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国古代的邮驿系统是怎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5:22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19

转:

邮驿,即驿站,传舍。传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置,曰驿。《后汉书·袁安传》:“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宋朝曾巩《驾部制》:“舆马辇乘之奉,邮驿圉牧之治,中台要务,主以郎曹。敷求得人,俾任吾事。” 清 陈廷敬 《平滇雅·滇池》诗:“降幡夕竖,逆骇纵横,林野涂脑,邮驿递颅。”
中国古代*为了有效的传播*、经济、军事等各类信息,在开辟、整修道路的基
础上,建立了一整套邮驿系统,依靠这套邮驿系统,古代社会才能进行相对高效的信息传播。而古代邮驿源远流长,王朝兴盛,邮驿发达;王朝没落,邮驿必然衰落,历朝历代均是如此。
在古籍中,“邮”、驿”均指在道路上隔一定距离为传递信息的人设置的站,站上提供食宿和车马,同时也指以邮驿方式传递信息。
中国的邮驿何时出现,尚未有确证。见于史籍记载的邮驿制度和邮驿的正式名称始于周代。西周时邮驿系统已初具规模。诸侯国之间为了*、军事活动的需要,在交通要道上设置驿站,负责传递*文书、运转货物、接待过往*等。
一、先秦
根据记载周代典制的古籍《周礼·地官·遗人》的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凡委、积之事,巡而比之,以时颁之。”(庐、路室、候馆均指接待宾客、旅人的馆舍。亦是邮驿的另一功能。委、积指饮食。)可见周代对邮驿系统的设置和管理已经相当规范了。
到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建立起邮驿网,主要交通道路上一般隔 30 里设一馆驿。《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道德的传播速度之快,甚至比采用专用邮路,乘坐专用邮车,以传递君王的命令的速度还要快。从这里可以看出,邮驿系统主要是为了更加迅速的传达政令。尤其在战国时期,邮驿形式更加多样,有了递、驿、徒 3 种形式:递用车,驿用马,徒为步传。
二、秦汉
秦王朝建立后,短短几年就建成了以“驰道”为干线的全国交通网。《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交通网络延伸的同时,邮驿系统也得到全面的扩展。
到了汉代,邮驿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邮亭驿站星罗棋布,《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载,西汉共有邮亭 2 3 所。到东汉,全国驿道总长已超过 32 0 0 0 公里。《史记·留侯世家》载,汉“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里指闾里,汉时每闾里间隔约 1 0 公里)。驿站的距离也有严格的规定,《续汉书·舆服志》载,“驿马三十里一置”。当时利用邮驿系统传播信息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传车一般日行百里,快则二三百里。马驿更快。尤其在传送紧急公文时,驿者挨站换马,速度大为提高。《汉书·赵充国传》载,金城副长安相 1 4 0 里,文书三日半可到,平均日行约 40 0 余里。
汉时邮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国防上。边防一线的重要紧急文书,都是靠邮传递的。汉武帝时大将李陵北征。兵抵受降城,他马上通过邮传给武帝上书报告。后来桑弘羊要在西域轮台屯田,也准备通过邮驿来密切汉*和西域的关系。东汉时我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起来,班超和甘英的出使西域和大秦,使丝绸之路更加畅通。
汉*在西北的邮驿十分发达,出现了“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华局面。当时,西方的罗马也正处于繁荣时期,那里也是邮驿畅通,沿途“列置邮亭”,所以当时诸国的商人和使者,可以从东汉边境通过邮驿一直驰骋到罗马首都。
整个汉代,*从制度上保证了邮传的有效施行。在*部一级的九卿官职中,有许多是和邮驿制度直接关联的。比如,少府中的尚书令和符节令,便是专管*公文收发和符节的分发与管理。大鸿胪兼管邮使的接待。御史大夫也兼管邮传,对邮传使者的凭证进行监察。和邮传关系最直接的是九卿中的卫尉,他的属下有一*叫“公车司马令”,负责接待由传车征召来上书的民间贤士,所以又叫“公车上书”。后来近代史上著名的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得名便由于此。三公中的太尉、府中的法曹也主管邮驿,负责邮驿规章制度的制订和一般管理。
汉时,地方邮驿管理也比前代更为正规化。邮驿系统由州、郡、县*管理。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吏便是“督邮”。他不仅主管邮书,还兼管督察长吏,是个实权官吏。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据出土的汉代木简记载,汉代邮驿通信已有迅速、准确、安全的要求。随着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的形成。邮驿不可或缺地进入并维系着这个通道。丝路和驿站相互依存,丝路因驿站而增加活力,邮驿因丝路而通达至印度、中亚、波斯等国。马可•波罗曾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其游记中提及了很多古代驿站的遗迹,从中可以看到驿站在丝路中的地位。
三、魏晋南北朝
两汉与隋唐之间,是一个长期动荡不安的时代。混乱的局势对邮驿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战火纷飞之时,更需要迅速获得必要的信息,因而邮驿对信息传播的重要性更清晰的显示出来。各国在征战之余,都挪出一部分财力人力进行邮驿的建设。
据载,为了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魏国研制出一种“追锋车”。《三国志集解》中解释说:“晋志曰,⋯⋯追锋之名,取其迅速也,施于戎阵之间,是为传乘。”这种传车奔走神速,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傅畅《晋诸公赞》载,“帝性急,请召欲速。秀等在内职,到得及时,以望在外,特给追锋车,虎贲率五人,每有集合,望辄奔驰而至。”
同时,邮驿的形式也进一步多样了。如三国时期的吴国由于地处多水的江南,遂因地制宜设置了水驿,更便利了信息的传播。
四、隋唐
隋唐之时,邮驿系统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今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邮驿网络。据《唐六典·尚书兵部》载,唐开元年间有陆驿1297所,水驿260所,水陆相兼者70余所。
陆驿大约 30里一设,边陲地区驿所间隔则长一些,而“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不必三十里”。根据交通繁忙程度,陆驿分为7个等级。最高等级的都亭驿配备驿马75匹,最低等级的六等驿则只有驿马8匹。
水驿也根据交通繁忙程度分成3个等级,第一等的水驿配驿船4只,第三等水驿只配驿船2只。
驿马日行300里,最快可达到日行500里,故唐诗有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如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六天之后,远在3000里之外的长安就接到了消息。
水驿的速度则较慢。逆水时重船日行约40里左右,空船日行50里左右;顺水时日行百里左右。
为了更快地传播紧急讯息,唐代还发展出一种“飞驿”。如据《唐会要·馆驿》载:“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辽,发定州。皇太子奏请飞驿递表起居。又请递敕垂报,并许之。飞表奏事,自兹始也。”
五、两宋
宋代邮驿的规模虽较唐有缩减,但宋对邮驿制度的革新,促进了邮驿制度的发展。
一直以来,邮驿在传递信息之外,还承担着提供食宿的任务。宋代为了提高文书传递的效率,在驿站之外另设递铺,专门供传播信息之用,驿站则只负责提供食宿。
据《梦溪笔谈》载,“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步递主要运送一般文书,日行200里,马递运送紧急文书或物品,日行300里,急脚递运送紧急军文,日行400里,后又提高到500里。
急脚递中还有一种金牌急脚递,红漆金字,上书“御前文字,不得入铺”。这种文书每到一铺,铺卒需早早在铺前等候,交接后立刻赶往下一铺,并不入铺耽搁。《梦溪笔谈》描述了其传递的情况:“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夜行五百里,不以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预备人出铺就道交受。”召回岳飞的十二道金牌,就是这种金牌急脚递。
南宋又增设了斥候铺和摆铺。斥候铺是把称作斥候的了望、侦察与文书传递结合起来的急递组织,通常设在边防要地。摆铺是为适应军事行动、加速紧急文报的传递而临时设置的一种急脚递,是斥候制度的一种补充。
据有关资料推算,北宋递铺约6000个,铺卒10万余人,南宋递铺约3500个,铺卒5万余人。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宋朝的邮驿系统也是十分完备的。
六、元代
元朝的驿站是历代最盛的。驿站在蒙古语中称站赤。《元史•兵志》载:“站赤名,驿传之译名也。”站赤的交通工具根据各地不同环境状况而不同,有马、车、船、轿、牛、驴、狗等。
元朝的驿站总数虽和前朝差不多,但规模明显增大了许多。如唐、宋的驿站用马最多70余匹,而元朝的大驿站用马动辄上千匹。急递铺的设置则承前代,各铺距离十里十五里二十五里不等。据《永乐大典》载,当时“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相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
七、明代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开拓海上驿道并进一步延伸至非洲。
驿递接待的待遇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随便享用的。明初,对驿递接待人员的范围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朝廷只给很少的军务和钦差人员发放使用驿递的证明信,允许他们持“官”牌或马牌使用公家的驿递。陆仲亨以侯爵之尊,因为违规使用了公家驿站的马匹,便被朱元璋罚往雁门捕盗。可见制度之严厉。
明朝中叶以后,驿递的管理开始出现混乱.以至于发展到没有使用驿递资格的*,甚至其他人员,借用或购买证明信使用驿站的情况。地方*们也乘机拿这个待遇来损公肥私攫取方便。出现了滥借滥赠的现象,导致驿递负担异常沉重。
嘉靖初年,淮阳驿递每年接到的证明信大约是3000个,不到20年光景,就上升到了1万多个,造成了“法当入驿者,十无二三。法不当人驿者,十每*”的严重失控局面。
八、清代
清代邮驿依各地路程远近及冲要偏僻情况之不同,因地制宜的设置了各种邮驿。
《清会典》载,“凡置邮,曰驿、曰站、曰塘、曰台、曰所、曰铺,各量其途之冲僻而置焉”,驿、所(递运所)、铺(急递铺)均大体承前制,站、台、塘则是清代为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而特设的通信组织,名称因地域而不同,实质则都是以飞报军情为主,兼有侦察、巡逻、运输等功能。
但是,清朝古邮驿经过前期的盛后,到嘉庶道光以后,呈现出种种的衰落景象:邮传速度慢、效率低,“文书任意延搁,至数起始遣一马夫送之。故往往有数百里内文书竟迟至十条日始到者。”
咸丰年间,一方面军情紧急,羽书频传,另一方面驿路梗塞,通信戋灵,大量军事文书被积压、损坏、私拆。严重影响文件的技用,难完成“置邮传命”的任务。破败的驿站比比皆是,今河北武清县的河西驿清韧有驿夹152名,驿马33匹,到光绪朝只剩下驿夫30名,驿马24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19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9322004/answer/440370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邮驿,即驿站,传舍。传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置,曰驿。《后汉书·袁安传》:“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宋朝曾巩《驾部制》:“舆马辇乘之奉,邮驿圉牧之治,中台要务,主以郎曹。敷求得人,俾任吾事。” 清 陈廷敬 《平滇雅·滇池》诗:“降幡夕竖,逆骇纵横,林野涂脑,邮驿递颅。”
中国古代*为了有效的传播*、经济、军事等各类信息,在开辟、整修道路的基
础上,建立了一整套邮驿系统,依靠这套邮驿系统,古代社会才能进行相对高效的信息传播。而古代邮驿源远流长,王朝兴盛,邮驿发达;王朝没落,邮驿必然衰落,历朝历代均是如此。
在古籍中,“邮”、驿”均指在道路上隔一定距离为传递信息的人设置的站,站上提供食宿和车马,同时也指以邮驿方式传递信息。
中国的邮驿何时出现,尚未有确证。见于史籍记载的邮驿制度和邮驿的正式名称始于周代。西周时邮驿系统已初具规模。诸侯国之间为了*、军事活动的需要,在交通要道上设置驿站,负责传递*文书、运转货物、接待过往*等。
一、先秦
根据记载周代典制的古籍《周礼·地官·遗人》的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凡委、积之事,巡而比之,以时颁之。”(庐、路室、候馆均指接待宾客、旅人的馆舍。亦是邮驿的另一功能。委、积指饮食。)可见周代对邮驿系统的设置和管理已经相当规范了。
到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建立起邮驿网,主要交通道路上一般隔 30 里设一馆驿。《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道德的传播速度之快,甚至比采用专用邮路,乘坐专用邮车,以传递君王的命令的速度还要快。从这里可以看出,邮驿系统主要是为了更加迅速的传达政令。尤其在战国时期,邮驿形式更加多样,有了递、驿、徒 3 种形式:递用车,驿用马,徒为步传。
二、秦汉
秦王朝建立后,短短几年就建成了以“驰道”为干线的全国交通网。《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交通网络延伸的同时,邮驿系统也得到全面的扩展。
到了汉代,邮驿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邮亭驿站星罗棋布,《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载,西汉共有邮亭 2 3 所。到东汉,全国驿道总长已超过 32 0 0 0 公里。《史记·留侯世家》载,汉“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里指闾里,汉时每闾里间隔约 1 0 公里)。驿站的距离也有严格的规定,《续汉书·舆服志》载,“驿马三十里一置”。当时利用邮驿系统传播信息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传车一般日行百里,快则二三百里。马驿更快。尤其在传送紧急公文时,驿者挨站换马,速度大为提高。《汉书·赵充国传》载,金城副长安相 1 4 0 里,文书三日半可到,平均日行约 40 0 余里。
汉时邮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国防上。边防一线的重要紧急文书,都是靠邮传递的。汉武帝时大将李陵北征。兵抵受降城,他马上通过邮传给武帝上书报告。后来桑弘羊要在西域轮台屯田,也准备通过邮驿来密切汉*和西域的关系。东汉时我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起来,班超和甘英的出使西域和大秦,使丝绸之路更加畅通。
汉*在西北的邮驿十分发达,出现了“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华局面。当时,西方的罗马也正处于繁荣时期,那里也是邮驿畅通,沿途“列置邮亭”,所以当时诸国的商人和使者,可以从东汉边境通过邮驿一直驰骋到罗马首都。
整个汉代,*从制度上保证了邮传的有效施行。在*部一级的九卿官职中,有许多是和邮驿制度直接关联的。比如,少府中的尚书令和符节令,便是专管*公文收发和符节的分发与管理。大鸿胪兼管邮使的接待。御史大夫也兼管邮传,对邮传使者的凭证进行监察。和邮传关系最直接的是九卿中的卫尉,他的属下有一*叫“公车司马令”,负责接待由传车征召来上书的民间贤士,所以又叫“公车上书”。后来近代史上著名的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得名便由于此。三公中的太尉、府中的法曹也主管邮驿,负责邮驿规章制度的制订和一般管理。
汉时,地方邮驿管理也比前代更为正规化。邮驿系统由州、郡、县*管理。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吏便是“督邮”。他不仅主管邮书,还兼管督察长吏,是个实权官吏。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据出土的汉代木简记载,汉代邮驿通信已有迅速、准确、安全的要求。随着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的形成。邮驿不可或缺地进入并维系着这个通道。丝路和驿站相互依存,丝路因驿站而增加活力,邮驿因丝路而通达至印度、中亚、波斯等国。马可•波罗曾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其游记中提及了很多古代驿站的遗迹,从中可以看到驿站在丝路中的地位。
三、魏晋南北朝
两汉与隋唐之间,是一个长期动荡不安的时代。混乱的局势对邮驿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战火纷飞之时,更需要迅速获得必要的信息,因而邮驿对信息传播的重要性更清晰的显示出来。各国在征战之余,都挪出一部分财力人力进行邮驿的建设。
据载,为了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魏国研制出一种“追锋车”。《三国志集解》中解释说:“晋志曰,⋯⋯追锋之名,取其迅速也,施于戎阵之间,是为传乘。”这种传车奔走神速,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傅畅《晋诸公赞》载,“帝性急,请召欲速。秀等在内职,到得及时,以望在外,特给追锋车,虎贲率五人,每有集合,望辄奔驰而至。”
同时,邮驿的形式也进一步多样了。如三国时期的吴国由于地处多水的江南,遂因地制宜设置了水驿,更便利了信息的传播。
四、隋唐
隋唐之时,邮驿系统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今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邮驿网络。据《唐六典·尚书兵部》载,唐开元年间有陆驿1297所,水驿260所,水陆相兼者70余所。
陆驿大约 30里一设,边陲地区驿所间隔则长一些,而“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不必三十里”。根据交通繁忙程度,陆驿分为7个等级。最高等级的都亭驿配备驿马75匹,最低等级的六等驿则只有驿马8匹。
水驿也根据交通繁忙程度分成3个等级,第一等的水驿配驿船4只,第三等水驿只配驿船2只。
驿马日行300里,最快可达到日行500里,故唐诗有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如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六天之后,远在3000里之外的长安就接到了消息。
水驿的速度则较慢。逆水时重船日行约40里左右,空船日行50里左右;顺水时日行百里左右。
为了更快地传播紧急讯息,唐代还发展出一种“飞驿”。如据《唐会要·馆驿》载:“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辽,发定州。皇太子奏请飞驿递表起居。又请递敕垂报,并许之。飞表奏事,自兹始也。”
五、两宋
宋代邮驿的规模虽较唐有缩减,但宋对邮驿制度的革新,促进了邮驿制度的发展。
一直以来,邮驿在传递信息之外,还承担着提供食宿的任务。宋代为了提高文书传递的效率,在驿站之外另设递铺,专门供传播信息之用,驿站则只负责提供食宿。
据《梦溪笔谈》载,“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步递主要运送一般文书,日行200里,马递运送紧急文书或物品,日行300里,急脚递运送紧急军文,日行400里,后又提高到500里。
急脚递中还有一种金牌急脚递,红漆金字,上书“御前文字,不得入铺”。这种文书每到一铺,铺卒需早早在铺前等候,交接后立刻赶往下一铺,并不入铺耽搁。《梦溪笔谈》描述了其传递的情况:“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夜行五百里,不以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预备人出铺就道交受。”召回岳飞的十二道金牌,就是这种金牌急脚递。
南宋又增设了斥候铺和摆铺。斥候铺是把称作斥候的了望、侦察与文书传递结合起来的急递组织,通常设在边防要地。摆铺是为适应军事行动、加速紧急文报的传递而临时设置的一种急脚递,是斥候制度的一种补充。
据有关资料推算,北宋递铺约6000个,铺卒10万余人,南宋递铺约3500个,铺卒5万余人。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宋朝的邮驿系统也是十分完备的。
六、元代
元朝的驿站是历代最盛的。驿站在蒙古语中称站赤。《元史•兵志》载:“站赤名,驿传之译名也。”站赤的交通工具根据各地不同环境状况而不同,有马、车、船、轿、牛、驴、狗等。
元朝的驿站总数虽和前朝差不多,但规模明显增大了许多。如唐、宋的驿站用马最多70余匹,而元朝的大驿站用马动辄上千匹。急递铺的设置则承前代,各铺距离十里十五里二十五里不等。据《永乐大典》载,当时“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相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
七、明代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开拓海上驿道并进一步延伸至非洲。
驿递接待的待遇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随便享用的。明初,对驿递接待人员的范围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朝廷只给很少的军务和钦差人员发放使用驿递的证明信,允许他们持“官”牌或马牌使用公家的驿递。陆仲亨以侯爵之尊,因为违规使用了公家驿站的马匹,便被朱元璋罚往雁门捕盗。可见制度之严厉。
明朝中叶以后,驿递的管理开始出现混乱.以至于发展到没有使用驿递资格的*,甚至其他人员,借用或购买证明信使用驿站的情况。地方*们也乘机拿这个待遇来损公肥私攫取方便。出现了滥借滥赠的现象,导致驿递负担异常沉重。
嘉靖初年,淮阳驿递每年接到的证明信大约是3000个,不到20年光景,就上升到了1万多个,造成了“法当入驿者,十无二三。法不当人驿者,十每*”的严重失控局面。
八、清代
清代邮驿依各地路程远近及冲要偏僻情况之不同,因地制宜的设置了各种邮驿。
《清会典》载,“凡置邮,曰驿、曰站、曰塘、曰台、曰所、曰铺,各量其途之冲僻而置焉”,驿、所(递运所)、铺(急递铺)均大体承前制,站、台、塘则是清代为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而特设的通信组织,名称因地域而不同,实质则都是以飞报军情为主,兼有侦察、巡逻、运输等功能。
但是,清朝古邮驿经过前期的盛后,到嘉庶道光以后,呈现出种种的衰落景象:邮传速度慢、效率低,“文书任意延搁,至数起始遣一马夫送之。故往往有数百里内文书竟迟至十条日始到者。”
咸丰年间,一方面军情紧急,羽书频传,另一方面驿路梗塞,通信戋灵,大量军事文书被积压、损坏、私拆。严重影响文件的技用,难完成“置邮传命”的任务。破败的驿站比比皆是,今河北武清县的河西驿清韧有驿夹152名,驿马33匹,到光绪朝只剩下驿夫30名,驿马24匹。
满意请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19

驿站了还有驰道了不亚于长城的基建设施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诛仙2放弃了周一仙领装备的任务怎么办? 诛仙2怀光装备在哪领 诛仙的新手问题 诛仙2中45级的新手诛仙2中45级的新手宝箱? 诛仙2转问题 m4a跟mp3有什么差别? 中日韩的爱情电影有哪些异同点? 日本 电影 好看,还是韩国电影好看? 婚姻是天注定吗 “女强男弱”是婚姻感情中的不治之症,女强是破坏婚姻的主要原因吗? 学生做胸卡,怎样能把相片传邮相里 古代是怎样传递信息? 古代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小故事 古人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世界第一封信件是谁写的,如何邮寄的呢? 古代是怎样传递消息的? 间谍活动中的要怎样利用邮驿传递情报? 传奇霸主会员挂机时间不足 传奇霸主8转在哪挂机 中国古代的书信是如何传递的? yy传奇霸主能手游吗 清末民初的人们是怎样传递邮件的呢? 怎么传邮件 传奇霸主怎样才能把翅膀摘下来? 37网游平台传奇霸主30倍地图怎么走? 传奇霸主辅助下载 传奇霸主登陆器在哪里下载 怎么关闭空间留言板啊? 薛正的人物贡献 杨幂担任业内多项干部职务,杨爸骄傲晒女儿聘书照,她是爸爸的骄傲吗? 我按微信,提示加入白名单。白名单什么意思 上火,大便干结,怎么办 郑州二七区卫生间漏水维修每平方多少钱 上火大便干燥怎么办? 我这几天上火了,大便干,精神烦躁,吃什么降火好? 卫生间漏水维修一般需要多少费用怎么选择的 大便干燥吃什么好 上火引起的大便干燥牙齿痛、吃什么好 大便干结易上火该吃什么调理 谁知道卫生间漏水维修费用一般是多少啊?能告诉我一下吗? 小孩子拉屎干硬,可以吃些什么食物呢? 宝宝上火,大便干燥,该吃什么食物能帮助排便 上火了大便干燥硬拉不出来怎么办 大便干燥,吃了什么药? 大便干硬,吃什么可以润肠通便。 8岁上火大便干吃点什么好 屋面贴格子黄色白色,有风水讲究吗? 校草的合租恋人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PPT怎么把这黄色格子,弄成白色,和旁边一样? 什么是绿色GDP 绿色GDP有什么积极意义 找一张图片,黑白格子的,总以为黑格子和阴影下的白格子是不同颜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