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抒发本次疫情下居家学习或参加全员核?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19:14
昨天的文章重点讲了记叙文写作当中议论成分的应用,今天讲讲记叙文写作当中抒情成分的用法。
关于抒情,《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虽然这是一个提倡创新和求异的时代,作文里面核心的东西却永远不会变,那就是真情实感。一篇议论文能够做到富有哲理,固然是好。如果能够做到以情动人,自然也是好文章。
让文章真情流动,有什么具体的操作方法吗?从理论上阐释方法,在本科的写作课上是可以讲很多的,但这和游泳是一样的,非得自己去体会不可。更何况中考一天天的近了,讲道理不如看实战。
下面给大家列举分类,简单讲讲,再提供一些经典的例子,辅以少量的分析。
1. 直抒胸臆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不借助于任何手段,直接倾吐或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好处是直截了当,情感强烈,朴质诚恳,能打动人。坏处是不讲究含蓄,不够委婉,情感好像在裸奔。魏巍的抗美援朝期间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介绍了几个战斗英雄的事例之后的一段经典的文字:
这一段文字里,作者深情满满的,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对于志愿军战士们的崇敬和热爱。PS:只有感情强烈,才是以这种抒情方式。
2.借事抒情
这是很高级的套路,通过叙述的事件来抒发感情,通过具体的事件自然的流露感情,感染读者,叙述中渗透的情感,读者自然会觉得真诚可亲。经典的例子是《背影》:
这里面情感强烈,却被作者给压制住了,不是似火的喷发,而是平静的持续的输出,朴素无华的文字,道出了慈父的爱子之情,和自己不愿言说的感激。多少年之后,依然能感到它持续的热度。
3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在文章当中写景不直接抒情,通过描写景物来展现情感。老杜的《春望》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对花鸟树木的描写,表达了安史之乱以来的忧愤和感伤。抒情而不直接写情,写景物,却不仅仅止于景物。好处是含而不露,韵寄幽远。
4. 融情于理
上一篇文章讲了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重要作用。好像写作的角度只是强调了议论,其实很多时候,议论和抒情是分不开的。这里提到的融情于理,就是在说理的过程当中,要理中含情,使情感具有了深度,又是道理充满个性色彩。情与理在这种写法中实现了统一。这是比较高的境界。列举一段文言文的例子,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
这是一篇写给妻子,与妻子生死诀别,林觉民*难抑,全篇皆是肺腑之言,却把自己为什么要勇于去死的道理说得非常明白。
5.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这两种放到一起说,是因为从初中生写作的角度看,并不大常用。单却是记叙文,阅读经常出现的考点,也放到这里说一说。
借物抒情,有时候是通过描写客观的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写物,通过象征,拟人,比喻等方式,委婉的传达出自己的情感。比如流沙河的《草木篇》:
作品中写的事物,却是将思想情感化成了生动的形象和具体的画面,因此情意深邃,韵味隽永。
咏物言志呢,可以回忆许地山的《落花生》。花生的可贵品质是“它只把果实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拔出来。” 这是写物的;后文写了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表面好看,而对别人没有益处的人。
从花生到做人,本来是没有联系的两件事儿,却在大作家的笔下合二为一,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