特点,SiO2含量>70%,Al2O3为11.79%~14.68%,Al2O3>K2O+Na2O+CaO,属铝过饱和系列。岩石富钾富碱,K2O+Na2O为6.22%~8.83%,K2O>Na2O。
安山岩类岩石 SiO2含量范围为54.47%~65.9%,Al2O3为14.3%~18.89%,K2O+Na2O 为6.97%~11.16%,K2O>Na2O,岩石富钾富碱。
表5.1 冷水坑矿田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表 单位:%
(据左力艳等,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