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3: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18:20
在法国天文学家奥本发现了距离太阳十分遥远的海王星之后,人们更加认定太阳系还存在着其他隐藏的大行星,因为光线无法到达,我们无法看清它们的真容。
人们这么想是有理论证据的,因为我们的太阳实在太庞大了,它的体积竟然是其他所有行星加起来的数百倍,太阳系光是这颗大火球的质量就占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4%,这么巨大的质量而产生的引力完全有能力驾驭更远的行星,根据引力法则,海王星远远不是它的极限距离,果不其然,在1930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冥王星。
在长达七十年的时间中大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一个大行星,此后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冥王星名不副实,这个问题是怎么一步一步被发现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是大小问题,冥王星被观测到的过程与海王星被发现时如出一辙,也是相近的行星相互“摄动”引起轨道变化而被发现,更小质量的行星轨道更加椭圆,而质量越大的行星轨道越圆,这是一个简化的概念。而冥王星从轨道形状来看呈椭圆状,甚至在某些时间,会与海王星有重叠的部分,两颗行星轨道重叠,这个问题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大质量的行星在重叠的轨道上会相撞。
不仅如此,甚至冥王星有些时候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阳,这就相当于“出轨”了。质量足够大的行星是绝对不会出轨的,它们足以在自己的轨道上占据主导地位,其他行星都无法牵扯从而撼动它们的存在。
后来进一步观测表明,冥王星实在太小了,竟然只有月球六分之一大小,作为一颗大行星竟然还没有其他行星的卫星的六分之一大,冥王星真是小到了自行惭愧的地步。
对于冥王星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个时候支持冥王星为大行星的发声已经几乎绝迹,这个时候另一颗小天体的发现彻底压垮了冥王星,这颗星叫做“鬩神星”,(xi四声),这个小天体的质量竟然被冥王星还大,终于骆驼被压死了……
2006年,天文学家们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将冥王星踢出了太阳系大行星之列,并且对何为行星做了要求:只有星体的质量大到足以清理自己轨道上一切其他的星体,这样才能被称为行星。
不过科学家还是很通人情的,他们又专门为了鬩神星与冥王星这些称为行星嫌太小,称为小行星又太大的星体专门划分了一个类别,并且统称它们为“矮行星”。(所以说你不是小,你只是矮了……)
其实除了鬩神星之外,在冥王星周围还存在其他众多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形成了一片小行星带,被称为“柯伊伯带”。
这些星体中有少数像冥王这样岩石金属构成的大星,其他的都是由冰块,氨气,甲烷…等所构成的,它们反复徘徊在太阳系的边缘地区,日复一日,有些时候也会有极个别小行星进入太阳系内部,这个时候便形成了美丽的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