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职业教育深受重视的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6: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13
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职教大省
“十一五”以来,我省职业教育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和最快的发展时期。按照规模发展、内涵提升、构建体系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省围绕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招生建校工程,加快职教基地建设,积极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注重质量内涵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办学规模全国第一,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截至2012年底,全省有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765所,招生达79.7万人,在校生达到238.1万人,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超过普通高中,职普比达到51:49;有高等职业学院81所,招生26.6万人,在校生71.6万人,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2013年据初步统计,全省中职学校招生74.6万人,超额完成招生任务;高职招生26.8万人,超过本科4%。全省职业院校在校生超过300万人,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我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
(二)职业院校基础能力不断加强,为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职业院校经费投入超550亿元,新建、扩建、改建中等职业学校360所,建筑面积近910万平方米,增加学位近86万个;新建高职院校15所,新增校舍面积720万平方米,增加近24万个学位。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数达到8.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7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2.5万人、2.3万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总数3.03万人,比2005年增加1.09万人。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力推动各地切实加大实训设备设施投入,提高了实训中心的建设水平。基础能力的增强为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目前全省建设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11所,省级示范性高职29所;建成省级中职示范校49所(不含技工),有63所学校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三)职业教育改革全国领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省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改革积极推进:全省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达到133所,在校生占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15%;民办高职院校29所,占已招生高职院校的36%,形成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格局。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创新力度不断增强:涌现了“校企双制”、“一校多制”、“企业校区”、“园区办学”、“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办学模式;形成了职业教育教产对接对话论坛、校企合作一体职教集团等校企合作平台,其中职教集团总数达到42个,成员覆盖了2000多家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初步实现了招生、培养、实训、就业一条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创新:全省职业院校普遍推行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双证书、弹性学制等制度,行业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一体共同培养人才。我省首创的“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的双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
(四)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技能人才配置能力不断提升
我省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直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纵向衔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顶层制度设计方面,我省已初步完成《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定位、类型、层次等,确立人才培养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体系,确保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方面,我省从2009年起相继开展了中高职对口招生、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培养、高职与本科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改革等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到今年,有22所高职院校开展自主招生,39所高职和157所中职实施三二分段对接、4所应用型本科和4所高职开展了协同培养改革试点,并在探索多样化的高职教育生源选拔评价机制、完善“知识+技能”的入学考核机制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探索。在专业课程改革方面,着力构建中高职一体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一方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要求,积极优化学校专业设置;另一方面,根据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加强中高职一体的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全省已完成中高职衔接中职段三批46个专业教学方案(含专业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其中28个已基本完成试点;同时开展了16个专业中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框架的开发设计工作,并制定了《广东省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启动了全省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改革试点研究。在国际合作方面,我省职业教育依托与德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合作项目,开展联合办学、引进先进技术、开发专业课程、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活动,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五)推动南方重要职教基地建设,初步呈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
按照珠三角规划纲要的要求,我省启动了南方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明确“1+9”(即一个省级基地和珠三角九个市级职教基地)为核心、东西北地区市职教基地为支撑的建设思路。职教基地建设预计总投入达240亿元,建成后珠三角地区职教基地在校生将达90万人。目前珠三角各市基地建设正按计划推进,惠州、东莞、中山、佛山等已见成效;省级职教基地建设步伐也日益加快,目前已确定选址清远,预计在不远的时间就可开工建设。依托职教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加速发展,已经显现出积极的社会效应,如目前珠三角“转移招生”的在校生已超过50万,既为广大东西北地区学子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位,也为珠三角输入了一批有技能的劳动者。
(六)职业院校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主阵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人才保障
“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已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500万既有学历文凭又有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据估算目前全省新增技能型人才中有6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双转移”战略,“十一五”期间累计转移招生65万人。通过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每年安排35万名农村家庭中职毕业生到珠三角就业,年开展农村存量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千万人次,为提高全省劳动力技能素质,优化人力资源技能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职业院校已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阵地。职业院校毕业生质量受到社会和企业的充分认可,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6%,高职院校近五年的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总体就业率在98%以上;我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多年成绩名列前茅。
总的来说,“十一五”以来我省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许多关键性的发展指标上,我省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兄弟省市,成为名符其实的职教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