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6:1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1:18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1:18
“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的意思是: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新的事物不确立旧的事物就不会自己灭亡。
拓展资料:
不破不立,与不立不破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论点,类似于“蛋生鸡鸡生蛋”的辩证思想。
“不破不立”出自*的名言,*《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是*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意思是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是针对当时社会环境给出的指导性的意见,也会文化改革进行的重要理论基础。
关于不破不立的小故事:
哥伦布发现新*之后,在皇室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中,一位大臣不服气地说:“任何一个人坐上船航行,都能到达西洋的对岸,有什么稀奇,值得大家这样大惊小怪!”有几大臣也在一旁附和。
哥伦布听到一言不发,朋友们都为他着急,埋怨他怎么不辩解。
过了一会儿,哥伦布叫仆役从厨房拿来几个熟鸡蛋,请大家玩将鸡蛋竖立在桌上的游戏,许多人尝试,却没有一位能将鸡蛋竖立起来。
这时只见哥伦布拿起一个蛋,对准蛋的一端朝桌面砸下去,蛋的一端破了,蛋也稳稳直立在桌上。
满桌的王公大臣,哗然,都叫着这算哪门子游戏,三岁小孩也会做。哥伦布不疾不徐地说:“虽然是很简单的游戏,你们却没有一个人会做;知道怎么做之后,大家却都说太简单了!”
故事告诉我们: 在人生遇到麻烦的时候,有时需要的是无所畏惧、不破不立的勇气,这样才能战胜对手、出奇制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1:19
“不破不立”指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不立不破”意思是指新事物不建立起来,旧事物就不会自己灭亡。
1、*《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不破不立,讲的是这么一回事,破的是自己的茧,然后在别人眼里站立起来。很多人的茧很厚,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实,这个茧不是别的,正是古来难以定义的介于自尊与虚荣之间的混沌体,破之亦有风险,时机难以拿捏,也许里面已是成形美艳的蝶,也许还是令人作呕的蛹。
2、《论语》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见只有本立,才有道生,才有破尽虚妄。
虽然也有边实践边寻找真理的事情,但远远不如胸有成竹的多,改革开放在一场关于真理大讨论中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打破了人们的就有观念,才有后来中国的突飞猛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1:19
不破不立:
只有先破才能后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呢?事实上,有许多东西恰恰存在着与该命题相反的关系:不立不破。
不立不破:
新的不立起来,就不能破坏原有的旧东西,即使旧的东西一时破了,过不了多久,又会重复出现。
有这么一个颇值得我们回味的故事——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漫游世界后,坐在郊外一块荒地上说:“十年游历,你们已经是饱学之土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现在你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说坐在旷野上;哲学家又问:旷野上长着什么?学生们说长满杂草;哲学家接着说: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学生说:“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
第三个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第四个仔细想了想说:“斩草除根,只要把草根挖出来就是了。”
等学生讲完后,哲学家站起来说:“你们回去吧,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除掉的,就不用再来了。”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学生们围坐在谷子地旁,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哲学家始终没来。学生们后来终于明白老师的用意。
不破不立。强调的是破的重要;不立不破,强调的则是立的重要。两个命题可以同时成立。由此看来,破与立之间,充满着深刻的辩证法。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这就是:破了不立,破了的还会复原,只有牢牢立起新的,旧的才会无处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