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元几角作业设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4:0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47
作业题目:
结合本次课程学习的体会,简述自己的某一次教学实践,说说采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并着重分析这些教学策略所起的作用。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400字。
2.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答题内容: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人民币
一年级学生一般都有使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对我校一年级学生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一年级学生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半数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学生比较困难的是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如怎么付钱,找钱等。
(片段1) 如何认识人民币
师:把学具袋中的人民币倒出来,在小组里说一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怎样认识的。(学具袋中有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代币)
生:小组内交流。(组长带领,教师下组倾听,*活动的方法,赞扬鼓励。)
师:说说你认识 哪几张人民币?你是怎么记住的?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把学生介绍的人民币贴在黑板上,并引导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在此活动中我采用的策略:
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对人民币有较丰富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我让学生自己介绍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交流中丰富识别的方法,构建对人民币多种特征和价值的了解。基于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基础,对识别方法进行整理,使学生更清晰地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片断2)如何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有同学想买柜台中1元钱的圆珠笔,有同学想买1角钱的橡皮,你能帮助他们吗?
(1)自己拿一拿,你有几种方法?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把不同的付钱方法写在黑板上。
师:看到小朋友付钱的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付钱方法都可以,发现1元=10角,1角=10分)
在在此活动中我采用的策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
(1)设计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为学生使用人民币有一定的生活的经验,所以要让学生尝试取1元,1角钱。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会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思维。
(2)在观察不同的付钱方法时, 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应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在教学中,教材是传达学习信息的一个载体和范本。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可以进行课程的再选择、设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47
1元=( )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