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什么成语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89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7 11: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11:34
曲高和寡、高山流水、绕梁三日、余音袅袅、三日不绝等。
1、曲高和寡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译文】:他们都是严格按照曲调歌唱,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国家中属而和谐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2、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译文】:伯牙弹琴,志在登上高山,钟子期说:‘好啊,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志在流水,说:‘好啊,洋洋啊好像江河。
3、绕梁三日
【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译文】: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吃,离开后,余音绕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4、余音袅袅
【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译文】:那箫声呜呜地响着,如怨如仰慕,如泣如诉;尾声婉转悠长,像绵绵不断的细丝在耳际缭绕。
5、三日不绝
【拼音】:sān rì bù jué
【解释】: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使人感觉长时间没有停止。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11:35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更多义项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中文名
高山流水
意义
汉族古琴曲
性质
属于中国十大古曲
比喻
乐曲高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11:35
高山流水就是指知音难遇或乐曲;天籁之音就是形容声音特别好听;余音绕梁,柿子搁上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落着屋娘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11:36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曲高和寡,余音袅袅,天籁之音,此曲只应天上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11:37
高山流水追答有典故的《伯牙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