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绩效管理及提升员工满意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4:1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0:18
怎样做好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
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辅导沟通、绩效结果应用及绩效目标提升这几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一起参与实施,最终达到提升个人、部门及企业的整体效益的目标。绩效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需要明确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各部门建立共同的意识。其次,需要遵循平衡性、客观性的原则,企业绩效考核既要兼顾各个部门,也要对各个岗位进行细化。最后,需要与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及职位提升挂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切实的效益。
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中的作用
1.选拔人才的依据。绩效考核是判断员工道德素质、工作能力及各方面优缺点的重要管理体系,因此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2.激励人才的有效手段。对员工的奖惩是企业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有切实的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所以绩效管理是激励人才的有效手段。
3.调配人员的依据。绩效管理除了可以区分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与积极性外,还可以区分员工对于其所处岗位的胜任能力,以此发掘各个员工的优势,所以也是调配人员的依据。
三、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空于形式。很多的企业在处理绩效管理方面流于形式,只是表明他们有这样一个管理体系,并没有切实落实,只是简单地在月末、季末、年终的时候将一些文字性的表格发给各个部门的领导,由这些领导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价及简短的评语。这并没有实现绩效管理考核的内在含义。
2.过分强调“业绩”。这里的“业绩”就是指为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并没有综合考虑员工所在部门的市场行情。有点员工由于部门优势而带来了工作便利,有的员工虽然很敬业,但是带来的“效益”却有限,如果因为这样而降低这些员工的绩效考核,那么就会打击员工的士气。
3.主观随意性大。作为绩效管理考核的考核者,主要是部门领导,他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员工的某个表现或是某个片面的表现,从而就对该员工的整个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价。这样是片面的,主观性太大,影响了绩效考核的可信度。
四、针对上述问题的改进措施
1.建立良好的绩效管理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完善是有效施行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前提。企业应该建立和绩效管理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让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薪酬管理及人事变动等相互关联及促进。
2.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企业要充分利用思想*工作及宣传资源的优势,做好员工对于绩效管理观念的转变,同时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重点、难点工作及年度业绩指标落实到各部门,再由各个部门分配到各个员工。积极将绩效管理与员工的薪酬福利、职位升迁挂钩,提高企业员工的战斗力。
3.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客观地发现及评价各个员工工作的优缺点,进而实现扬长避短、提高绩效的战略目标,最终达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和谐发展。所以必须建立统一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重新梳理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夯实工作基础。其次,明确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及建议,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强化与完善,实现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及重点考核和一般考核相结合。
4.合理科学地运用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的结果应通过计算机信息手段,实现与人才能力开发及使用相结合的目的。建立员工绩效管理档案,积极体现绩效考核结果在绩效工资分配、优秀人才选拔、评先评模、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岗位变动、职务变动等方面的重要性。如何合理科学地运用绩效考核结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首先,采用绩效考核结果来指导员工的工作技能及工作业绩的提升,通过发现员工在完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工作技能的缺陷,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从而达到提升员工综合能力的目的。其次,绩效考核的重点在于员工的业绩、态度及工作能力,这三个方面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每一位员工对企业做出贡献的大小,可以此为据,将员工的业绩成果和绩效薪酬挂钩,进行合理分配。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企业保持长足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根本。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建立并完善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合理制定绩效考核方式,科*用绩效管理结果,实现人才资源最大化利用。
企业员工满意度的提升策略
绩效对组织而言,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情况的评价。绩效完成的好与坏,取决于每一个工作人员,不论是普通的劳动者,还是领导者。心理契约属于心理学范畴,大量实践证明,不考虑心理学观点,只用经济方法和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绩效,于是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心理契约成为提高企业绩效的手段和方法。
心理契约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心理契约的形成分析,不难看出,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领导人的心理和员工的满意度。
1、领导人的心理。领导者是具有法定地位和影响作用的个人,能够推动企业和企业成员目标的实现,拥有某种权力,承担某种责任,应尽某种义务。领导者作为培养人,就要了解人的心理特点。没有研究过心理学原理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好的领导的,因为他若不了解人的情感、思想、情绪和愿望,不尊重别人,不善于同别人建立工作上的相互联系,就很难立足于人群之中。显而易见,在选拔领导人时,要注意他同下级建立相互关系的本领,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领导对被选拔人的认知过程。领导认知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是由动机驱使和支配的心理过程。而动机的端正与否、动机的强弱决定认知的动力,动机和动力的强弱同认知的深浅呈正比例的变化。工作绩效是领导认知的心理指向,保证领导认知方向和方法的正确性。所以,对认知动机的激发是领导认知的首要问题。
2、员工的满意度。在动机行为的各个方面,情绪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情绪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其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工作绩效。在需要理论中,需要的满足对行为会产生影响;在公平理论中,期望与现实之间的不一致会造成不满意感;在手段理论中,满意感可以增加激励的效能,而不满意感则会降低激励的效能;在自我功效理论中,个体的满意感来自对自己的行为与某种标准比较的结果。可见,满意感代表了一种情感的变量,作为“愉快——不愉快”连续体上的一点,在工作行为的发展中发挥着作用。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极大地影响着工业社会。他对员工的看法非常简单,认为员工工作只为了钱。并认为,当劳动强度降低、工资增加时,员工的满意感就能提高。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除报酬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作本身。工作中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一是工作的多样化。与报酬一样,工作本身的内容在决定员工工作满意度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许多人都喜欢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而不愿意日复一日重复简单而乏味的工作。二是工作方法与工作的自主权。如有的单位领导事无巨细,大权独揽,束缚了下属的手脚,使下属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产生了不满情绪。
第二,进修与提升。
工作中的进修与提升机会对员工满意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单位给予进修机会,说明自己过去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赏识,未来还有发展与晋升的潜力。而提升到高层次工作,无疑带来管理权力、工作内容和报酬方面的积极变化。组织中高层次的工作通常也给员工本人提供了较大的自由,有较多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和较高的报酬。上级领导或人事部门如果不能全面地了解每一名员工,而错误地任用能力较差者,那么能力强的员工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满。
第三,工作群体。友好和具有合作精神的同事是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一般因素。虽然是一般因素,但当员工处在一个关系复杂、矛盾突出的环境中时,工作满意度也会很差。
第四,工作条件。工作条件也是以一般方式影响到工作满意感。诸如工作场所的气温、湿度、通风情况、光线和噪声、工作安排和清洁状况,以及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这些都能影响到工作满意度。
第五,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并形成一种积极进取、信任合作的企业氛围,从而使企业中诸要素能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效能,达到企业的目标。
提高心理契约效能的对策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领导、员工和组织体系构成的,如果把组织比喻*的身体,领导就好比大脑,员工则好比手脚,它们对于身体来说是缺一不可的。每个领导都希望员工努力工作,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每个员工都希望领导是伯乐,满足其心理需求,使其价值得到体现,这就是心理契约。当双方都得到满足,工作绩效自然就会达到最高水平。实施有效的领导,可以使员工的期望得到满足,提高员工满意度,反过来会促进领导目标的实现。
3、实施有效的领导。企业领导者本身应具有一定的素质,领导者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及公平的心态,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正确的心理契约,保证其认知的准确性。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领导者进行考察:
一是领导者的品质。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试图通过分析领导的成败来确定领导者的品质,但是现实生活告诉我们,领导者个人的品质仅是影响领导效能的部分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领导者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交往能力,有自信心、思想端正,独立性强,目光远大,有自知之明,能自我控制。
二是领导者的认识。领导者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任何领导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互动作用,去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
1、注重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员工在企业工作是有一定目标(需求)的。比如,获得相应的报酬,拥有一份富有挑战性且常干常新的工作,自身的工作得到赏识而被给予进修和发展的机会,在工作中能够参与决策,希望有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一个幽雅舒适的工作环境,等等。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高低,进而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
2、摸清员工工作满意度状况。摸清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状况,可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1)谈话方式。可分为上级领导与员工谈话和人事管理人员与员工谈话两种。虽然这种形式具有直接、灵活、有利上下沟通的特点,但也常常会出现员工内心真实情绪不愿袒露的现象,同时谈话还具有效低、耗费时间和精力、主观性强以及数据统计性差等不足。
(2)问卷调查方式。早期明尼苏达满意感问卷为现代问卷调查提供了原始的满意感问卷方式,它包括20个方面,如创造性、独立性、人际关系、技术能力、工作条件等。根据管理学家的研究总结,现代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仅包括以下14个方面的内容:报酬制度、信息沟通、进修机会、晋升机会、工作兴趣、工作主动性、组织的效率、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关心职工、职工参与管理、合作关系、人际环境以及工作条件。这些内容的每个方面都可以由若干个问题组成。根据具体情况每个方面的侧重可以有所不同,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员工对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
3、针对工作满意度因素,强化员工管理。摸清员工满意度后,就应及时调整*,改进方法,改善环境,并有针对性地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工作。
第一,员工对自身工作的期望要处于较合理的水平。心理学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不满情绪来自非理性的认识。人的一种趋向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成绩、困难,却低估了他人。因此,当员工对薪酬有抱怨时,解决的方法不是有求必应,而是通过公布同行业的薪酬和福利水平的情况报告,全面对比以佐证公司薪金体系的合理性;或者加强部门间和员工间的交流,强调公司利润依靠全体员工的协同努力;或者通过培训宣传来引导员工,从单纯重视物质收入转向兼顾职业素养的提升和理想价值的实现。
第二,员工付出与回报要相匹配。同工同酬制度是新时期的分配标准,以往因为员工的付出远远大于所得,削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有付出与回报相匹配,才能将员工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
第三,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工作,会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进一步修改完善各项制度。员工的许多抱怨并非空穴来风,针对员工满意度调查中暴露的问题,企业管理层应该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制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0:18
首先绩效管理和员工满意度之间并非充要条件,即做好绩效管理能一定程度提升员工满意度,但不是唯一途径。提升员工满意度的途径有很多,且满意度是某个时点的概念,它代表某个时期内员工的心理状态。此处就以我所认知的如何做好绩效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①明确自己为什么做绩效管理?是上下级或横向的沟通工具??是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抑或是奖惩激励的措施之一?虽然各中目的可能皆有存在,但侧重点可能会有不同!
②绩效管理体系化,执行流程化,表单规范化。
③确保由上至下对绩效管理系统的关注及支持。
④狠抓中层!这部分人为绩效管理的直接执行人,这些人对绩效管理执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绩效管理系统运营的好坏。
⑤HR绩效主管人员的专业度!
有点泛泛而谈,但确是个人从业经验,权当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0:19
绩效管理 老大难的问题。理论上的楼上有人回答了,我就不再罗嗦了。 我就谈谈我的感想,
人的*是无限的,钱多了员工那个不满意,但是企业不是印钞票的。 举个例子。你有个女儿,你为了鼓励他好好念书考试,你说考了100分,那就给他100元压岁钱,她做到了。第一次100元,她高兴得又蹦又跳,第二次她又考了100分,你还是给他100元钱,她还是高兴;第3次 第4次 孩子的高兴干就会越来越低。
你的问题可以联想到经济学上的 最大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