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38
撰文?| 张传宇??编辑 | 老司机
继蔚来中国落户之后,风投之城合肥张开怀抱,再次迎来了一家重量级车企。
8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举办。活动现场,合肥市*向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颁发了合肥市首张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牌照。
继AutoX和滴滴等出行服务商先后在上海嘉定推出无人驾驶打车业务后,大众汽车集团成为在中国首个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测试运营的国际汽车制造企业,而合肥试点则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落地的首个项目。
当出行公司纷纷选择一线城市作为robotaxi第一站之时,大众中国为什么将出行服务的首站放在合肥?其运作形式,又会有何不同?
为什么是合肥?
事实上,大众汽车与合肥市在出行服务项目上,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结缘。
早在2018年,大众集团就宣布,在截至2023年底的未来五年里,将投资约440亿欧元发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新型移动出行服务、车辆和工厂的数字化。2019年5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旗下逸驾智能科技,与合肥市*、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落地安徽省合肥市的智慧城市项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与逸驾智能、江淮汽车一起,在网约车、分时租赁、自动驾驶技术等智慧出行平台展开合作,其中就包括自动驾驶车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运营、客户出行服务平台等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V MaaS)的研究与开发。
从协议签署到项目落地,只间隔了15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还要克服疫情造成的重重阻碍,这足以看出大众汽车在出行服务领域的“急迫感”。
在路由社看来,大众汽车在华的激进投资进程需要几大支点。
首先,从早年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到今年战略投资江淮大众、国轩高科,大众汽车想要通过投资合作的方式,获得投资落地的支点,快速追赶在汽车新四化各大细分领域的领先者,从而带动集团的转型。
汽车行业的惯例是,产业的投资最终都会走向与目标城市的合作。此前,大众汽车与长春、上海之间的合作都是如此。现如今,通过多项投资,合肥已经成为大众汽车在华发展的第三支点城市。
其次,这也离不开合肥市自身的努力。
2007年,当消费电子浪潮在中国涌起,合肥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豪赌显示面板,投资了京东方;2019年,当历史的进程指向新能源汽车,合肥又拿出100亿元押宝新兴车企,投资蔚来。在摸准时代脉搏的产业投资上,合肥的成绩超过了绝大多数地方*。
从标的来看,合肥主要选择一些未来前景大,有想象力的高科技项目,在标定赛道后,投入巨资引入头部企业,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条件。
“此次试点项目启动是合肥市与大众汽车集团携手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合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大事。为此,合肥*、市*将全力以赴为大众在合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合肥市王文松副*如此表态。
为了迎接大众出行项目的到来,合肥在海恒社区提供了总面积16平方公里,包含总里程80公里全开放道路,连接学校、商超、公园、医院、居民区、工业园等功能辖区的真实交通环境,并升级了交通网络、快速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后期随项目推进,测试区内还将分批建成近百个接驳robotaxi站点。
事实上,在二线城市中,恐怕很少有城市会像合肥这样,敢于提供如此大的*及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以试点项目的路测区域而言,16平方公里之内,大到*法规,小到车道划线,没有*的支持,单凭企业来谈智慧出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成规模的企业参与度,单凭单一企业亦然是无法形成发展气候的。因此,*的角色不可或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表示。
“我非常钦佩合肥市*在新兴技术、新兴经济、新兴行业等领域的远见和开放,这极大鼓励了行业和企业的突破式发展。” 他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合肥市*。
更为重要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成为车企牵手地方*的“潜规则”。顺着思路深思下去,大众汽车和合肥这对“CP”的再次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大众汽车再次牵手合肥,背后还有产业优势方面的原因。
比如,国内60%的自动驾驶车辆零部件是“合肥造”,仅包河区汽车年产值就约156亿元,已经聚集了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约10家,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20余家。其中,包括江淮、安凯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北科天绘、翎雁科技、驭势科技等核心部件企业。
这足以说明合肥在着力构建自动驾驶、出行领域的产业优势。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大众汽车想将合肥打造成为在中国市场面向未来的第三极,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众汽车眼中的出行“五级”
再说大众汽车的robotaxi项目本身。
当下,车企转型成为出行服务商,在行业内早已不是新鲜事。于大众汽车而言,这是首次直接向中国用户提供出行服务。
在大众汽车的规划中,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生态圈是出行服务的最终目标,包含五个层级(与目前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从Level 1到Level 5所指的五个等级不同)。
第一层级,就是整合了硬件和软件的自动驾驶系统。未来,这一系统还可通过V2X技术全面整合进入智慧城市整体建设。
在第二层级中,契合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电动车平台,将成为项目的重点。此次,试点项目的服务车队由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车型——奥迪e-tron 组成。
第三层级,就是确保车队高效运营的精准算法。通过精准算法,后台可以远程保持实时动态监控,并平行于车载自动驾驶系*立运转,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合理安排单车充电路线和车辆清洁,提升用户体验。
连接乘客的车联网功能,是大众汽车出行服务的第四层级,分为两个部分。即出行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客户端、车内交互屏幕这两个界面与车辆实现交互。一方面,大众汽车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个非常易用的应用程序奕秒App,用户可通过使用App呼叫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扫描二维码解锁车辆,实时掌握车辆位置。未来,奕秒App将发展成为兼容并包更多出行服务选项、满足广泛出行需求的集成性平台。另一方面,在大众汽车的技术路线中,安装在每辆电动汽车内的交互屏幕,会从另一个层面为用户带来多种车内互联体验的可能性。
在终极的第五层级,满足个性化选择的更多生态圈内容服务,是发展的重点。比如,大众汽车将创建一个“个性化出行助理”,不仅兼具传统汽车车内影音播放、新闻、天气资讯播报等基础性功能,电子解锁等车辆功能性预装服务,未来还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推荐服务,满足乘客在行车过程中高效完成如餐厅订位、酒店订房、综合票务等事项。
总的来说,第一、第二层级是分属软/硬件的技术层,这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基础;第三层级则是运营层,它是衔接软硬件,让无人驾驶车辆走向出行市场的关键;第四层是应用层,它既是普通民众体验大众robotaxi的入口,也是进一步开发第五层级的依仗。大众提出的五个层级之间相互关联,被整合成一体化的无人驾驶出行解决方案。
抛开技术路线的演化,在大众汽车出行服务的愿景中,展现出区别的是有温度的人性化服务。马云就曾对打车软件吐槽,自己的妈妈因为不会用打车软件,在路上打出租车,很久也没车停。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第三层级。
为此,出行平台会将呼叫订单交由AI后台协同决策,结果就是不论早晚高峰、刮风下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的呼叫订单都不再会被取消,冷僻路段和恶劣天气因此不再构成出行阻力,弥补传统叫车平台的服务盲点。而且,不便于使用传统出行方式的孩童、老人,需要帮助的其他群体,也会得到同等的对待。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集团旗下高端品牌车型奥迪e-tron组成的奕秒(ezia)车队作为测试项目服务车队,已经正式开启路测。计划到2021年初,测试区域内的40万名社区居民,就可以免费体验相关服务。
从采用免费体验的运营方式来看,大众汽车此次出行服务试点的目的,探索商业模式还在其次,主要还是为了在综合性场景中不断学习并优化研发成果。
“我们在合肥的试点项目不同于他地(如无锡)经验的地方在于,项目将要面对的是一个真实而复杂的空间。”苏伟铭表示。
简单来说,试点大众robotaxi的第一步,是根据五个层级的规划进行测试,积累继续研发所需的数据,用于不断优化细节。项目第二阶段仍属于开发阶段,将会在10辆车的基础上,推广场景学习经验,增大车队规模。而商业化运营将是项目第三阶段的内容。
既要“大众速度”,也要“大众怀抱”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robotaxi目前选择的车型e-tron裸车价格高达60万元,其实对商业化不太有利。不过,这也反映出大众汽车对于出行服务的特殊思考。
“我们选择从奥迪e-tron车型开始我们的试点项目,就是要表达大众汽车集团的一个理念:高端车型只为更优质服务,分时租赁不一定必须是低成本的,也可以由高档车打造。除了点到点单纯的位置移动概念,未来出行必然包括更丰富的体验。”苏伟铭对路由社表示。
据了解,未来奕秒(ezia)车队也会提供不同档次的车型可供选择。
路由社认为,大众汽车掌握的整车制造能力,以及为运营目的对robotaxi在制造阶段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将是其相较于同领域内其他非汽车制造企业的优势。
只是对于大众汽车而言,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背景下,“软件门”折射出大众汽车的软件能力仍然处在追赶者的位置。对软件能力有极高要求的无人驾驶出行领域,大众汽车同样是加紧追赶。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本地化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大众汽车顶层是否充分放权,则成为影响最终出行运营结果的X因素。
另一方面,当前汽车制造商,诸如大众汽车的德国同行戴姆勒和宝马在中国推出的ReachNow、耀出行等城市出行领域的项目,运营得并不算十分出色。这样的先例,对于大众汽车来说,既是警示也有启发。
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圈的概念本身就是具备规模效应的,车联网、数据集成、城市道路协同的最终实现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
以中国市场为例,真正的规模化不能是单一解决一个又一个城市的独有落地场景,而是要找到能够推而广之到任一城市、适用于整个区域市场的解决方案。
因此,未来大众汽车在出行服务领域,不光需要“大众速度”,还需要“大众怀抱”。以开放的态度,通过多样的合作模式,与其他主机厂、互联网公司在发展中不断合作与探索,将是下一阶段大众汽车出行服务发展的重点。
最后,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大众汽车和合肥已经开启了车企主导出行服务的新纪元。
正如大众汽车一位工程师所说,“技术部署离不开理想的环境,离不开行业、企业与*的合作。越多一些像合肥这样开放的*,就离形成行业气候更近一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