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斯大林对于中国的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5: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8:17
(一)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1)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赶超战略。
2)以高度国有化为基础,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高度集中的经济*。
3)缺乏制约和监督的高度集权的**。
(二)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地位: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 斯大林模式比较成功的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中,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很好的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难度很多的课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2) 苏联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就跑完了资本主义花费了一百年的路程。
3) 由于斯大林模式,是苏联抢在二战爆发之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保存了民族的生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4) 总之,客观的说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历史上,斯大林模式留下的不是失败的记录,而是成功的骄傲。尤其是当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面临完全危机的时候,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震惊了西方世界。二战后,它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社会化大工业的基础,也起到过积极示范作用,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三)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1) 在经济方面,它长期只注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持续的提高。
2) 在*方面,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缺乏民主的监督机制,致使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被认为是体现党的领导的正常原则而被肯定下来。
3) 在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导致学术民主的消失。
4) 在国际方面,针对帝国主义搞封锁、反对开放、主张封闭,提倡关起门来搞建设。
5) 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危害性还在于,斯大林将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模式绝对化和普遍化。
(四)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由于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际的特殊地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人民民主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中,都不同程度的沿用了斯大林的理论和模式。当新科技*的浪潮袭来时,当时代主题由战争和*向和平与发展逐渐过渡时,斯大林模式与生俱来的弊端便日趋显现出来。斯大林模式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是非得失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兴起的深沉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8:18
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国家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优先在东北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国家没有重工业也就没有工业化的基础;在东北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东北具有工业化的基础,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且靠近苏联,可以从苏联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2.中国的大跃进((1)制定计划,赶超英美;(2)以钢为纲,全民炼钢)很像苏联的发展失衡与计划*——一个方面上去了,其他却全停滞不前(有些甚至在倒退,如当时的中国农业)
3.农业过度集中,损害农民利益,挫伤积极性,导致农业发展停滞不前,这很像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弊端: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过于集中。)
4.在时间上,苏联的新*通过于完成集体化之前,而中国的54年*也通过于三大改造(1956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