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平常人家都吃什么菜,请帮忙举几个菜,比如我现在的:西红柿炒蛋,青椒炒肉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3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8:54
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早田作业主要是稷、黍、麦、菽、麻、菰米等。其中,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菽,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 麻,即麻子。
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唐人最常采食的野菜包括莼、蕨、薇、荠、蓼、苍耳、马齿苋等品种。
唐朝的低档菜算是大众食品。千金圆,用黄豆芽制成丸子形状,可供妇女怀孕后期服用,以利于产时分娩。百岁羹是荠菜汤,据说有益寿功效,所以人们都爱饮。鸭脚羹是葵菜汤,因为唐代人们把葵叶叫做“鸭脚”,故称“鸭脚羹”。杏酪是杏仁霜,可算是一种大众饮料。黄儿是以黄米粉团枣的蒸面馍;黑儿是用荞麦面团枣蒸出来的面馍;黄粱饭是糜子舂米制成的米饭;青精饭是用杜鹃花科的灌木南烛枝叶,捣碎出汁后,用来浸泡大米,蒸熟后又晒干,米便成了青色。槐叶冷陶是一种消暑食品,据《杜诗镜铨》引张缙云:“槐叶味凉苦。冷陶,已熟面名,盖以槐叶汁和面为之。”又引王左仲云:“蒸淘过熟,其贡消灭,故加餐愁其易尽。”这说明它是一种面食。
宋代饮食则更加多种多样。当时人们比较日常的副食品包括了羊肉、猪肉、鸡、鹅、鱼、虾、蟹、螺、蔬菜和奶制品等,调味料常用的已经包括葱、蒜——可能是我们今天吃的土蒜、姜、酱油、糖、醋、芥末、辣椒、豆豉等等,酒的饮用量极大。
明代一般人家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上只吃少量简单的食物,其中以粥、饼、烧饼一类为主。有时顾不上,早餐就往往免去了。中饭与晚饭相比,晚饭是主餐。主食为谷物之外,副食方面有季节区别:夏秋时一天肉食、两天素食相间隔;农忙时连日肉食,因为劳动量大,还有点心加餐的习惯;春冬时由于消耗少,就连续三天素食。 小说《金瓶梅》也反映出明代中等家庭的饮食状况:河北清河一带主食为面制品与稻米饭夹杂食用,早餐中餐为简单的点心,以粥、烧饼、馒头及各种饼类为主。副食方面有煎面筋、酱菜类和荤食如糟渍猪蹄、鸡肉、鸡蛋等,韭菜和蒜的食用当时也很普遍。
清代安徽作家吴敬梓写《儒林外史》,以明朝为故事背景,实际反映清代社会状况,其中也涉及山东至福建一带的饮食生活。例如,王冕亲自下厨,烙了一斤饼子,炒了一碟韭菜招待客人,反映出烹饪也是男子的职务。一般小吃店的菜只有大头菜、萝卜干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8:54
其实各时各地,都有不同食物,难以一概而论,古代交通不便,除了皇帝和行走各地的商人,一般平民通常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居住地一次,很难吃到居住地特产以外的食物。不如你清楚告诉我,是甚么朝代甚么地方几月份的食物,我可以大概给你查一下。
食物的品种,最主要取决于甚么地方的居民,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边的人自然捕捉野兽,采摘野菜野果,水边的人会捕鱼养水产,平地可以种植,北方会畜牧。各地又有特色食物,饺子、面条是南方较少。总之各地有各地的菜,古代交通不如现在方便,没有行商调卖,百里外出产的食物都难以吃得到。
还要看是城镇、城乡还是乡郊居民,吃的完全不同。当然,又得看当年产量。城镇居民面对饥荒,人吃人还是多的。
最后也要看是甚么时间,年头年尾较富裕的有机会吃上一点腊肉,端午节就吃稯子,中秋节吃饼。这个也得看朝代,例如唐代以前基本中秋不算节日。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材料,包括食单流传下来,《吕氏春秋》就有提到商代饮食,《招魂》楚宫食单,《礼记》有〈内则〉八珍;《食经》、《烧尾宴食单》、《齐民要术》、《膳夫录》、《本心斋蔬食谱》、《山家清供》等都是。但不能尽当是一般饮食,因为都是文人所观察的,通常比平民吃的要高四档到五档以上。
举例:
靠种植为生的城乡居民,普通的年头可能吃红薯,基本全年都没吃上多少次肉,但是荒年可能就连野草都没有了。
整体而言,可以把握几个原则:
1. 朝代越早,选择越少
2. 多吃特产,少吃外食
3. 只吃当造,过时不吃
4. 蒸煮烤为主要的烹食方法
5. 不论是平民还是乡村,一定会储粮,常常制作干粮、腊脯、大饼等
6.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较后期出现的,米饭与酱就很早,用酱拌饭也是常有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8:55
楼主的问题范围太广。中国古代从夏商至清代历经四千多年。而中国人的食物这么多年来发生了极大变化。须知北方人的主食小麦是在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开始种植的,蔬菜的食用历史更是变化巨大。你要了解真实的历史,就要说明在哪个朝代、什么季节,这样别人才能告诉你正确答案。比如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只能出现在明代以后中国人夏季的菜谱里。因为民间普遍食用西红柿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古代平民也没有保鲜设备。所以,如果唐代的冬天在百姓的餐桌上出现西红柿炒鸡蛋,就要被人笑掉大牙了。如果你想进一步深聊,请通过百度聊天给我发消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8:55
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早田作业主要是稷、黍、麦、菽、麻、菰米等。其中,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菽,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 麻,即麻子。
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唐人最常采食的野菜包括莼、蕨、薇、荠、蓼、苍耳、马齿苋等品种。
唐朝的低档菜算是大众食品。千金圆,用黄豆芽制成丸子形状,可供妇女怀孕后期服用,以利于产时分娩。百岁羹是荠菜汤,据说有益寿功效,所以人们都爱饮。鸭脚羹是葵菜汤,因为唐代人们把葵叶叫做“鸭脚”,故称“鸭脚羹”。杏酪是杏仁霜,可算是一种大众饮料。黄儿是以黄米粉团枣的蒸面馍;黑儿是用荞麦面团枣蒸出来的面馍;黄粱饭是糜子舂米制成的米饭;青精饭是用杜鹃花科的灌木南烛枝叶,捣碎出汁后,用来浸泡大米,蒸熟后又晒干,米便成了青色。槐叶冷陶是一种消暑食品,据《杜诗镜铨》引张缙云:“槐叶味凉苦。冷陶,已熟面名,盖以槐叶汁和面为之。”又引王左仲云:“蒸淘过熟,其贡消灭,故加餐愁其易尽。”这说明它是一种面食。
宋代饮食则更加多种多样。当时人们比较日常的副食品包括了羊肉、猪肉、鸡、鹅、鱼、虾、蟹、螺、蔬菜和奶制品等,调味料常用的已经包括葱、蒜——可能是我们今天吃的土蒜、姜、酱油、糖、醋、芥末、辣椒、豆豉等等,酒的饮用量极大。
明代一般人家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上只吃少量简单的食物,其中以粥、饼、烧饼一类为主。有时顾不上,早餐就往往免去了。中饭与晚饭相比,晚饭是主餐。主食为谷物之外,副食方面有季节区别:夏秋时一天肉食、两天素食相间隔;农忙时连日肉食,因为劳动量大,还有点心加餐的习惯;春冬时由于消耗少,就连续三天素食。 小说《金瓶梅》也反映出明代中等家庭的饮食状况:河北清河一带主食为面制品与稻米饭夹杂食用,早餐中餐为简单的点心,以粥、烧饼、馒头及各种饼类为主。副食方面有煎面筋、酱菜类和荤食如糟渍猪蹄、鸡肉、鸡蛋等,韭菜和蒜的食用当时也很普遍。
清代安徽作家吴敬梓写《儒林外史》,以明朝为故事背景,实际反映清代社会状况,其中也涉及山东至福建一带的饮食生活。例如,王冕亲自下厨,烙了一斤饼子,炒了一碟韭菜招待客人,反映出烹饪也是男子的职务。一般小吃店的菜只有大头菜、萝卜干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8:56
白菜拌豆腐 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