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4:48
头镇博立乡九头岭村是一条小村庄,据村中老人陈伯称,该村系从吴川塘尾村搬迁而来,之前一直随塘尾村在正月十三做年例,祭祀活动是“拜老爷”。由于该村是个小村,为了壮大村子,早几年村里建起了石狗公庙,改敬石狗公,寄予人丁兴旺,发展壮大族群。石狗公庙建成于农历十二月初九,于是这一天就成了九头岭村的年例日。这个鲜活的案例说明,年例作为一种群体性习俗,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条件演变,所谓“移风俗”或“移风易俗”,就是强调人与风俗的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即摒弃那些妨害人们生活的陋俗,阐扬有利于人们心智的风俗,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事实上,在数百年的传承中,湛江的年例也经历着改变,甚至一度中断。据了解,明、清时期,年例已记入粤西的地方志,*初年至解放初期比较盛行,在随后的“文化大*”中,受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影响,年例一度中断。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粤西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于是汉族民间开始恢复年例习俗。但是,由于年例的游神、祭祀等活动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在很长时间里被有关部门看作是“搞封建迷信活动”而被禁止,甚至拆除庙宇建筑,收缴神像、锣鼓、旗牌、香炉等。例如,麻章旧县正月十五跳傩舞闹元宵时,曾被*门禁止。年例虽禁,却禁而不止,反而越禁越烈。许多地方通过改建“文化活动室”或“宗族祠堂”代替原名号掩饰而已;有些地方执法人员甚至在没收神像、锣鼓、旗牌、香炉等年例必需品时,甚至被当地村落全族人围攻袭击,终因“法不责众”不得不重新审视年例的性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绝大部分地方恢复了年例活动,而且形式上除了传统的单纯游神祭祀,还扩大了宴请规模,增加了放映电影、大型文艺艺演出和汉族民间艺术巡游等内容。
为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构建和谐农村,湛江市于2004年大力推进特色文化村、文化室和文化节建设,使先进文化进村入户,人心入脑。活动开展后,广大农民开始挖掘、保护和利用本村的文化资源,纷纷自办文化节。最早将年例搞成文化节的,是塘博村,接着,各地的农民文化节不断上演。农民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充满现代气息的球类比赛、时装表演、农民卡拉OK歌唱大赛,又有传统特色浓郁的醒狮武术表演、醒狮邀请赛、草龙舞表演等。文化节在继承的基础上,为传统年例注入了许多新的时代内容和文明元素,比如飘色巡游也有计生宣传、神五上天、北京奥运等内容;“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等公民道德教育融入了醒狮表演、雷剧演出和书法、篮球比赛中。
文化建设起到的教育与开化作用是明显的,“醒狮起舞泯恩仇”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由于历史原因,遂溪县文车村和许屋村曾发生过上百人的械斗,造成两村群众互不来往,积怨难消。通过开展醒狮文化节活动,两村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团结,增强了友谊,使过去几十年的积怨得到了化解。
纵观近 年来湛江的年例,也呈现出新的精神风礼貌,年年“旧瓶”换“新装”,游神成了汉族民间艺术大巡游、党和国家*的宣传队,将新的*需要与传统文化融合,成为年例演变的普遍规律。比如,今 年百姓村的年例打出了往年没有的“忠、义、信、和”的牌子,是对儒家文化的回归,而麻章年例的主题宣传是“创卫”。
现代人文化生活的多元化,也促使“年例”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汉族民间习俗推陈出新,渐渐融入时代的生活气息,增加彩车、飘色、粤剧、轻音乐、电影、歌舞、杂技等文体活动,让“年例”成为老少咸宜的文化大餐。甚至有不少乡贤借“年例”返家之机,捐资修路、助学、敬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