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4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3:43
过年,即是指过“年节”,亦即春节。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
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祭祀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
按照旧习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扫尘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过年”,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如果从预备“年货”开始计算,大约从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进入年关大忙。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发展演变: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
古代民间最初的岁首指的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当天象“斗柄指寅”时为立春节点,即太阳到达黄经315°。
立春是由黄道推算出来的节点,是天象规律。“春”在古代很受人们重视,如有“双春”年视为大吉之年。新春(立春)伊始,万象更新,意味着新的一年、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新年在日期上亦有变动,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岁首的时间。
天皇氏时代以寅月(摄提格)为正月,立春为岁首;夏代以孟春一月一日为元,即使用夏历;商代使用殷历,以十二月一日为岁首;周代使用周历,以十一月一日为岁首。
秦代使用秦历,以十月一日为岁首;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邓平、落下闳、唐都等人创制的太初历,又恢复使用夏历的一月一日为岁首。
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以十二月一日为岁首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以十一月一日为岁首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一月一日为岁首直至清朝末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3:44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又名压祟钱,“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过年给压岁钱也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现在也赋予了“一本万利”、“财源广进”、“步步高升”等意思。2 过年是指除夕还是初一
过年包括除夕和大年初一。
过年,是指过“年节”,即现在所称的“春节”。新春贺岁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按照旧习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小年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过年”。
所以除夕和初一都被包含在过年之内。
3 过年为什么吃饺子
1.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2.饺子的形状和元宝很像,吃饺子也有招财进宝之意。
3.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吃饺子也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4 过年为什么要大扫除
过年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除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在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3:44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6008.htm?fr=ala0_1_1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3:45
过年: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6008.htm?fr=ala0_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