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后宫服饰要求。(后妃、侍婢与女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4:4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5:36
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 襦裙服、 男装、 胡服 三种配套服饰。
唐朝服饰由于唐朝采取开放*,对西域、吐蕃的服饰兼收并蓄,因而“浑脱帽”、“时世妆”得以流行。这就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与前两次服饰大变革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服饰大交流是由南北走向向东西方向流动。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 法服; 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宫廷日常服装称为 常服, 常服具有时代的特征。
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至636年)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 “武德令”, 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计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
天子的14种服装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恰。
皇太子的六种服装有衮冕、远游冠、公服、乌纱帽、弁服、平巾帻。
群臣的22种服装有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进贤冠、远游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侧注冠)、委貌冠(与皮弁同制)、却非冠、平巾帻、黑介帻、介帻、平巾绿帻、具服(朝服)、从省服(公服)、婚服;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
《武德令》:皇后服有袆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 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翚翟之形。 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 褾、襈 皆用朱色也。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以青衣,革带,青袜、舄, 舄加金饰。 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章彩尺寸与乘舆同。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 鞠衣, 黄罗为之。其蔽膝、大带及衣革带、舄随衣色。余与袆衣同,唯无雉也。亲蚕则服之。 钿钗礼衣,十二钿,服通用杂色,制与上同,唯无雉及佩绶,去舄,加履。宴见宾客则服之。
袆衣
鞠衣
钿钗礼衣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关于女子着胡服的形象或见于石刻线画等古迹。较典型者,即为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舆服志》云,“中宗后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当为此种装束。
后妃服饰规矩————
正三品以上可着织锦等名贵锦缎,裙式为绮云裙,凤尾裙,千水裙等。可使用海棠纹样,除太后及皇后外,禁用牡丹、鸾鸟纹样。正二品以上衣色可为大红,正红只有太后及皇后可用。正三品以上发髻多为灵蛇髻,望仙髻,凌云髻,流仙髻,瑶台髻,奉仙髻等,且可使用步摇,但不能多于三件。正二品以上则可使用着金质凤钗。可用额坠。从三品至正五品可着上好丝帛锦衣,裙式为云缎裙,留仙裙,百水裙等。可绣于孔雀纹样。衣着之色可用正色,但忌用玄色,明黄,大红,白色等色。发髻多为百花髻,合欢髻,随云髻,朝月髻,惊鹄髻,祥云髻等。髻上可饰有镶玉、珠流苏,正五品以上可以佩戴流苏两支,以此往上推,且长不能过耳。
从五品以下可着缎衣,裙式为百蝶裙,云烟裙,立水裙等。纹样素淡,且衣色不能为正色,需为偏色。发髻多为双环髻,垂云髻,葫芦髻,流苏髻,反绾髻百合髻等。髻上只可饰玉质发钗,或是银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5:37
后妃服饰规矩
正三品以上可着织锦等名贵锦缎,裙式为绮云裙,凤尾裙,千水裙等。可使用海棠纹样,除太后及皇后外,禁用牡丹、鸾鸟纹样。正二品以上衣色可为大红,正红只有太后及皇后可用。正三品以上发髻多为灵蛇髻,望仙髻,凌云髻,流仙髻,瑶台髻,奉仙髻等,且可使用步摇,但不能多于三件。
以上则可使用着金质凤钗。可用额坠。从三品至正五品可着上好丝帛锦衣,裙式为云缎裙,留仙裙,百水裙等。可绣于孔雀纹样。衣着之色可用正色,但忌用玄色,明黄,大红,白色等色。发髻多为百花髻,合欢髻,随云髻,朝月髻,惊鹄髻,祥云髻等。髻上可饰有镶玉、珠流苏,正五品以上可以佩戴流苏两支,以此往上推,且长不能过耳。
从五品以下可着缎衣,裙式为百蝶裙,云烟裙,立水裙等。纹样素淡,且衣色不能为正色,需为偏色。发髻多为双环髻,垂云髻,葫芦髻,流苏髻,反绾髻百合髻等。髻上只可饰玉质发钗,或是银质